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冒名顶替案的后续
枪毙贾张氏等一系列的事情,让聋老太太没有精力去看拐杖的真伪,拐杖事件一直错了下去。
今天刘海忠被杨建民逼迫的没有办法,又因为棒梗将聋老太太被替换的拐杖偷给了王建设,没办法交差的刘海忠,在自家媳妇二大妈的教唆下,偷走了狗蛋爷爷的拐杖。
误打误撞的上演了碰巧的狗血大戏。
杨建民找到了自己的东西,并给予毁掉。
狗蛋爷爷的失踪,也是因为拐杖。
只不过王建设和花姐等人都不知道这件事。
狗蛋爷爷是成年人,虽然腿脚不好,但脑子不糊涂,依着狗蛋娘给出的说法,前三十分钟,她还见过狗蛋爷爷。
三十分钟一个正常的大活人不见了,你跑街道办说人失踪了,都是那种敷衍的态度,任何事情都能出现,比如什么地方看热闹,比如一个人在什么地方想静静,比如看人家钓鱼。
王建设也只能把小李招呼到跟前,以敷衍的态度,让小李配合花姐帮狗蛋娘找找狗蛋爷爷。
不好意思的朝着狗蛋娘笑了笑,说自己要去派出所一趟。
冒名顶替杀人案,狗蛋娘也知道,晓得这件事更重要一点,也就没在闹腾。
王建设骑着自行车,慢吞吞的朝着家属大院骑去。
一直没想好怎么跟老张头说。
往日里只需要十几分钟的骑程,这一次却超过了三十分钟。
隔着老远的距离,看到老张头一个人坐在门口的凳子上,不复之前的那种洒脱。
自行车被王建设停在了家属大院的门口,走到老张头跟前,抓过旁边的凳子,一屁股坐在了上面。
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包香烟,抽出一根,递给了老张头。
老张头没接王建设递来的香烟,双眼看着王建设。
一脸的落寞之色,看着就跟一下子老了十多岁似的。
“老张头,我!”
“玉梅没福气。”原本王建设安慰老张头的画面,变成了反过来老张头宽慰王建设的场景,“这就是命!谁也不怪,是玉梅低估了人性。我知道你心里难受,觉得不应该戳破我做的这个梦。”
声音带着几分抽泣。
突然故作镇定起来。
“是我觉悟不行,这件事曝光了,好事一件,给那些投亲的女同志们提个醒,路上提着几分小心,别什么话都对外人说,省的她们步了玉梅的后尘,照这么说,玉梅的死,也算值得了。因为没有唐玉梅,也会有赵玉梅和其他玉梅。”
话锋一转。
“你这没下班就跑回来,是不是他们找到了玉梅的尸体,担心直接找我,会加深我的痛苦,让你这个大主任来做我的思想工作。”
“嗯。”
“你去忙你的事情吧,把玉梅的地址说给我,我带着石头过去看看他姐姐,送他姐姐一程,给烧点纸。”
王建设没说安慰的话,把唐玉梅尸体存放地址说给了老张头,便目送着老头子带着张石头一块离去的背影。
回街道办的路上。
一些风言风语,钻入了王建设的耳朵。
“人咋能这么狠心呢?年纪轻轻就敢杀人,得亏王主任发现了端倪,要不然将来嫁了人,可就麻烦了,娶个杀人犯。”
“谁说不是,真以为都是李秀芝,像李秀芝那么优。”
“就一个李秀芝,还被傻柱捡到了。”
“别瞎说,我川省娘家侄女也姓李,我刚给家里去信,名字必须要叫李秀芝。”
“你们听说了没有,95号大院的聋老太太,住医院了,听说是发现拐杖丢了,跟人家院内的孩子们吵吵,还要打人家孩子,被孩子爹一脚踹在了地上。”
“换成我,我也打,都过街老鼠了,还闹幺蛾子。”
“这老太太,到现在还没有回来,知道为什么吗?家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要做,还要给易中海洗屎尿裤衩子,这是想讹诈人家。”
“活该被打。”
......
第二天。
王建设接到了上级发来的冒名顶替案件的相关说明。
本着从严从快的原则,今日对赵红霞实施枪决。
出于教育的想法,组织辖区的居民们进行观刑。
原本聋老太太和易中海两人是重点教育对象,考虑到一个在医院里面躺尸,一个刚刚被彻底除根。
怕接受不了子弹射入脑子的血腥画面,给吓死了。
就没让易中海和聋老太太参加。
又是一件误会横生的事情,假如王建设狠狠心,派人去找聋老太太,就会发现聋老太太失踪一事。
好心办了坏事。
......
下午两点。
王建设在办公室内先后接到了两个电话。
第一个电话,是派出所副所长郑清明打来的,在电话里面,向王建设表达了感谢。
沾了王建设的光,典型案子侦破的名声被他得了,上级表彰了郑清明。
抢在正所长付建军归位前,抢在指导员雷飞扬回归前,狠狠博取了一个开门红。
说他会继续追查聋老太太倒卖物资的事情。
第二个电话,是大领导打给王建设的电话。
郑清明在汇报的报告中,交代的清清楚楚。街道主任王建设发现了端倪,怀疑唐玉梅被人冒名顶替,又通过自己的战友,找到了相关的线索,他自己仅仅就是拿着王建设找来的证据去抓捕、审讯赵红霞,一切水到渠成。
冒名顶替案能这么快被破获,王建设居功至伟。
这也是郑清明没有像前面三位副所长高升的一个原因,背景不如石青山深厚,破案出的力,没有徐有利出的大,案件的危险程度没有张世豪那么大,时间还短。
作为典型案件,既然要全国进行推广,大领导肯定要知道的。
在电话里面表扬了王建设。
这个打给王建设电话的大领导,可比电视剧中充当傻柱靠山的那个大领导强太多,说王建设就任街道主任后,立下的这些功勋,他都一一帮王建设记着。
说过段时间,他给王建设张罗对象,由他出面,让老人家给王建设两口子写证婚词,让另一位老人充当他们两口子的证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