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 第73章 报效内官上战场

第73章 报效内官上战场

“这事,你和兴安一起看着办吧!”

朱祁钰同意了金英的建议。

“老奴,代替宫中之人,谢谢陛下!”

在得到朱祁钰首肯后,金英连忙跪了下去。

金英这一跪,有着他的小心思。

首先他觉得自己的忠心,已经被朱祁钰收下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金英算是纳了投名状。

其次,金英也不希望太监们的权势再衰败下去。

太监们权势的衰败,也就意味着皇权的衰败,更是金英自己的权势衰败。

大明从太宗朱棣以后,对于宦官的使用开始加重。

因为朱棣是抢了他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得国不正之下,显然太监们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朱棣之后的仁宗、宣宗延续了朱棣的做法。

而到了朱祁镇当皇帝,随着王振专权,太监队伍更是急速膨胀。

此刻的金英看着集中起来的太监们,颇为志得意满。

熬了几十年,金英终于如愿以偿的登顶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成为内廷第一人。

宫里的这些太监,都以他金英马首是瞻,都是他金英的手下

“都给咱家听好了!”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我们虽然都是些没根的人,但是也不能让外边的人给看扁了。”

“大家今后的日子是好是坏,就看你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了!”

金英双手背在身后,在太监们身前来回踱步。

“我等明白!”

太监们都清楚如今的处境,他们都不想再回到朱元璋的时代,不想一辈子夹着尾巴做人。

“你们明白什么?”

金英这次问话,是怕有人不明白。

“我等当奋勇杀敌,只有如此方才不负皇恩浩荡,才不辜负老祖宗的一番苦心。”

一个激灵的小太监,俯身弯腰。

“明白轻重就好!”

“等到你们建功立业之时,陛下和咱家都不吝啬赏赐。”

金英刻意在“咱家”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他这是在显示他的地位,显示他金英的存在。

“还挺热闹!”

兴安突然带人走了过了。

太监们要去上战场,这可是内廷的大事。

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也是内廷第二号人物的兴安,自然是不愿意错过这么重要的场面。

在这件事上,兴安也想参合进来。

兴安不愿意金英把人心都收拢过去,所以他也所准备。

只见跟在兴安身后的那十几个太监,有的抱着一叠瓷碗,有的抱着一个大陶罐。

“哗啦啦……”

瓷碗被一字排开。

陶罐里面的流出的酒水,倒满了一个又一个的瓷碗。

宫廷佳酿一经开封,顿时整个广场上都酒香四溢。

“这是陛下赏赐咱们的御酒。”

“皇恩浩荡,我等当心存感激!”

兴安这是给太监们赐酒,也是为了拉拢人心。

“陛下也让我转告尔等,祝尔等旗开得胜,也祝尔等平安归来!”

兴安的话,处处都在为朱祁钰收买人心,也是在凸显他自己的存在感。

当然,兴安还有一个言外之意。

太监的权势来自皇帝的信任,只有把皇帝哄开心了,太监们才能有权利和地位。

“谢老祖宗!”

对于兴安,这些快要上战场的太监们,同样也是以冠以“老祖宗”称呼,和金英没有区别。

“咱家等着尔等凯旋回来。”

“归来之时,咱家重重有赏!”

太监尊称兴安为“老祖宗”,这让兴安很受用。

“咱家给你们想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你们就叫做报恩内官!”

金英急忙跳了出来,他可不想被兴安摘了桃子。

不对,金英没有桃子。

……

朱祁钰再一次派出太监打仗,大多数文武重臣都是无话可说。

如今的情况,大明不仅仅需要军民一体,更需要上下一心。

内官们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他们前来正是向天下表示了,朱祁钰绝不屈服的的决心。

然而兵部侍郎项文曜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虽然知道朱祁钰的用心良苦,不过却不太赞同这样做。

“这些内官阉人,常年在皇宫里养尊处优,干的只是侍候人的事。”

“在下官看来,内官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其战力堪忧。”

“在战场之上,讲究的是整齐划一、令行禁止。”

“然而内官们受到皇权庇佑,都是心比天高之人,只怕军中将领们无法节制住这些内官!”

作为于谦的亲信左右手,项文曜在于谦面前毫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你说的,我又是何尝不知?”

“不过皇帝的一番苦心,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可以枉顾的。”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于谦本就是熟悉军务,对于项文曜的担心也是深以为然。

“下官有一计,还望于公考量。”

“不如让报效内官们,待在大军的后面。”

“若是大军败了,也就不用他们上场。”

“若是大军胜了,让内官们打打顺风仗总是可以的吧?”

项文曜作为于谦的副手,也是和于谦一个鼻孔出气。

而且项文曜才刚刚升任兵部侍郎,他渴望证明自己的德才配位。

而且项文曜也明白于谦的难处,所以才一心一意的帮着于谦出谋划策。

“应昌你的法子,可行!”

项文曜字“应昌”,于谦称其字,以示亲近之心。

……

接连两次的进攻不利过后,瓦剌整修了一晚,于第二天清晨才再一次发动进攻。

见到瓦剌大军再次来犯,京师九门外的明军立马严阵以待。

明军布防,火枪火炮在前,刀斧手护住火器,骑兵在两翼游曳。

而人数约有三百的报效内官们,此刻正在大军的之后列阵。

明朝的太监们,也掌握了一部分的军权。

内廷二十四司的御马监,就是太监掌握军队的机构。

内廷为了一扫王振祸国殃民的耻辱,这一次可是下了血本。

内廷不但让御马监管理下的四卫勇士、旗军,前来西直门外参与战斗。

除此之外,数百个报效内官们,每人都配备了精良军械。

人手一匹战马,一杆火枪,一柄百炼钢刀。

在内廷大佬们看来,如今是国家危亡之际,内廷必须站出来保家卫国。

只有报效内官们建功立业,才能洗刷王振弄权留下来的阴霾。

在这国家危亡的之际,也正是内廷大展拳脚,一雪前耻的时刻。

御马监之所以全力配合,也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只要这次报效内官们能够大败瓦剌人,那么御马监也能从中分一份功劳。

御马监如此以大局为重,将来也会留下一个大公无私的美名,说不定还能和司礼监平起平坐也说不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