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买牛肉
林美娟答应后,不等女儿说话,又继续说:“你明天不用急着回来,多在镇上逛逛,现在平平和安安也大了些,能稍微松开手了,你要是想看电影的话,也可以在镇上看完电影再回来,反正是自家的自行车,不用赶牛车,晚点再回来也行。”林美娟体贴的说。
虽然林美娟知道有了孩子的媳妇大都是这样过的,但她还是心疼女儿嫁人之后没有之前那样自由了,她现在完全被平平和安安这两个孩子绊住了脚,已经很少出门了,女儿以前是多么喜欢出去玩的一个人啊,但她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就很少去镇上了,就算每次去了镇上,也是来去匆匆,县城更是再没去过。
苏玲听懂了她娘的潜台词,知道她娘是在心疼她,苏玲感动的看着她娘说:“好啊,等明天早上我买完牛肉,我到时候中午一定要去国营饭店吃一顿,还要去趟电影院看场电影,要好好的在镇上玩玩。”
她娘不说不知道,她娘说了之后苏玲一回忆发现自从怀了孕之后,自己明显没有结婚前那样潇洒了,像看电影这种事情更是没有过了,两个孩子像栓根绳子一样拴在了她身上,让她大多数时间只能围着两个孩子转,就算偶尔去一趟镇上办事,也会因为牵挂家里的两个孩子,很快就赶回来了,根本没心情玩。
林美娟走后,苏玲又去找了一趟王晓燕,想要劝说刚出月子的王晓燕跟她一起去镇上。
王晓燕对去镇上买牛肉完全不感兴趣,她跟林美娟的想法一样也觉得买这个不实惠,但架不住苏玲的一再撒娇,再加上去镇上也不单单只是买牛肉,还可以去镇上逛逛散散心。
最后王晓燕动心了,虽然她并不是特别喜欢出门的人,但是坐了这一个月的月子,每天被困在一个密闭的屋子里面什么都干不了的日子,也让她憋坏了,再加上之前孕期的时候因为怀孕不敢出门,王晓燕已经好长时间没去镇上逛过了,就算她不想买牛肉,也可以去镇上逛逛。
王晓燕被苏玲磨的答应之后苏玲欢呼一声说:“那就这样说定了,晓燕姐,明天我过来找你。”
话音刚落苏玲想起一个重要的事情,问道,“小燕姐,你会骑自行车吗?”
王晓燕不理解苏玲为什么问这个,她实话实说:“会啊,怎么了?”
“那太好了,明天我们两个骑自行车去镇上。”苏玲本来犹豫两人明天是骑自行车还是坐牛车的,毕竟如果要是王晓燕不会骑自行车,那来回就只能靠她自己一个人骑着,还得带着一个人,这工作量想想都累,但既然王晓燕会骑自行车,那就没问题了,可以两个人轮着骑。
说服王晓燕之后苏玲才回到家,等叶城下工之后,苏玲跟叶城说了这件事情,一向疼爱媳妇的叶城也当然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娘说的对,媳妇你不用急着回来,可以在镇上多逛逛,只不过你们两个女的还是不太安全,最好在太阳落山之前到家才行。”
“你这说的也太夸张了吧,我们两个怎么可能会逛到那个时候?下午我们俩在镇上待会就回来。明天中午我肯定回不来了,唉,要不然明天中午你去我爹娘家吃吧。”
“不用,我自己随便做点吃的就行。”没有媳妇陪着,叶城觉得自己一个人去也尴尬,还不如自己在家弄点吃。
叶城的厨艺不错,苏玲也放心,看他不愿意,苏玲也没勉强他。
当天夜里,可能是太兴奋了,苏玲做了一个跟牛有关的梦,她梦到自己成了一名西班牙斗牛士,她拿着一块红色的斗篷去戏耍公牛,结果一不小心差一点被牛角抵到,就在这时,苏玲醒了过来。
苏玲醒来时天刚蒙蒙亮,叶城还没有醒,屋里也一片寂静,苏玲只能模模糊糊的看见屋里的一切,苏玲坐起来看着窗户发了一会呆,其实窗外也没什么好看的,虽然现在屋外比屋里稍微亮那么一些,但是亮的也不多,大晚上的也看不到什么景致,看现在天色还早,于是她看了一会儿后打了个哈欠又躺下继续睡觉了。
这一次苏玲没再做梦,她直接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苏玲睡醒之后,本来已经快要忘记这个梦了,但她在洗漱时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想起了这个梦,她好奇的跟叶城说起了自己的这个梦,让他帮忙解梦:“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因为媳妇你太期待吃牛肉了。”
“也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肯定是因为我太想吃牛肉了,所以才做了这么奇怪的梦。”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就是警告苏玲不要去镇上买牛肉了,否则会倒霉,毕竟这个梦也算不着什么好梦,但苏玲是绝对不会往这方面想的,想都不要想,这个牛肉她今天是一定要买的 。
吃过早饭之后,叶城去上工了,苏玲刚想把双胞胎送去娘家,就见到王晓燕居然到了。
“小燕姐,你怎么来的这么早?而且咱们不是说好了,我去找你吗?”
王晓燕当然不能说她婆婆听说她要跟苏玲去镇上玩,非常高兴,所以刚一天亮就把小月牙给抢走了,弄得没事干的王晓燕只能提前过来了,她找了个借口说:“你不是想要牛肉吗?去晚了,人家卖完了怎么办?”
“除了我还会有那个冤大头要那么多的牛肉?大家顶多割一点尝尝,一头牛重着呢,而且我娘昨天跟菊花婶通过气了,她女儿会特意留一些好的牛肉。”
“你说的菊花婶,她女儿是在副食品店工作吗?”
“是啊,小燕姐,你不知道吗?”
王晓燕敷衍的说:“听说过,刚没想起来。”
苏玲单独给王晓燕解释道,“菊花婶她女儿跟我姐是同一年生的,她们两个还是初中同学呢,她俩关系很好,之前她经常来我们家找我姐。”
“就像你跟苏宁的关系。”
“是啊,差不多,就是她们两个现在各自结婚了,离得远,联络的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