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神都锦绣 > 第九十一章 教书先生

第九十一章 教书先生

差不多天快亮的时候,谢岩终于忙好了手中的事,走出房门,却意外的看到所有人都站在那里。

“你们这是?”谢岩诧异地问。

王三狗上前道:“弟兄们都想问校尉,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家人全部迁往乡里?”

谢岩一愣,完全没想到他们会提出如此要求,不禁道:“乡里现在可是什么也没有啊,先不说能不能来,来了后,怕是住的地儿都没有啊。”

老张头道:“没房子可以咱自己盖,只要校尉说行,老夫马上让人给家里带信去。”

“等会,我说老张头,你啥时候有家了?”谢岩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老夫说的是家里的两个兄弟,可不都成家有娃了嘛。”老张头实话实说。

谢岩问:“好好的,为什么这么做?”

老张头道:“为了支持校尉办学啊,要是学堂办了,没人上哪成,咱兄弟家里,男娃子有四个呢。”

谢岩听得是哭笑不得,但是他也明白,老张头他们也是一番好意,只能说道:“乡里办的可是皇家学堂,怎么可能没人愿意?我现在愁的不是学生,而是教书先生啊。”

老张头他们听后,不禁面面相觑,搞了半天是自己等人想岔了。

谢岩看了众人一眼,道:“不过呢,全家迁过来,实在是很难,朝廷那一关不好过,倒是孩子们进学没问题,算是给自己人提供一下便利,完全没有关系。”

既然孩子们进学的事有着落,那其它也就不是问题了,王三狗他们自然放下心来。

“校尉,我们何时启程?”韩跃问道。

谢岩看了一眼东方微微发白的天空,道:“天一亮,我们就离开‘长安’,大家快些去准备一下吧,都是一宿没睡,只能路上休息了。”

偶尔一夜不眠,对王三狗他们这样的人来说,根本就不算事,他们按照谢岩吩咐,全都准备去了,看样子,他们对“长安”是一点也不留恋。

同来时一样,差不多用去四天时间,谢岩一行回到了“卫岗乡”的临时官衙里。

很奇怪,许爰和杨登他们一个人都不在,“驿站”里只有几个原先的驿丁留守。

询问之后,谢岩得知,自己看中的那个山丘上,果然发现了水源,许爰亲自带人证实去了,而杨登则带人去各处工地查看进度。

既然大伙都在忙,谢岩也就不想闲着了,回到自己房间里,将在路上构思好的“招聘先生”的告示写下来,再命韩跃携带告示去“洛阳”找罗汉易,让他将这份告示贴满全城。

“卫岗乡”又出新花样了!

一份“皇家卫岗学堂招聘书”,于一日之间,贴满了“洛阳”的大街小巷。

内容不多,主要就是告诉“洛阳”的读书人,“皇家卫岗学堂”需要招聘十名教书先生,只要面试合格,一经聘用,月十贯钱起步,包食宿。

条件不可谓不优厚,然而,几天过去后,竟然连一个报名的人也没有。

谢岩大惑不解,只能亲自前往“洛阳”,去找高长史,问问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高长史告诉谢岩:“读书人的事,很难用钱解决,他们这些人,重名胜过重利。”

谢岩感觉有些头大了,如果用钱搞不定,他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法子了。

高长史见他一筹莫展的样子,只好主动支招地说道:“他们重名轻利,谢县男不妨就在这个‘名’字之上,多想想办法,老夫相信,以谢县男之聪明,不难想出法子来。”

谢岩走了,他决定去找冯宝,商量一下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满足读书人“重名”的办法。

冯宝是越来越清闲了,那砖瓦窑已经全部弄好,试生产也没出问题,他又恢复了往日悠哉悠哉四处闲逛的生活。

虽然说码头的建设还在进行中,可这个时代的码头,功能单一,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交给常远的施工队就行了。所以,他人并不在工地上,而是去了“宝庄”。

谢岩不知道冯宝去了“宝庄”的事,他在工地上扑了个空以后,没兴趣再去其它地方了,于是让韩跃去给冯宝送了一封口信,自己便带上回到“驿站”。

一整天下来,几乎什么收获也没有,谢岩很是有些郁闷。心情这种东西是可以传染的,不知道为何,许爰发现,“驿站”里面的人似乎都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她直接去找谢岩,问:“警官,今天去了‘洛阳’,可有收获?”

谢岩道:“也不能说没有收获。”随后将高长史的意思叙述了一下……

许爰静静听完后,道:“我以为,此事不难。”

谢岩问道:“许兄弟请说,应当如何?”

“我记得,冯校尉去年于‘上元节’时,曾留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佳句传颂,可谓名噪一时。警官不妨借鉴此法,办一场诗会,或者类似之事,当可聚读书人于一堂,延请先生一事,自不会太难了。”许爰直接说了出来。

谢岩寻思了一下,虽然不觉这个法子有多好,但是也是一个方法,他问道:“举办类似的事不难,可是读书人去哪里请?又以谁的名义请呢?”

许爰问言一滞,她也不晓得如何处理,想上片刻后,道:“我看不如问问冯校尉吧,他一向主意多,兴许他有什么好办法。”

谢岩道:“已经让人去请他了,应该明天就可以到,其实我觉得,你的主意很不错,主要就是一个找谁去请的问题,若以官府的名义,乡里现在什么也没有,又不能借用‘洛阳留守府’的名义,所以才是一件难事。”

既然谁也想不出办法来,那还不如各自回屋睡觉了。

一夜过去,谢岩很早就起来了,跟往常一样,先清理好个人卫生,再去食堂吃早饭。刚刚走进食堂,却发现许多人都在望着他,好像有等他的意思。

“大家怎么不吃饭?都看着我做什么?”谢岩对着众人道。

“驿站”里唯一不是“卫岗乡”胥吏的霍驿丞,主动走到谢岩面前,问:“谢县男,老夫听说,原‘武平堡’军卒的子侄,都可以到乡里来进学,不知道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老霍,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事?”谢岩反问了一句。

“那如果不是‘武平堡’军卒呢?”霍驿丞问。

谢岩能纳闷的看了他一眼,道:“老霍,要是你家也有子侄要进学的话,也可以啊,干嘛这么认真地问我?”

“那我们的子侄呢?”有个原来的驿丁,突然大声问道。

谢岩看到了许多双期盼的眼神,他终于知道大家为什么在等他了。

“诸位”谢岩对着所有人道:“这件事情,是我疏漏了,我忘了告诉大家,凡是在乡里办事的人,不管是官员还是胥吏,都可以安排自家的子侄进学,只不过啊,学堂还需要时间建设,最关键的是教书先生,现在也还没有着落,所以,学堂正式开学,至少得到年后,不过大家放心,我保证,每个人的子侄都可以进学,而且费用也在大家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啪啪……”霍驿丞突然鼓起了掌,紧跟着,更多的掌声响了起来。

霍驿丞大声道:“谢县男,就冲你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份上,我老霍从现在起,也算乡里的一份子,以后有事尽管吩咐。”

谢岩那个“汗”啊,学堂影子还没有,只是一句话,就得到了如此多的拥护,他真心觉得,办学这事,自己是做对了,可是一想起教书先生的事,他又不禁有些泄气,学生越多,相应的先生需要也越多,然先生的事才是头等大事。

谢岩粗略估算一下,乡里的孩子,老兵的子侄以及胥吏们的子侄,来进学的人不会少于三百,如此一来,教书先生得按最少十五人算,人数实在是多了些。

当谢岩把这些数字告诉冯宝的时候,他也吓了一跳,坐在椅子上冥思苦想,从哪里才能找到这么多教书先生?

谢岩将许爰的主意说了一下后,冯宝道:“办法不错,可是找不到德高望重的人出面操办,要是像青楼那种弄法,人气没有问题。可是参加的人,估计你也不会要。”

“可是总得想个法子呀?不解决教书先生的事儿,学堂没法子开学啊。”谢岩说道。

冯宝道:“依我看,人咱们一时半会儿找不着,但我们可以抛砖引玉啊。”

“何为抛砖引玉?”谢岩问。

冯宝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回头说“石子,你和韩跃去门口守着,不要让人进来。”

等石子与韩跃出去后,冯宝这才对谢岩道:“唐人不是很喜欢诗吗,我们就找个机会‘与诗会友’,然后,用诗文折服他们,就不相信搞不定。”

谢岩问:“你说的机会是指什么呢?”

冯宝道:“我还没想好,不过,机会从来都是人创造的,你要是觉得这个方法可行,我们就想想看,怎样创造出一个机会来。”

谢岩仔细想了一下,觉得要是不想点歪招,还真就没有什么其他好办法,于是点首道:“就按你说的办,没机会也得找个机会出来。”

冯宝很了解谢岩,一般来说,当他以肯定的语气说一件事的时候,通常都是自己已经有了主意,因此,他开口问道:“你想出办法了?”

谢岩脸上露出一抹奇异的笑容,跟着说道:“办法有现成的,但不是我想出来的,那也是文人们自己整出来的。”

“文人们整出来的?”冯宝思索半天也没想出个名堂来,就说:“你干脆说出来得了,省的我动脑筋去猜。”

谢岩道:“我的家乡有条河,极富盛名。”

“你说的是‘秦淮河’!”冯宝刚刚说完这句话,眼睛一亮,马上道:“你说的是大明文人们搞出来的那套‘斗艳文会’?”

“正是!”谢岩道:“读书人自古喜好风流事,咱们就办一个‘诗酒风流花会’,时间定在十二月初一,我估计,官衙到时候也应该建成了,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冯宝道:“好极了,就这么办,我们办出一个大唐从没有过的盛会,震住这群土包子,相信招人这事儿,也应该不难了。”

“没错,我也是如此想的!”谢岩说完,与冯宝相视一笑,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有着默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