第5章 各有其能的一家人(2)
莲姑娘也好,莲老太也罢,叫什么名字不重要,虎永刚觉得奶奶在附近的十里八乡算得上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从有记忆开始,他见到的奶奶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从不像其他农村妇女那样蓬头垢面、披头散发的不修边幅的样子。
奶奶没读过书,不识字,但和人讲起道理来却能头头是道的,常常叫别人反驳不了。
她也是一个热心肠。
附近邻居家婆媳纠纷,吵嘴打架的,她总会去劝说。
她做的饭很好吃,也很会翻着花样做出别人家做不出的好吃的东西,左邻右舍谁家来亲戚朋友了,她也会去帮忙做饭炒菜的。
虎永刚觉得,那些传统文化什么的,不一定都要用文字记录下来流传,很多是可以口口相传的。
爷爷识的字有限的很,奶奶不识字,父亲也只是高小毕业。
虎永刚现在已经初中毕业了,也读过不少书,四大名着早已读完,可他们说的话虎永刚常常觉得很有道理,而且还没有在书本上看到过。
比如虎家遵循的“食不言、 寝不语”,他们说不出来那些之乎者也,说出来的话都是朴实无华的,也能实实在在地做到,并代代传承。
虎永刚觉得奶奶比一般农村妇女懂得多,应该是和她出过远门,也有很大关系。
奶奶去过新疆几次。那个年代,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个头也不高,独自一人去万里之外的边疆,算是了不得的人吧?
奶奶莲姑娘一生中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
老大是个女儿叫虎莉,老二是虎永刚的父亲虎兵,老三过继给虎兵舅舅家也就是奶奶的哥哥家当儿子了。
虎莉嫁的老公是河南六桥乡十大队的尚忠诚。
这里人所说的河南并不是北边黄河南边的河南省,而是指虎家前面的一条叫做九圩港的大河的南边。
当地人习惯把河的两边称为河南河北。当时的河上没有几座桥,附近的几十公里内仅有一座六桥大桥飞架南北。
为方便人们过河,就有好多的摆渡船,童年的虎永刚去外婆家,就靠摆渡船过去的。
这条大河宽百余米,深不知几许,反正从虎永刚记事开始就经常听说有人淹死在这河里,他也不止一次地见过漂浮在河面的浮尸。
这是一条人工开挖的大运河,贯穿了南通县(此时的南通县在不久之后改名为通州市)的东西,汇入长江,全靠农民的手挖肩挑完成的巨大工程!
当年的尚忠诚虽然虚岁才18还没有成年,但已经是身高马大的壮小伙儿了,古有木兰代父从军,今有忠诚替父挖运河。
原本按照他所在生产队的劳力分配,应该是他的父亲去出这个苦力。但他的父亲身体状况不好,干不了这个活儿,尚忠诚就义不容辞地替父出征了。
其实后来虎永刚听母亲说这个事,尚忠诚去做河工替父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当时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面人民都在饿肚子,而去做河工就可以吃到大米饭、白馒头,每天混个肚子饱,不至于被饿死。
尚忠诚身高马大,人长得帅气,又勤快不偷懒,在工地上很讨人喜欢。
不久征兵的来了,这一年的招兵是去新疆,很多人不愿意去。
而头脑活络的尚忠诚却主动第一个报名,通过了体检,也深得带兵军官的喜爱,如愿以偿地参军了。
他并不是有保卫祖国、驻守边疆的伟大思想,而是觉得当兵更能长期吃饱饭。
带兵军官看他聪明伶俐,人也高大帅气,初中毕业算有文化了,就爱才,想办法帮他参军了。
不然按照他的地主家儿子的出身,政审是通不过的。
到新疆当兵几年后就地转业,因为当的是汽车兵,就分到乌鲁木齐市第九运输公司当汽车驾驶员。
那时候是六十年代初期,国家号召内地有文化的女青年去新疆支边,初中毕业的虎莉算是有文化的知识女青年,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汽车驾驶员尚忠诚回乡探亲的时候经媒人介绍认识了虎莉,二人一见钟情,加上虎莉有意去支边,两人一起去了新疆并结婚生子。
那个时候还没有虎永刚呢,这段历史是他出生了懂事后听父亲讲的,也是因为虎莉的婚姻才促成了弟弟虎兵的姻缘,也才有了虎永刚。
这是后话了。
时间到了1966年,虎莉的大儿子出生之前,写信回来要爷爷奶奶过去一个人,照顾怀孕的虎莉,而且等小孩出生后还要给带一段时间。
原本虎莉是嫁出去的女儿,这种情况应该男方那边处理。但是因为一来虎莉是虎海泉那一辈人中唯一的女孩,除了深得父母喜爱,她的爷爷奶奶、叔伯等都很溺爱。二来尚忠诚的出生不好,父亲是大地主属于监控对象,不能外出,所以这事就只能靠虎家派人去了。
虎家收到信马上全家商量派谁去。
那时候虎兵的爷爷也就是虎永刚的太爷爷还在世,那也是虎莉的爷爷,本来从小宠爱有加的孙女嫁那么远就不太满意,现在向家里求助,当然要满足她的要求了。
虎老爷子马上拍板:莲姑娘去。因为女人照顾孕产妇方便,加上女人在生产队挣的工分也少。
全家都赞成,莲姑娘更是高兴,可以见到女儿了。
那时候的交通没有那么方便,一家人谁也没有去过新疆那么远的地方。
好在虎莉的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去上海坐火车到乌鲁木齐,是直达的火车。
买好票后给她发一封电报告知车次,她会去乌鲁木齐车站接母亲的。
虎海泉送老婆去上海,买了车票送上火车,给女儿发了电报就回家了。
莲姑娘这一去,跋山涉水,公共汽车、大轮船、火车上三天三夜,历尽千辛万苦到了新疆。
伺候女儿坐月子,带外孙到会走路了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把大外孙一起带回家来了。
时光荏苒,莲姑娘这一往一返就是两年过去了。
她的能力也在这期间不断显现。她不仅照顾了女儿,带大了外孙,还给虎兵带回了一段美好姻缘。
据奶奶说,她刚开始到那边的时候,因为语言不通,闹了很多笑话。
比如,那边的人热情地请她喝“奶子”,她闹了个大红脸,以为人家和她开玩笑,后来才知道:人家把牛奶叫“奶子”。
这还算好的,一次邻居家包饺子端过来一大盆,说请她吃饺子的时候,她直接拉下脸要和人家吵起来了。
因为那时候老家南通没有“饺子”这个东西,只有“馄饨”。而她听成了“屌子”,以为人家骂她了。好在当时女儿女婿都在家,不然就不是闹笑话了。
当然这些生活的小插曲她也不放在心上,她操心的是她回家后大外孙怎么办。
女婿开着大卡车四处跑,经常好几天不回家,女儿在运输公司的子弟学校当老师,每天都要上班的。
她总不能不管不顾老家的一大家子人一直留在这里带孩子。
家里也来信催她回家,主要是因为她出来太久了,生产队的人提意见了,一直不上工,虽然没有工分,但队上分口粮和其它什么的,都不能少了她那一份。
虎家人都比较善良厚道,觉得占了生产队的便宜,过意不去,就催她回家。
当她把要回家的事情和女儿女婿说出来的时候,那夫妻二人虽然不情不愿,但也没有办法也不能阻止。
他们和莲姑娘提了一个请求:能不能把小孩子带回江苏去养,等到了上学的年纪再接到乌鲁木齐来上学,当然他们每个月都会寄钱作为抚养费。
莲姑娘心里本就有这个想法,只是担心女儿女婿不愿意和孩子分开没有说出来,现在女儿女婿提出来了,她也不和家里人商量了,直接做主答应了。
现在的她还不知道,或许根本没有想那么远,她这一答应可不是给女儿女婿带大了一个小孩,后面出生的老二老三也顺理成章的由虎家带大了。
女儿女婿给莲姑娘确定了归期,买好了车票,准备了奶粉等小孩路上用品,挂号信通知了老家的人去上海就站。
一切就绪,女婿和她说了一件事情。他家兄弟姐妹多,下面一个最大的妹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和大舅哥虎兵同年,如果虎家有意,他就写信过去做媒,促成这件姻缘。
莲姑娘是见过女婿的这个妹妹的,长相俊美,鹅蛋脸上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两条乌黑亮丽的长辫子,为人善良贤惠,说话轻言细语没有高声。
据说田间屋头的活儿都是一把好手,会做各种鞋子,尤其织毛衣手艺更是一流,那些漂亮的花式一看就会。
要说缺点也有,就是个头不太高,只有一米六,不过身材健美,不是那种弱不经风不能干活的,再说儿子虎兵也不是大高个,172的普通男人身高。这样一看,和自己的儿子倒也般配。
八面玲珑的莲姑娘一下就看出了女婿的小九九: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大舅哥,亲上加亲,这样就更加保证自己的小孩在虎家养大不会受委屈。
她看破也不说破,她原先也喜欢那个叫尚忠英的姑娘,能和虎兵做一对,也是一件好事。嘴上只说:好啊好啊!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没什么意见就上门提亲!
于是,莲姑娘在女儿女婿的期待和虎家人的盼望中,抱着刚刚会走路的大外孙,带着一段美好的姻缘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