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隐世村长,满朝文武为我打工 > 第一百零七章 这是我的老弟子!

第一百零七章 这是我的老弟子!

这肉麻地话,直接让秦牧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我当你老师,我图什么?

图你年纪大,长得丑?

还是图你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你胡子比我头发都长,年纪比我爹还大,你跪下喊我老师,亏心不亏心?”

“学生身份现在虽然卑微,但日后一定勤勉上进,努力实现老师的抱负!”

“我有什么抱负?”

“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佳人环绕,子孙满堂......”

秦牧一愣,这老小子倒是挺懂他的,“不要你我也能实现。”

“有学生当牛做马,老师就不用这么累了。”刘力行嗷嗷哭,也不知道是假伤心,还是真难过,看起来就像是被主人丢弃的老狗,“学生是年纪大了,可年纪大了知冷暖,会疼人!

求老师给我一次机会!”

他脑袋咣咣凿地,听得秦牧牙都酸了,生怕他磕死在这里,浪费自己前期投入的资源。

“你别磕了,也别嚎了。“秦牧抽出脚,坐在了石凳上,看着灰头土脸的刘力行,说道:“想当我学生的人多了去了,要么天赋异禀,要么家世显赫,像你这么差的,还是头一个。”

他倒没撒谎。

徐老爷子几个儿子,都跪着求他想拜他为师,秦牧到现在都没答应。

勉强收了他两个嫡孙当学生,还是个记名学生。

他现在又是墨家钜子,一个流派的掌门人,虽说墨家没落,却也不是刘力行能随便巴结的。

不过,秦牧主张的是有教无类,并不在意对方是谁。

但是无论什么时代,老师都不是那么好当的。

刘力行听到这话,就更渴望当秦牧的学生,他就知道秦牧肯定还有比琼国公还硬的人脉。

“念在咱们相识多年,你还算诚恳的份上,姑且收你当个记名学生。”秦牧道。

刘力行大喜,“多谢老师。”

秦牧越是这样,他就越是激动。

哪怕只是个记名学生,也够了,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天赋,家境都很差,当秦牧的弟子,纯粹是占便宜。

“先别高兴这么早,你还没有真正得到我的认可,所以出门在外,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学生。

你说出半个字来,我若知晓,不管你那时是什么身份,哪怕你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仆射,我也能让你万劫不得翻身!”秦牧淡淡道。

“学生明白,能当老师记名学生,是学生三生有幸,日后出门在外,定当三省吾身。”刘力行很是严肃的说道,随即向秦牧行了三叩九拜的拜师大礼。

秦牧也没有躲闪,而是欣然受了下来。

他打了个手势,二牛懂事的将一杯茶递给了刘力行,刘力行端着茶递给秦牧,“老师,请喝茶。”

秦牧喝了茶,说道:“以后出门在外就直接唤我名字,我唤你官职。”

“学生不敢。”刘力行摇头晃脑道:“我就喊您先生,如何?”

“随你。”秦牧也不在意,收下刘力行,倒也没什么,他的确认识不少人,但总归是没有自己人用起来顺手。

刘力行是老了点,丑了点,但胜在听话,也懂事,值得栽培一番。

此时,他连升六级,再加上秦达的关系,已然入了皇帝的眼,假以时日,进入六部也不是问题。

秦家村,需要更多的庇佑。

“我记得长安县县令是杨氏的人,他被罢免了?”秦牧问。

“是,前些日子京师闹出流民杀人的丑事,长安县令被罢免,要不然,也轮不到学生。”刘力行如实回道。

“那你走了,谁接替你的位置?”

“学生正要和老师说这件事。”刘力行走到秦牧身后,很是狗腿的给他敲肩,从‘兄弟’到师生的转变非常丝滑,“陛下下了一道圣旨,提拔了学生,还给了一道密旨。”

“什么密旨?”

“老师请过目。”刘力行将密旨递了过去。

秦牧似笑非笑的道:“泄露密旨,杀头的罪过,你也敢?”

“我给老师看不算泄旨。”刘力行道。

秦牧点了点头,接过密旨看了起来,密旨不长,就几句话夸赞刘力行的话,末了还让刘力行举荐一个适合担任渭南县县令的人。

“那你什么意思?”

“学生走马上任,之前那些人,只能挑选几个机灵的,剩下的都带不走。

县里也没几个值得培养的,那几个县尉也都是小家族的人,心思很重,不可能跟老师一条心。”

刘力行分析了一番:“所以,最好由老师指定人选。”

秦牧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我有人选了。”

“谁?”

秦牧道:“我学生,你一个师兄。”

说着,又加了句,“也是记名的。”

刘力行点点头,“老师方便说一说师兄的情况吗,我好写举荐信。”

“我把他叫来,你自己问。”秦牧对二牛道:“你去把子陵叫来,顺便把徐老爷子也请过来吃饭。”

二牛点点头,飞快离开。

不多时,明斋先生带着嫡长孙徐子陵过来,“逸云,我又来蹭饭了!”

秦牧也是急忙起身迎接,“徐老爷子!”

刘力行也是急忙跟了上去,他也没少来秦家村,可这个老者,却是第一次见,见秦牧如此尊重他,想来这个老者来头不小。

“学生见过老师。”徐子陵恭敬作揖道。

秦牧点点头,“最近可有所收获?”

徐子陵一脸惭愧的说道:“学生愚钝,依旧毫无所获。”

秦牧摆摆手,“别心急,慢慢来!”

明斋先生看着刘力行,“逸云,不介绍一下你身边这位朋友?”

“哦,他叫刘力行,我新收的记名老学生,现任渭南县县令,马上就要去长安县当县令了!”秦牧介绍道。

“原来是刘父母......”明斋先生笑着拱手。

“老先生,不敢当!”刘力行吓了一跳,急忙摆手,“唤我名字就行了。”

“这位老先生,是明斋先生,是我忘年交,这是他的长孙徐子陵,我收的第一个记名弟子,你认识认识。”秦牧说道。

“哦,原来是明斋先生。”刘力行点点头,起初还没反应过来,可紧跟着,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浑身一震,咽了口唾沫,艰难的转过身子看着秦牧,“老,老师,您说的明斋先生,不会是传说中那个明斋先生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