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家兄明太祖 > 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陵太守,你我相见恨晚

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陵太守,你我相见恨晚

第188章 金陵太守,你我相见恨晚

谢安之微笑着向朱三走近,他目光炯炯,透露着一丝好奇和尊重。他轻轻行了一礼,然后用和煦的声音询问道:“朱大人,此次来到金陵,不知您的恩师宁尘可曾留下什么话语或指示?”

朱三微微一笑,抬起头,他的眼神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淮西的那段往事。他温和地回应道:“谢安之先生,我的恩师宁尘曾经说过一番话,至今我仍铭记在心。他曾教导我,学海无涯,不论身在何处,都应保持谦虚的心态,虚怀若谷,不断地修炼提升自己。”

谢安之微微一笑,他似乎能够感受到那番话语蕴含的深意。他点头表示理解:“这番话语确实深具哲理,宁大人之智慧可见一斑。”

朱三谦虚地摇摇头:“谢安之先生过奖了,我只是在淮西的一片乱世中努力拼搏罢了。如今来到金陵,愿能够借助诸位的智慧和力量,为天下谋划更为美好的未来。”

谢安之点头微笑,他对朱三的谦虚和决心非常赞赏:“朱大人,您的志向和抱负确实令人敬佩。我相信,在金陵这片热土上,您一定能够施展抱负,为国家民众谋福祉。”

朱三的目光在谢安之脸上停留了一瞬,然后他略微犹豫了一下,从他的身上缓缓取出了一张精美的玉牌。这块玉牌呈现出淡淡的青色,表面纹理纵横交错,宛如云纹一般,而在玉牌的正中间,刻着一个端庄工整的“苏”字。

这块玉牌并不起眼,但它却代表着朱三的身份和信任。他轻轻递给谢安之,声音平和而坚定:“谢安子,这是我恩师苏老爷子所赐予的玉牌,我想这会是我来到金陵的一份推荐信。若是有缘能够借助谢安子您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天下谋福祉,我将感激不尽。”

谢安子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敬意,他对苏老先生的声望和智慧充满了崇敬。当朱三递过玉牌时,谢安子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他顾不得仕子服的威严,甚至连手上的书卷也被他随意搁在一旁。他用双手轻轻而又庄重地接过这块玉牌,仿佛在握着一份珍宝。

玉牌的质地光滑凉爽,正中的“苏”字在他的指尖下略显凸起,似乎在述说着苏老先生的威望和智慧。谢安子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郑重地将玉牌放在自己的心口,作为一种誓言和承诺。

“朱大人,谢安愿意以此玉牌为信,为您效劳尽心。若有何事需要帮助,不论何时何地,谢安必定全力以赴。”

他的声音清澈而坚定,仿佛是在向整个世界宣示着自己的誓言。在楼亭湖畔的微风中,谢安子的言辞传达出一份真挚的敬意,也预示着朱三和谢安子之间的合作将会如同这块玉牌般坚固而珍贵。

朱三微微点头,他能感受到谢安子的真诚和决心。在这个动荡的时局下,能够获得一个如此忠诚和有志之士的支持,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大助力。

“谢安先生,您的诚意我已经感受到了。若日后有何需要,我定会向您求教。如今天下纷乱,正是英才辈出之际,我朱某感到幸运能够结交到谢安先生这样的良友。”朱三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他深深地看了谢安子一眼,表达出对于这段合作的看重。

谢安子微笑着点头,神情肃穆地抚摸着心口的玉牌。他知道,自己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承诺,更是他对苏老先生的感恩和对天下百姓的责任。

“朱大人,此次来金陵,若有何事需要安排,尽管告知谢安,我必竭尽所能。”谢安子郑重地说道。

朱三微笑着点头,将谢安子的话铭记在心。他明白,在这个乱世之中,能够有一位如谢安子这般有才华、有情怀的朋友,将是他们共同前进的力量源泉。

朱三的目光坚定而深远,他注视着湖面上微波荡漾的倒影,一时间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场景。他轻轻叹了口气,抬头看向谢安子,目光坚定地说道:“谢安先生,我已经制定了一个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我准备带领明军攻打金陵,夺回这个江山。但在此之前,我有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先潜入金陵的县衙。”

谢安子微微一愣,随即眉头微皱,他明白朱三的意图,但也知道这并非易事。金陵作为大都城,守备森严,县衙更是重要的据点,要想悄悄进入其中并且让太守主动投降,难度可想而知。

朱三似乎看出了谢安子的疑虑,他继续解释道:“此次行动必须慎重,我们需要精心策划,利用情报和策略,找到合适的机会。如果能够成功地让金陵太守主动投降,那么对于我们攻打金陵将会有莫大的帮助,也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谢安子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朱大人所言有理,但是行动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和风险,确保万无一失。金陵是关键之地,一旦行动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

朱三微微一笑,他明白谢安子的担忧,但他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和备案,绝不会草率行事。他郑重地说道:“谢安先生放心,我会细致安排每一个步骤,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金陵必将重归汉家。”

谢安子点头表示同意,又思考片刻后说道:“朱大人,此事重大,我会尽快与一些有识之士商议,看看是否有可能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也会在金陵城内打听情报,寻找可以利用的线索。”

朱三对谢安子的支持感激不已,他知道,能够得到谢安子这样的智者相助,将为他的计划增添更多的力量和信心。他郑重地点头,表示感谢:“谢安先生,您的支持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我会等待您的好消息。”

两人在楼亭湖畔的夜色下,相互交流着对未来的期望和计划。这一次的相会不仅是友情的深化,更是他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这个乱世中的一次重要交汇。

在楼亭湖畔的夜色渐渐深沉,朱三和谢安子的谈话渐次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寂静的夜风拂过湖面的声音。他们默默地凝望着湖水,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决心。

朱三轻轻叹了口气,抬头看向天空中点点繁星,心中的思绪渐渐飘远。他知道,眼前的困难只是冰山一角,他们面临的是重重考验和险阻。但他也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只要众志成城,终将能够夺回失去的江山,让汉家重焕辉煌。

谢安子静静地注视着朱三,他能够感受到朱三内心的坚定和信念。他知道,朱三不仅是一个勇猛的将领,更是一个有智谋和胆识的领袖。在这个乱世之中,需要的不仅是武力,更需要的是智慧和战略。

“朱大人,我相信您的计划一定会成功。”谢安子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带着对朱三的信任和支持。

朱三微微一笑,点头表示感谢:“谢安先生,有您的支持,我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我们将会为金陵的夺回而共同努力。”

朱三和谢安子的谈话逐渐深入,讨论着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战略布局。他们一起推敲着如何在金陵展开行动,如何潜入县衙,如何让太守主动投降,以及如何准备迎接明军的大举进攻。

朱三展现出了他作为一名出色将领的智谋,他详细地分析了金陵的城防体系,找到了攻城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一套周密的行动方案。谢安子则在一旁不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帮助朱三进一步完善计划。

他们的讨论持续了数个时辰,期间不时有侍从送来茶水和点心,但两人几乎没有停下脚步。他们的思维碰撞出火花,一些前所未有的点子和策略在他们的脑海中诞生,仿佛一张精心织就的巨网,将金陵的未来牢牢抓住。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三和谢安子的对话逐渐趋于尾声。他们都感受到了对方的能力和决心,也更加确信了彼此的合作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险,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愿意并肩前行,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这十日间,朱三充分利用苏老爷子的影响力,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行动。他秘密地与苏老爷子在金陵的学生们取得联系,通过各种渠道传达消息,让他们在金陵城内渐渐散播朱三的名字和计划。这些学生们都是得到了苏老爷子的教导,对朱三充满敬意,他们纷纷开始在城内散发传单,讲述朱三的背景和目标,以及他带领明军攻打金陵的壮举。

这些传单如同春风化雨,渐渐地渗透到了金陵的各个角落。市井之中,百姓们纷纷议论纷纷,对朱三的勇气和决心表示赞叹。一些有心人士也开始在背地里散播这些传闻,让消息传遍了整个城市。

金陵太守听到这些消息时,不禁感到一丝不安。他开始感受到了压力,意识到朱三的计划正在逐渐在城内蔓延开来。他开始变得警惕起来,不断地加强了城防,派遣人手监视金陵的动向。

在这期间,朱三并没有急于行动,而是继续与苏老爷子的学生们保持着联系,不断地传递消息,积累着金陵城内的支持。他让这股压力逐渐积聚,让金陵太守始终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安和危机感。

就这样,朱三在金陵城内悄然展开了他的布局,通过传闻和口耳相传,渐渐地将金陵的人心引导到他一方。这个城市逐渐成为了一个充满了期待和激情的巨大火药桶,等待着他的一声爆炸。

在朱三的精心策划下,金陵城内的氛围变得越发紧张而又充满期待。人们开始议论纷纷,纷纷表示支持朱三的计划,认为他是一个有胆有识的大英雄,有能力带领明军攻下金陵,重建汉家朝堂。

金陵太守感受到了这种压力的增加,他开始加紧了对城防的部署,同时也派遣使者前往朝廷请求增援。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朱三的计划早已在城内深深扎根,无法轻易被铲除。

朱三并没有急于行动,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将金陵城内的人心凝聚在一起,让大部分百姓都愿意支持他的计划。他通过与苏老爷子的学生们保持紧密联系,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在城内传播着他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他的支持者之中。

这段时间,朱三也不时地出现在城市的不同角落,与百姓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期待。他倾听他们的呼声,鼓励他们不要畏惧,相信他们的共同努力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终于,当时机成熟之际,朱三决定采取行动。他在一个深夜,带着自己的亲信,潜入了金陵的县衙,寻找与金陵太守会面的机会。这次会面并不是为了交涉,而是为了施加压力,让金陵太守主动投降,为明军攻城创造有利条件。

在这个夜晚,金陵城内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朱三的计划即将进入关键阶段。他深知,只有将城内的支持凝聚起来,才能让这个计划顺利进行下去。

朱三和他的亲信们在县衙内悄然行动,他们避开了巡逻的守卫,小心翼翼地前进。在昏暗的灯光下,朱三的眼神坚定而又冷静,他知道此刻的决定将直接影响着金陵的未来。

最终,他们来到了金陵太守的书房前。朱三轻轻推开门,见到金陵太守正坐在桌前翻看文件。他的亲信们迅速将太守的侍卫制住,不让他们发出任何声音。

朱三走了进去,他的目光锁定在金陵太守身上。太守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朱三,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朱三微笑着,说道:“金陵太守,你我相见恨晚。”

太守皱了皱眉,问道:“你是何人?来此何事?”

朱三深深地看了太守一眼,然后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递给了太守。太守接过一看,脸色不由自主地变了变。

“这是苏老爷子的亲笔信,他希望你能够为民请命,主动投降,以保全金陵百姓的安宁。”朱三平静地说道。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