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常瑜
季寒羽带着玄清宗门人离去。离开前,季清婉狠狠地瞪了常穗一眼,吓得常穗连忙往陶月儿身后躲。
但季清婉显然没有把陶月儿放在眼里。她看陶月儿的目光,跟看常穗一样,左不过是在看一具尸体。
玄清宗的人先后进入法阵离开后,山顶的人霎那间便少了大半。
就连琉景和他的侍女,也打算离开。
“我回去再找你算账。”琉景说完这句,便拉着锦文和锦之的尸体,迅速的离开了天玑山。
“……”
陶月儿属实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账要和琉景算的,若严格算起来,还是他欠自己为多吧?
在场留下的,都是这次天玑山问道最后幸存着的,已经可以说是来年天梯候选人中的佼佼者,拥有妙法锦囊的人总是见不得光的,要在这时候想要再冒然出手,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还不如记住各自的身形、样貌以及宗门派别,到时候再从长计议来的好。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天玑山,到最后,只剩下陶月儿、花伶、常穗和温不移。
温不移远远的站着,并没有靠近的意思。
陶月儿问花伶:“我们也走吗?”
花伶点头:“走吧。”
“你呢?”陶月儿问常穗。
常穗已然被季清婉吓破了胆,慌不择路下,只能抓着陶月儿这一根救命稻草。
陶月儿是闲散的方外人士,无门无派,能在玄修界里跟玄清宗的人公然叫板的也只有她了。
“我跟你走。”常穗道。
“那好。”陶月儿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温不移。温不移同样也望着她,眼神中没有什么波澜和情绪,看她就像在看一个陌生人。
也好。
陶月儿想,他跟自己的剑在一起了,也算是得到了另一种不完美的完美。只是不知道往后,他新的生存动力和目标又会是什么呢?
陶月儿和花伶、常穗一起离开了天玑山。一阵华光闪过,等双脚再踩在实地上时,他们便又回到了来的地方——琉国国都锦绣城。
不知是陶月儿的错觉,还是人变少了的缘故,她总觉得肉眼看去,锦绣城内一片荒凉。与来时络绎不绝的人潮不同,此时此刻的锦绣城内,几乎鲜少看到人烟。就算有,也只是街道两旁叫卖的商贩,不过是些贩夫走卒,平民商贩。而属于玄修者的区域房舍内,人烟稀少,几乎看不见几个人。
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死在了这一次的天玑山问道之中。
这在过去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这是谋杀!必须严惩!”九方寮之中,不少宗族大家,以及各国九方寮的负责人都站了出来,要他们这些参赛幸存者给解释。
可谁又能解释得清?
拥有妙法锦囊者是少数,且大概率都是上位之人。他们默许的事情,将这一次天玑山问道做成了一场增加自身实力的盛宴,下面的人就算有怨言,也只会成为无头案,无人接盘。
那些死在天玑山问道的人,只是他人口中的一盘菜,成了他们增添自己实力的一味补药。
陶月儿很想告诉他们真相,可是假若她说了,恐怕也没什么人会信,而她作为既得利益者,又该怎么守护自己所拥有的锦囊?
陶月儿看着满城空旷,心中感慨万千。
“接下来你准备去哪里?”陶月儿问常穗。
“……我想回家。”常穗声音怯弱,与初见时极为不同。
常穗已然被玄清宗的人吓破了胆,连完整的话都难以说全。
“你的家在哪里?”
“在琰国。”
陶月儿一听,突然眼神一亮:“是拥有一位女子兵器锻造大师、手下有三百男儿供她差遣,随意呼和的琰国?”
常穗愣愣地点了点头,说:“是,正是家姐。”
“大师是你的姐姐?”陶月儿更惊讶了。
常穗没有犹疑,直道:“她的名字,叫常瑜。”
“竟然如此巧合……我自小就对那里十分向往,早就听说琰国有一位奇女子,只可惜,至今也没能去看一眼。”陶月儿小时候常在说书先生那里听闻各州各国的奇闻逸事,对琰国这一位更是好奇得不得了。
她曾经最大的希望就是去到琰国,跟她们一样,不受束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将三百男儿驱策于手里,该是多么威风!但如今她走上了另一条路,却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不如你们与我一同前去?你知道,玄清宗的人不会就这样放过我,有你们在,我或许就没有那么害怕了……”常穗近乎哀求地看着陶月儿,陶月儿望向花伶,问他:“我们还有时间吗?”
“有。”花伶道。
眼下距离来年开年天梯打开还有大半年,她们还有足够的时间,陪常穗走这一趟。等陪她去完x国,再回琉国也不迟。等到了那时,选拔的规则只怕也该清晰了。
“但是……你究竟是陪常穗回家,还是去看那三百男人的?”花伶皱着眉头问陶月儿。
陶月儿尴尬了一下,说:“我当然是陪常穗回家,顺便,去看看那驱策三百男儿的女子,究竟是何模样。”
花伶深深地看了陶月儿一眼,给了她一个眼神,让她自己体会。
“既然花伶说有时间,那我们陪你回去。”陶月儿对常穗道:“我也好好看看,四洲九国之中,对女子最为宽容之地,又是如何风景。”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常穗满脸庆幸:“能在这四洲九国之中,找到不怕玄清宗的人,也是极为难得了。我这就带你们回家!”
琰国也在冀州,与琉国相距不远。但琰国深处大陆腹地,四面环山,与外界甚少想通,但由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超高的冶金技术,让琰国的兵器为四洲九国所喜,而其中常穗的姐姐常瑜所锻造的兵器,更是在兵器铺上排第一。那三百男儿有绝大一部分,都是为了在她门下求得一件趁手的兵器,却不知道为何,永远的留在了她的身边。而她与这三百人的轶事,总为九国百姓所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