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易伪之名广流传
钥匙刚插到锁眼内,还没有扭动,一阵风言风语,被风吹入了王健设的耳帘。
支着耳朵听了一下。
清一色都是吐槽易中海的脏话,说易中海如何如何,说易中海怎样怎样。
王建设在心里感叹了一句自作孽不可活的牢骚,打开车锁,骑着自行车,一溜烟的出了轧钢厂,路过门岗的时候,还专门在会客表上写了自己离去的具体时间。
身后,是保卫科对易中海伪君子之名的吐槽。
“易中海啥时候多了一个伪君子的名字啊?”
“就今天,好多人都管易中海叫易伪君子,论有文化,还得许大茂,许大茂把易伪君子四个字简称成了易伪。”
“易伪,别说,挺贴切的。”
“瞧着易中海的相貌,不像坏人呀。”
“谁家坏人的脑袋上,写着坏人两个字,越是看着不像坏人的人,越是一肚子的花花肠子,就像易中海,要不是院内爆出一系列的事情,谁能知道易中海背地里这么龌蹉。”
上万人的轧钢厂,都在传。
从清扫厂区的清洁科,到机器轰鸣的车间,到处都是谈论易中海伪善的人。
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许大茂出力不少,刘海忠也火上浇油了一下。
占大头的,是那些家在四合院居住但昔日被易中海压迫、欺负及受了贾家怨气的街坊们,易中海名声没臭,也就在心里发发牢骚,易中海名声臭到家,又有易中海屁事没有但却让闫家人发配大西北的事实。
一下子觉得易中海不能深交。
跟易中海交往的下场,就是易中海没事,他们有事。
墙倒众人推。
想着易中海猜不到谁在传他谣,又有许大茂和傻柱及刘海忠三人在前面扛雷,索性就把事情推向了高潮,各种编排易中海。
易中海伪善、易伪的名号,一下子闹得妇孺皆知。
也传到了一众领导的耳朵中。
为了平息事端,杨建民又招呼领导们开会研究。
李怀德在看戏。
坐看风云起。
他负责后勤,易中海隶属于生产部门,有事,也是杨建民首当其冲。
闹不好,还能借着这件事谋取一些实际性的好处,大前天晚上,他们被突然喊到轧钢厂开会。
李怀德当着无数人的面,公然提出反对意见,坚持对易中海、刘海忠、贾东旭三人给予严肃处理。
杨建民以易中海和刘海忠同为七级工,培养一个七级工不容易为借口,强行通过了介入方案,让保卫科出面,以轧钢厂职工犯事先由轧钢厂保卫科处理的理由,将易中海、刘海忠、贾东旭三人从派出所带回到了保卫科。
换做李怀德,肯定将三人留在轧钢厂一段时间。
杨建民脑子抽抽的第二天白天,就把易中海三人放了回去。
现如今轧钢厂流传的各种说法,尤其易中海伪善的说法,简直就是抽在杨建民脸上的大巴掌。
杨建民的脸,都被抽肿了。
事情得压下去,不能任由事情继续发展,一旦传到厂外,杨建民轧钢厂厂长的官,估摸着也坐到了头。
抽了好几口香烟,环视着在场众人。
“说说怎么办吧?”
“发表个辟谣声明?”
李怀德看着唯杨建民马首是瞻的张成林,就这个水平,还负责工会工作,他手指头敲了敲桌子,等众人目光汇集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发表了意见。
“怎么说?就说易中海被人冤枉?问题是95号四合院的的确确有户人家被遣送到了大西北,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张会长的意思,外面的那些人都是不会思考的人,咱说啥,人家信啥?”
“李主任,你这话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
“你们都少说几句,这节骨眼上,吵吵什么。”
杨建民打了圆场。
心里后悔了。
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出戏,就不应该听信聋老太太的话,说什么易中海是被冤枉的。
苍蝇不盯无缝的蛋。
木已成舟。
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错。
“这不是我杨建民一个人的事情,这是整个轧钢厂的事情。”
“要不开除贾东旭吧。”
相当于把贾东旭当替罪羔羊的推出去,一切责任都推到贾东旭的身上。
事情的起因,就如工人们传言的那样,易中海为了养老,在算计贾东旭,贾东旭为了吃易家绝户,跟亲妈贾张氏合谋反算计易中海。
贾张氏死了,贾家就是黑五类家庭。
开除,理由方面能交代的过去。
“南锣鼓巷街道办主任王建设,在易中海他们被抓的那天晚上,就建议咱们轧钢厂开除贾东旭。”
......
易中海尿了裤子。
刚进厕所,就听到厕所内到处说他易中海伪君子及一脑子禽兽思想的声音。
上午那会儿。
就觉得事情不对头。
为什么工友们用一种诡异的目光在看着自己,当易中海把视线投到那些人身上的时候,那些人又把头扭到了别的地方。
问贾东旭,贾东旭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整个轧钢厂,都在传易中海易伪的辉煌往事,却又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对易中海进行隐瞒。
这也是易中海觉得诡异的原因。
现在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人紧跟着麻了,也顾不得上厕所,机械似的从厕所内走出来,尿了裤子。
他寻了一个僻静的角落,静静的坐在地上,想着那些人的话,想着自己的养老,想着自己今后在厂内、在院内的名声。
整个人崩溃了。
双手下意识的抓在了脑袋上,却因为短发,抓了一个寂寞。
气的易中海将自己的脑袋,恶狠狠的撞击在了旁边的树干上,嘴里哎呦了一声,太他妈疼了。
为什么?
身体依靠着树干,缓缓的朝着地面滑落,一会儿的工夫,屁股坐在了地上。
易伪君子,易伪。
他们怎么能这么做啊。
还把闫家人被遣送大西北的责任,也扣到了易中海的脑袋上。
明明是王建设的责任,为什么是我易中海背锅。
眼泪,顺着易中海的眼眶,涌了出来。
后脑勺气的又撞击了几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