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朝廷干涉
一晃,又过了半月。
勋州那边的城隍庙发展得很顺利,已拿下三分之二。这速度,倒是超出了殷天梓的预料。
原因当然是整个勋州没有一个圣灵,推行起来自然就顺利得多。
此时,已来到四月,春暖花开,阳光、水分都非常充足,各地已经开始春播。
秧苗已然插在稻田之中,一副欣欣向荣之态。
又过了半月,随着勋州府城的临时城隍庙开庙,也意味着城隍庙的辖地已经囊括三州。
目前,也就临云州的州城隍庙最为气派,而贺州和勋州这边就暂时只能用临时的了。
相对简陋一下,但殷天梓也不嫌弃。毕竟,再破落难道还能比当初在背山村的时候破?
想起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只能附在那个破落的石像之中,然后慢慢一点点吸引香火发展起来。
算算日子,只是小半年时间,如今自己已成为了统领三州的州城隍。
而这段时间中,三司也都找到了适合的人入驻,殷天梓亲自敕封为各司司主。
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也算是正常运行,这也让辖地之内阴司事务变得高效了不少。
总之,一切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之前朝廷只答应让城隍庙发展勋州之地。若再往外发展,也不知道情况会如何。
当然,殷天梓也没有约束手下,他也想试试看朝廷的底线在哪里。
至于贺州这边,一是与紧靠临云州,又在临云州与勋州之间,可能也知道无法约束,所以也便默许了。
心血来潮,便看了一眼系统面板。
系统:幽冥地府
主线任务:重建地府(已开始)
宿主:殷天梓
神格:六品
身份:州城隍
辖地:临云州、贺州、勋州
香火:
物品:州城隍服、枉死城、小地狱、城隍印、生死簿、小轮回台、斩邪剑、孽镜台
三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
阴兵台:三千
系统商城:黄级
这一看还真吓了一跳,香火值居然一下来到了一亿多,好家伙。
算了算,现在管辖三州,每日香火值在三百多万,还真是恐怖。
不过,他还是有些想不通,虽然有系统商城在,可自己也花不了什么香火值,真不知道系统给自己存这么多香火值干什么。
就一开始的时候兑换点手段还有大用,可随着实力的提升这香火值反倒可有可无了。
他又发现系统还有两处变化,三司有了各司司主,算是已经建立。而阴兵台的三千阴兵后面数字没了,看来是这段时间招募齐了。
只是,让他失望的是系统商城并没有升级,仍然还是黄级。
照之前他的预计,香火值过亿之后能升级,哪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但又想了想也就理解了,自己现在辖地才只是三州之地,每日便有三百多万香火值,一个月岂不是妥妥的一个小目标,那也太简单了。
然而,这一天南元紧急赶了回来。
“拜见城隍大人。”
“免礼,看你着急的样子,是出什么事了吗?”殷天梓沉声望了过来。
“回大人的话,我们刚安排土地神入驻过了勋州地界,才占了一个镇子便被朝廷的人给叫停了。”
“哦?”殷天梓一愣,刚刚自己还在想这事呢,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看来,自己这边的动向,朝廷那边一直在关注着。
“知道是朝廷哪个部门的人吗?”
“对方说是驻守陇州玄庭供奉,据小神看不出对方深浅。”
殷天梓顿时明白,原来朝廷是让驻守陇州的玄庭供奉一直在边境上盯着呢。
至于深浅?
临云州这边驻守的玄庭供奉陆无海就是六品术士,想来陇州那边应该也是一样的。
“对方要求我们退出陇州地界,大人您看这事?”这种大事南元可做不了主。
“暂时先将下面阴神全部撤回来,等本城隍消息。”殷天梓想了想说道。
“遵法旨。”应了一声,南元立刻离去。
果然,朝廷看来防我之心如防贼啊,这要如何破局呢?
殷天梓手敲着桌子心里不断在想着,就目前来看,他还不想也不能与朝廷硬来。
撕破脸皮,肯定对自己没好处。
现在实力还不够,硬怼的话肯定是要吃大亏。
只是,不能再往外地发展的话自己这就难办了,得想个办法解决这事。
要如何做,才能让朝廷同意自己继续发展呢?
哎!想了半天,头痛,也暂时没招。
这只能等,等一个契机吧,只是不知道这个契机需要多久。
好在,朝廷暂时并无对付自己的意思,而那翻天教的人也没来报仇。
其实,只要随便一打听,对方并不难查到是城隍庙出手将洛九枭等人击杀。
毕竟,就勋州的周边来说,能有这能力的也就只有城隍庙。
可是,都这么久了还没有过来找回场子,必然有因。
不多时,殷天梓就想明白了,完全理清楚了脑子里的思路。
原因有三,暂时他也只能想到这三种。
第一,翻天教主虚天藏突破在即,翻天教现在不想节外生枝。
第二,翻天教应该已经调查出城隍庙与朝廷有联系,或者干脆认为城隍庙就是朝廷扶持镇压这一片区域的势力,所以还不想与朝廷碰上。
第三,那就是还摸不清城隍庙的实力,不敢贸然来送死。
至于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殷天梓脑子有限,还想不到。
第二日,陆元海一早便来到临云州城隍庙中的城隍殿中,上了三炷香,然后他并没有跪,只是站着开始小声说话。
这声音,也只有他自己能够听得见。
他属于朝廷,是玄庭供奉,若是跪了城隍爷,那就是丢了朝廷的脸。
恐怕他今天跑了,明天就得死。
敢打朝廷的脸,你不死谁死。
扑通!
然后还站着的陆元海眼睛一翻,直接昏倒地上。
旁边镇魔卫的人立刻将人扶起,直接背回衙门去。
他们都有经验,城隍爷召见,人就得昏倒,这是惯例。
百姓不知道内情,只当是真的有人昏倒而已。
还背地里打趣,玄庭的官老爷们平时就是太放纵了,天天在青楼,瞧瞧,这身子骨都虚成什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