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橄榄枝
夜间温度过低,程夕鹿穿一件既保暖又不失得体的及膝束腰大衣,以深色修身羊绒衫做打底,下面是铅笔裤和一双简约长筒靴,她身材匀称高挑,如此搭配,与平时清新休闲的风格截然不同。
今晚,她身上更多了几分职场女性的成熟韵味。
可能是上次见面,被楼总那句‘刚成年’打击到。
外表低龄,总是容易将自身置于不利地位。
程夕鹿经过自我反省。
决定从改变日常穿着入手。
收拾完毕,打车到国贸。
第一眼,温凛月愣住几秒,险些没认出。
上前围着她绕半圈,评价道:“幸好以前没这么穿,不然,早被你那前上司卖了不止八百回。”
“当你是在夸我。”
“岂止夸一夸,简直美到炸裂。”
将人接上去时,那边酒局才刚散场,温凛月正犹豫要不要先去休息室等着,楼总助理适时打开包厢门,示意说,请程小姐移步商务厅。
十分钟后,七楼商务厅。
楼问津姿态闲适地倚在沙发,面前矮桌上茶雾缭绕,他似乎尤为钟爱喝茶。
见女孩进来,他微微笑了笑,抬了抬手,“劳烦程小姐特意跑一趟,请坐。”
半小时过去,谈话进展顺利。
行政总监目不转睛站在门口,拿话问温凛月:“那姑娘看着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上次公司团建,我带的家属,小组攀岩比赛,她还拿了冠军。”
总监摇头:“不,应该不是那次。”
嗯?
又仔细瞧了瞧,后者双眼微眯,如同醍醐灌顶。
“难怪,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你看,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有没有发现,你的那位朋友,眉眼至少与楼总有五分相似。”
??
温凛月顺着上司的视线望去。
别说。
还真有点像。
尤其是上半张脸。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两个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人,竟然面相如此贴合。
自然,无营养的内容并未继续下去。
楼总助理过来,两位女士默契地中断话题。
程夕鹿被对方开出的薪资待遇震惊到。
面上不动声色,内心早已暗自打鼓。
京市这种地方,遍地都是人才。
楼总随便去招聘市场物色一个,学历,专业,经验丰富的精英,比她厉害的一抓一大把。
所以,仅凭上次在栈道花园的表现,就认定了她?
要知道,王总那个项目,她虽然只参与不到百分之五,但私底下却是做了无数个日夜的功课。
她的水平,还没有强悍到,在毫不了解产品的情况下,一眼看出其中猫腻。
做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程夕鹿清楚地明白,自己目前最重要的,是实操学习,积累经验。
做楼总的技术顾问,看似能够一步登天,实则地基不稳,等到大楼越盖越高,迟早坍塌。
考虑片刻,她心里做好决定,正要出声婉拒,楼问津却率先开口:“别急着回绝我,给你看样东西。”
一份项目策划书摆在面前,标题是,AI无人驾驶。
楼氏早年以地产发家,十五年前开始进军汽车行业,目前市场份额占比已远远超出同行百分之八十的企业,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新能源汽车龙头巨擘。
随着人工智能融入生活,汽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纯智能驱动,早已只是时间问题,唯一不同的是,谁能抢占先机,谁便是未来该领域无法撼动的雪鹰领主。
楼问津是在暗示她,做技术顾问只是第一步,以后在楼氏,她有的是机会历练和实现自身价值。
诱惑极大。
说不心动是假的。
但程夕鹿尚还存留着最后一丝理智。
要永远记住一个真理。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给她三天时间,再考虑考虑。
楼问津说:“没问题。”
此时,国贸二十八楼。
华润董事长携董事会正设宴招待一位贵客。
宴席结束,一众高层相继退场,将空间留给两位核心极人物。
东海港信与华润达成战略合作已有六年,涉及海岛开发、酒店、航运、港口等一系列大宗生意链。
华润作为国内首代纯血统央企,董事长康元敬在京地位非同凡响,外界畏惧其身份与重量,无不持万分敬意与卑躬之态,但郁宗廷例外。
康董年过七旬,与郁老爷子是多年至交好友,这次得知老友放自家长孙来内地,以两家交情,他也务必要亲自出马见一面。
自郁宗廷接管东海港信,扫平内忧外患,从容扩张商业版图,闲庭信步间便将郁家稳稳立于全球顶级资本集团的位置。
对于面前这个晚辈,康元敬从不敢小觑。
甚至,还有着一丝跨越年龄的惺惺相惜。
“上个月在港区,跟你祖父难得相聚,我看他身体大有好转,精神状态也不错,别的不谈,唯独放心不下你的感情生活。”康元敬跟他闲聊。
“他老人家催得紧。”郁宗廷啜饮一口白茶,勾唇,“成家立业,短时间内怎能两全。”
不是无法两全。
关键在于,他想不想。
康元敬笑了笑,未去点破,只说:“遇到合适的姑娘,就好好发展,人上了年纪,我最能明白你祖父的苦心,不过是想在闭眼前,能享受重孙满堂罢了。”
长辈心愿,听上去倒无从反驳。
但老爷子的‘苦心’为何,却没人能比他看得通透。
郁宗廷放下茶杯,语气平缓:“您知道,我向来将工作与私情分得很开,前者几乎占据九成的精力,恐怕一般人,忍受不了我这毛病。”
“专注于事业,公私分明,在我看来,算不上缺点。”
郁宗廷不置可否,淡笑:“给不了百分百的诚意,何必去耽误人家,到时闹得不好收场,更拂了您的面子。”
但凡长辈主动关心起婚姻大事,多半紧跟着有下文。
刚刚一番话,貌似在自我调侃。
实则,已在无形中,拒绝康董接下来的话题。
康元敬也算看懂他的态度。
自然,无关大雅的事,用不着赶着点的硬推。
商人,最擅长的就是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