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重生香江之红颜遍布娱乐圈 > 第233章 交流生抵港

第233章 交流生抵港

1988年6月6日,中戏、北电首批赴港交流的学生正式抵达港城,加上带队的院、系领导、老师,浩浩荡荡的将近60人。

戚美蓁也随着交流队伍提前返港。

亚视出动了两台考斯特,又从沈家调了两台S400才学生、领导接上。

戚美蓁邀请中戏校长徐晓钟跟北电校长沈嵩生上了自己的专驾。负责戚美蓁的安保组长陈钰从副驾驶换到了车舱,定制的阿尔法刚好能坐得下四个人。

陈钰又将原本驾驶舱和车舱的隔挡升了起来,让整辆车更加透亮。

“欢迎徐校长和沈校长到港城交流,沈总已经设下薄宴为各位接风。”陈钰是戚美蓁的保镖,也是她的助理,她将沈渊安排的行程告知两位院长。

“真是太叨扰了。”徐晓钟和沈嵩生都客气道。

“之前阿渊在京城,承蒙两位校长接待,到了港城,也该让我们尽尽地主之谊。”戚美蓁回到港城,摇身一变,从低调的学生变回了豪门夫人,语气、气势和姿态都拿捏得很好,既显得有礼貌又不失身份。

车辆平稳地行驶在港城繁华的街道上,戚美蓁不时指着窗外的标志性建筑,向两位校长介绍着港城的特色与变迁,话语间满是对这座城市的熟悉与热爱。

徐晓钟和沈嵩生饶有兴致地听着,时不时发出赞叹,目光透过车窗,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戚同学,这次交流活动,我们两校的学生都做了充分准备,希望能在港城学到新的知识和理念,也期待能与港城的影视行业有深入的交流合作。”徐晓钟推了推眼镜,笑着说道,眼中满是对此次交流的期待。

戚美蓁微微点头,优雅地回应道:“徐校长放心,宝渊这边也非常重视此次交流,阿渊特意安排了一系列的参观学习活动,包括参观各大影视制作公司、片场,还有与资深导演、演员的交流座谈会。之后是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相信这次交流,定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沈嵩生微微颔首,感慨道:“沈总对影视教育如此上心,实在令人钦佩。此次交流,或许能为内地影视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正说着,车辆缓缓驶入宝渊大酒店的停车场。陈钰率先下车,迅速环顾四周,确认安全后,才打开车门,恭敬地请三位下车。

跟在后面的考斯特上的学生也陆续下车,京城虽然也不是没有豪华酒店,但大部分学生还是第一次涉足这样的地方。

酒店大厅内,灯火辉煌,水晶吊灯洒下璀璨的光芒。

沈渊早已等候在此,身旁簇拥着亚视跟宝渊影业高层。

看到戚美蓁等人进来,沈渊立刻迎上前,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徐校长、沈校长,一路辛苦了!欢迎来到港城!”他与两位校长热情握手,随后转身向陈狄秋、钟楚红、林清霞等人介绍道:“这两位就是中戏和北电的校长,在内地影视教育界那可是德高望重。”

众人纷纷上前寒暄,气氛热烈而友好。沈渊接着说道:“今晚为两位校长和各位师生准备了一场接风宴,略表心意。之后的行程,我们也都安排妥当,希望大家在港城能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徐晓钟笑着说道:“沈总客气了,此次交流,我们也希望能为港城的影视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加强两地的合作与交流。”

沈嵩生也附和道:“是啊,影视艺术无国界,更不应有地域之分,相信通过这次交流,能促进两地影视文化的共同繁荣。”

晚宴在欢快的氛围中拉开帷幕,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酒香四溢。沈渊和戚美蓁轮流给两位校长敬酒,感谢他们为影视教育所做出的贡献。席间,众人欢声笑语,交流着内地与港城影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晚宴结束后,沈渊安排车辆将两位校长和师生们送往酒店休息。回到家中,戚美蓁有些疲惫地坐在沙发上,沈渊走过来,轻轻为她按摩肩膀:“今天辛苦你了。”

戚美蓁微笑着摇摇头:“不辛苦,能为学校和两地交流出份力,我很开心。不过,这次交流活动意义重大,接下来的安排一定要更加细致周到。”

沈渊点头表示赞同:“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这次交流不仅对学生们是个难得的机会,对我们的影视事业发展也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了,明天上午安排了学生们参观宝渊影业的制作基地,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戚美蓁眼睛一亮:“好啊,我也想去看看,说不定能给学生们一些建议。”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房间里。戚美蓁早早起床,精心打扮一番后,与沈渊一同前往学生们下榻的酒店。学生们早已在酒店大堂集合,一个个精神抖擞,充满期待。看到戚美蓁和沈渊到来,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参观宝渊影业的制作基地,那里有先进的拍摄设备和专业的制作团队。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积极提问。”戚美蓁站在队伍前,微笑着说道。

随后,众人乘坐大巴前往宝渊影业。到达目的地后,宝渊影业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多时,热情地带领师生们参观各个区域。学生们看到那些先进的拍摄设备和专业的后期制作工作室,不禁发出阵阵惊叹。

在参观过程中,一位中戏的学生忍不住问道:“沈总,您认为内地和港城的影视行业在未来发展中,最大的合作点会在哪里呢?”

沈渊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我认为在剧本创作、人才培养和市场拓展方面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内地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秀的编剧人才,港城则有成熟的制作技术和广阔的海外市场渠道。如果两地能优势互补,必将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

北电的一位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那在影视教育方面,港城和内地有哪些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呢?”

戚美蓁接过话茬:“内地的影视教育注重理论基础和文化底蕴的培养,而港城更侧重于实践操作和市场需求。我觉得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接下来的交流活动充满了期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