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真相(1)
张文佑从宋钦玉把他当做废棋中回神,也是彻底明白长公主为什么在见到他后直接亮出身份。
或许长公主从一开始就不想把口舌浪费在他身上,长公主只想让他明白他在宋钦玉眼中到底是颗怎样的棋子。
而他在长公主的眼中,就是一颗很有利的棋子。
比如他是比谁都清楚宋钦玉是个怎样的人。
但想要吐出宋钦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让他知道他不过宋钦玉想扔就扔的狗。
萧笙见张文佑半晌没有开口,也不急。
她慢悠悠的开口:“郑大人,本宫让你找的人,找到了吗?”
郑有望心神一提,想到这阵子一直在与宋远周旋之时,林铮突然找上他,说了一个地名,意思是把那里的人全部给解救出来。
郑有望也是昨日才得到消息,林铮所说的那个地方被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生怕那里面的人会逃出。
“昨日收到消息,便派锦州而来的兵力前往了那处,想来今日就会有动静。”郑有望抬眸偷偷瞄了一眼高位上萧笙的神情,见萧笙并没有动怒的迹象,才收回视线。
宋远明显感觉到在郑有望提起‘那处’的时候,高位上的女子扫了他一眼,不知为何,心里一沉。
“张大人,正山沟一事是说不出口,还是不敢说?”萧笙的视线落在张文佑的身上:“还是张大人也掺和其中?”
张文佑僵直的背脊颤了颤,他讪声道:“公主既能下这么一大盘棋,让宋钦玉涉陷其中又无路可走,自然也知道一些真相。”
宋钦玉听着张文佑的话,唇角发颤,面容却依旧,只是那双自来温和的眼睛变得冰冷无比。
外面依旧雷雨交加,张文佑满脸冷汗,郑有望能从锦州调兵前来凌阳,应该也是长公主的安排,想必长公主也知道宋钦玉在这凌阳百姓的地位。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宋钦玉这些年为百姓做的事情不是一件两件。
若是长公主贸然把宋钦玉给处置了,自然失了民心,对皇上也会有不少的影响,当然,天下之大莫非皇土,这凌阳百姓的民心自然动摇不了什么,但皇上爱民如子,又怎会为一个宋钦玉失了民心?
而长公主能巧妙的从裴晟下手,再到在他面前摊牌。
长公主对于正山沟的事情应该也了如指掌。
“正山沟一共三个村庄,从凌阳东边的峄山到衢城北边岐山,三个村庄紧邻华河,生存于华河边上,一共三千一百八十一人,今年初秋,雨水连连,华河河水暴涨,洪涝如犹如猛虎般席卷华河,正山沟难以幸免,从峄山到岐山之间的正山沟本该躲过一劫,但官府不作为,堤坝从开始就被河水给冲出了裂痕。”
公堂之上除了外面的雷雨交加就剩下张文佑的声音。
郑有望的眼里有着震撼,皇上心系河水边生存的百姓,所以每年从国库中拨出的银子不少啊,没想到还是出了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寒心!让人愤怒!
宋钦玉面如死灰。
“正山沟犹如一个闸口,堤坝垮了后,洪水肆虐的朝着正山沟,那时正好是半夜,正山沟的百姓防不胜防,谁都以为秋季的雨水下个几日就过去了,没想到今年秋季的雨水是这么的凶猛。”
“一夜之间,正山沟的三个村庄,被洪水、山石以及断掉的树木给冲毁,三个村庄的百姓,仅存活……八十二人。”
张文佑说到活着的人时,都有些难以启齿。
高位上的萧笙,面容越发的凛然,高贵中透着的冰冷让人寒毛立起。
“这件事发生后,整个沧州都为之一震,沧州一共四个城池,四个城池中的官员都以宋钦玉马首是瞻,我们都知道这件事若是让朝廷知道,我们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这里面不仅仅是百姓的性命,还有每年朝廷给的银子修建堤坝之事。”
“宋钦玉在第一时间就让人赶往了正山沟,但那时的正山沟谁都不敢进去,被洪水泡过的泥沙谁也不摸不准有没有危险。”
此时的张文佑就好像一个没有感情的真相者,他要把他所知道的真相发泄出来,既然宋钦玉先不仁,他就不义!
“所以那时很有可能还有活着的百姓,就因为你们摸不准有没有危险,你们就弃之不顾?”萧笙的声音冷厉极了。
张文佑不置可否,他继续说道:“当时洪水还没有停息,后面连续半月的暴雨加上正山沟的堤坝没了,洪水再一次的冲刷正山沟,待整个凌阳天气都放晴后,正山沟的村庄已被山石还有河沙泥泞给掩盖。”
“这期间我们的人也在安全的境地中寻找正山沟活着的人。”张文佑说到这句话的时候,视线落在宋钦玉的脸上:“长公主可不要以为我们的人是想解救正山沟活着的人,我们只是怕正山沟的人活着前往别处,把沧州官员漠不关己的态度宣扬出去。”
“正山沟的百姓以及堤坝一事,已经能让整个沧州的官员乌纱帽不保,但朝廷私吞朝廷的官银就是株连九族之事,所以宋钦玉怕因着堤坝一事牵连出更多的事情,就想把正山沟的事情掩盖下来。”
张文佑看着宋钦玉破败以及扭曲的脸,心里无比的痛快,要死也要一起死,哪有单单牺牲他的道理?
“想要把事情彻底掩盖,那就必须得从正山沟活着的百姓下手,宋钦玉一边暗中搜寻正山沟活着的百姓,一边在凌阳城中做出一副好官的样子,让凌阳城的百姓看到宋钦玉是个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父母官,当然了,凌阳城的这群无知百姓也相信了。”
“宋钦玉对外界透漏浒台街的百姓就是正山沟的百姓,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宋钦玉痛心疾首,把活着的百姓安顿在裴晟的眼皮下。”
“当然了,在浒台街的百姓究竟是不是正山沟的百姓,那就只有宋钦玉与他的人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