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天厨食记 > 第15章 御膳房惊变,真相初现

第15章 御膳房惊变,真相初现

\砰!\

一声巨响打破了御膳房的宁静。

\太医!快传太医!\匆忙的脚步声在宫廷长廊上回荡。

苏青柠正在给一位将军换药,听到宫女的呼喊声,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

\玉竹,你继续。\她快速交代,\记住,伤口要......\

\我知道,师父放心去吧。\李玉竹接过药碗。

御膳房内一片混乱。

几名御厨倒在地上,面色发青,痛苦地抽搐着。他们面前的案板上,散落着未完成的点心。

\怎么回事?\苏青柠快步走近。

\回大人,\一个小太监颤声道,\他们是在试新研制的点心时突然倒下的......\

苏青柠蹲下身,给几位御厨把脉。脉象紊乱,气息微弱。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症状......与前几日军营中毒的将士们极为相似。

\金蝉蛊......\她心中一沉。

\苏大夫!\王太医匆匆赶来,\情况如何?\

\中毒,\苏青柠低声道,\和上次一样的毒。\

王太医脸色大变:\这......这不可能!赵员外他......\

\嘘!\苏青柠示意他噤声,\先救人。\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总管快步走来:\陛下驾到!\

众人慌忙跪地行礼。

年轻的皇帝阴沉着脸走进御膳房,身后跟着脸色凝重的太后。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帝的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火,\御膳房也能出这种事?!\

\回陛下,\王太医战战兢兢道,\御厨们似乎是在试新点心时中毒......\

\中毒?\皇帝冷笑,\御膳房戒备森严,日日检查,怎么会有毒?\

这时,太后开口了:\陛下息怒。苏大夫,你来说说看。\

苏青柠抬头,正对上太后深邃的目光。她知道,这是一个考验。

\回陛下,\她沉声道,\这毒和前几日军营中出现的是同一种。\

\什么?!\皇帝脸色大变。

\而且......\苏青柠继续道,\从症状来看,投毒的时间应该在一个时辰之内。\

\一个时辰......\太后若有所思,\正好是换班交接的时候。\

御膳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内鬼。御膳房有内鬼。

\来人!\皇帝怒喝,\把这一个时辰内所有进出御膳房的人都抓起来!\

\且慢!\太后突然说,\苏大夫,你有办法救他们吗?\

\回太后,臣女还留着些许解药。但......\

\但什么?\

\但恐怕不够。\苏青柠看着地上痛苦的御厨们,\而且,制作新的解药需要时间。\

\那就快去准备!\皇帝命令道。

\等等,\太后又开口,\苏大夫,你且仔细看看这些点心。\

苏青柠走向案板。散落的点心看起来很普通,但仔细观察,能发现一丝异常:

\这些面点的颜色......\她皱眉,\似乎比寻常的要深一些。\

\哦?\太后示意她继续。

\而且......\苏青柠捡起一块,细细查看,\面团里似乎掺了什么粉末。\

\什么粉末?\

\看颜色和质地......\苏青柠眯起眼睛,\应该是某种药材研磨的粉。而且......\

她突然停住了。

\说下去。\太后命令道。

\而且,\苏青柠深吸一口气,\这种药材,应该来自西南。\

\西南?\皇帝眉头紧锁,\你是说......\

\陛下容禀,\苏青柠说道,\这粉末的气味和质地,与金蝉蛊的载体药粉极其相似。但有一点很奇怪......\

\什么奇怪?\太后问。

\金蝉蛊本应该有特殊的腥味,但这些粉末却带着一丝甜香。\苏青柠指着案板,\就像是被什么掩盖了一样。\

\掩盖?\太后眯起眼睛,\你是说,有人刻意改变了毒药的特征?\

\正是。\苏青柠点头,\而且,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必定精通药理。\

话音刚落,御膳房内的气氛更加凝重了。

\来人!\皇帝厉声道,\去把御膳房的掌事宫女何清雪带来!\

\回陛下......\一个小太监战战兢兢地说,\何掌事今早告病,没有来当值......\

\什么?!\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大事不好!\一个侍卫冲进来,\何清雪......何掌事被发现死在自己房中!\

御膳房内一片哗然。

\死了?\皇帝脸色铁青,\怎么死的?\

\回陛下,是......是服毒自尽......\

太后却突然看向苏青柠:\你怎么看?\

苏青柠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若是在下没猜错,何掌事的死因应该不是服毒。\

\哦?何以见得?\

\因为......\苏青柠正要解释,突然一个御厨发出一声惨叫,整个人剧烈抽搐起来。

\不好!发作了!\王太医惊呼。

苏青柠立刻上前查看。只见那御厨口吐白沫,眼中闪烁着诡异的金光。

\快!把解药......\她话未说完,其他御厨也相继发作。

事态突然急转直下。

\玉竹!\苏青柠突然高声喊道,\去太医院把我书架上标着'金雀'的药匣拿来!快!\

李玉竹应声而去。

\王太医,\苏青柠快速吩咐,\准备艾灸,刺血位置在......\

她飞快地说了几个穴位。王太医立刻明白,开始准备工具。

\陛下请退后,\苏青柠转向皇帝,\这毒发作时可能会有喷溅。\

太后拉着皇帝后退几步,目光却一直紧盯着苏青柠的动作。

\来人!把他们摁住!\苏青柠指挥侍卫,\千万别让他们咬到舌头!\

几个御厨痛苦地挣扎着,眼中的金光越来越盛。苏青柠知道,情况比她想象的更糟。

\这毒......\她一边施针一边自语,\比上次的更烈。\

就在这时,一个御厨突然暴起,一把抓住了给他施针的王太医。

\不好!\

王太医惊叫一声,手臂上立刻出现了几道血痕。那御厨的指甲不知何时变得锋利如刀。

\拦住他!\苏青柠喊道。

但已经晚了。其他御厨也相继暴起,眼中的金光大盛,行为变得异常狂暴。

\这是......\太后似乎想到什么,脸色大变。

\金蝉噬心!\苏青柠咬牙,\他们中的不只是普通蛊毒,还加了狂暴之毒!\

\该死!\王太医捂着手臂,\这下可如何是好......\

\都退出去!\苏青柠突然喊道,\快!\

但御厨们已经完全失去理智,开始疯狂攻击周围的人。有两个侍卫被抓伤,立刻也开始出现症状。

\陛下快走!\太监总管慌忙要护送皇帝离开。

\等等!\苏青柠突然从袖中掏出一个小瓶,\太后,借玉佩一用!\

太后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迅速取下玉佩扔给她。

苏青柠接住玉佩,快速在地上画了个圈。随后打开小瓶,将里面的粉末洒在圈内。

\所有人,退到圈外!\

玉佩画出的圈散发出淡淡的光芒,而粉末接触到这光芒后,立即化作一缕缕青烟。

\咳咳......\有人被呛到了。

\别出声!\苏青柠厉声道,\都屏住呼吸!\

那些发狂的御厨闻到青烟,动作渐渐迟缓下来。他们的眼中金光开始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茫然。

就在这时,李玉竹抱着药匣冲了进来。

\师父!\

\快!\苏青柠接过药匣,迅速取出几包药粉,\王太医,艾灸准备好了吗?\

\好......好了......\王太医忍着手臂的疼痛说道。

\玉竹,你来!\苏青柠指挥,\按我说的穴位施针,然后马上艾灸!\

李玉竹立刻上前,熟练地将银针刺入昏迷御厨的穴位。

\百会、风池、太阳......\苏青柠一边指点一边调配药粉,\记住,一定要快!毒气会顺着经脉流动!\

整个御膳房内,只听见银针入肉的轻响和艾灸的滋滋声。

太后在一旁看着这一切,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终于,最后一个御厨也安静下来。苏青柠松了口气,却突然察觉到什么,猛地转身。

\小心!\

她一把推开正要起身的王太医。就见一道寒光闪过,一把藏在案板下的匕首擦着王太医的衣襟飞过。

匕首深深插入墙壁,刀柄还在微微颤动。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这......\王太医脸色惨白,\这是......\

苏青柠走过去,仔细查看那匕首。刀身乌黑,刃口处泛着诡异的青色。

\淬了毒,\她皱眉,\而且......\

她看向太后:\这毒,和二十年前的那次,一模一样。\

太后的脸色瞬间变了。

\二十年前......\皇帝疑惑地看向太后,\母后,这是......\

\陛下!\太监总管突然打断,\御医署那边来报,何掌事的尸体......\

\怎么了?\

\尸体不见了!\

御膳房内再次一片哗然。

\够了!\太后突然厉声道,\都退下!朕要和苏大夫单独谈谈。\

\母后......\

\陛下也请回吧,\太后看向皇帝,\这些陈年旧事,不是现在该知道的。\

等所有人都退下后,御膳房内只剩下太后和苏青柠。

\说吧,\太后看着她,\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怀疑的?\

\从看到第一个军营中毒的将士开始。\苏青柠平静地说,\那种金光,和二十年前流传的'金蝉舞'一模一样。\

\金蝉舞......\太后眼中闪过一丝痛楚,\没想到这个名字,竟然又听到了。\

\当年在云南边境,就是这种毒害死了三千将士。而今天......\苏青柠指着那把匕首,\用的是同一种配方。\

\你怎么会知道这些?\

\因为......\苏青柠深吸一口气,\当年在边境行医的,是家师。\

太后的眼神突然变得犀利:\所以你的身份......\

\家师临终前将解毒之法传给我,同时也告诉了我一些事。\苏青柠直视太后,\比如,当年那场瘟疫并非意外,而是有人刻意为之。\

\你可知道这些话意味着什么?\

\知道。\苏青柠点头,\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在追查真相。直到最近,才终于找到了一些线索。\

\什么线索?\

\赵员外的身份,\苏青柠说,\他不仅是金国的细作,更是当年'金蝉门'的余孽。\

\你说什么?!\太后脸色大变,\金蝉门......那个蛊毒组织?\

\正是。而且......\苏青柠看了眼地上昏迷的御厨,\他们显然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强了。\

太后沉默了许久,才缓缓说道:\你可知道,二十年前那场瘟疫之后发生了什么?\

\知道一些。\苏青柠说,\边境三千将士死后,朝廷派兵围剿金蝉门,最后在一场大火中,金蝉门据说覆灭了。\

\据说......\太后冷笑,\那场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等火熄了,我们进去时,只找到了一些残破的典籍和器具。\

\人都不见了?\

\对,一个活人都没有。\太后眼神变得深邃,\但最诡异的是,我们在火场中心,发现了一块玉佩。\

苏青柠心中一动:\就是刚才那块?\

\不错。\太后点头,\这玉佩据说有避毒之效。而且......\

她顿了顿:\而且上面刻着一个字——'医'。\

苏青柠握紧了拳头。这个字,她在家师的遗物中见过。

\你猜后来怎样?\太后继续道,\等我们想要深入调查时,朝中突然发生巨变。先是几位重臣离奇死亡,后是边境告急......\

\所以调查就此中止了。\

\不,\太后摇头,\不是中止,而是被迫改变了方向。因为我们发现,金蝉门背后,似乎还有更大的秘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动。

\太后娘娘!\王太医在外急切地喊道,\不好了!刚才中毒的侍卫......\

\怎么了?\

\他们......他们都死了!而且......\王太医的声音带着颤抖,\他们的尸体上,出现了金色的蝉形图案!\

太后和苏青柠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看来,\太后沉声道,\他们终于要开始行动了。\

\您是说......\

\没错。\太后站起身,\这二十年,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真正的杀机,现在才要显露。\

\蝉形图案......\苏青柠眯起眼睛,\这是他们的标记。\

\不,\太后神色凝重,\这不仅是标记,更是宣战。\

她从袖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笺:\二十年前,金蝉门覆灭前留下的最后一封信。\

苏青柠接过信笺,只见上面写着:

\金蝉蛰伏二十载,

听雷一响现天机。

待到群蝉齐鸣日,

便是王朝倾覆时。\

\这......\苏青柠倒吸一口冷气,\他们是在......\

\没错,\太后打断她,\他们一直在等待时机。而现在,他们终于要行动了。\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紧急的脚步声。

\太后娘娘!\一个侍卫跪地禀报,\刚刚在城南发现了何掌事的尸体,但......\

\但什么?\

\但尸体已经......\侍卫咽了咽口水,\已经变成了一具金蝉!\

\什么?!\

苏青柠心中一震:\难道是......\

\金蝉涅盘。\太后接过话头,\这是他们最后的手段。\

\什么意思?\

\传说金蝉门有一种秘法,\太后压低声音,\能让死者化为金蝉,寄生在别人体内。一旦时机成熟......\

她没有说完,但苏青柠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可怕。

\所以御膳房的这些人......\

\对,他们可能都已经......\太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都已经被寄生了。\

御膳房内一片死寂。地上昏迷的御厨们看起来人事不省,但谁知道他们体内是否已经......\

\现在怎么办?\苏青柠问。

\先下一道密旨,\太后沉声道,\从即日起,整个皇宫戒严。所有人,都要重新检查。\

\那这些御厨......\

\先关押起来。\太后看着地上的人,\等你研制出解药再说。\

就在这时,一阵诡异的蝉鸣声从远处传来。

这声音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仿佛是某种信号。

太后和苏青柠同时看向窗外。夜色中,似乎有无数金色的光点在闪烁。

\开始了......\太后轻声说。

\来人!\太后提高声音,\马上去查,城中可有异常!\

\是!\

侍卫刚要离开,突然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不好了!各处城门......各处城门都出现了金色的蝉影!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城中多处已经有人发狂,眼中都闪着金光!\

苏青柠的心猛地一沉。果然,这些天的蛊毒事件,不过是一个开始。真正的灾难,现在才要来临。

\传令下去,\太后的声音异常冰冷,\立即关闭城门,任何人不得进出。另外......\

她转向苏青柠:\你立刻回太医院,带上所有可能用到的药材。记住,从现在开始,你要寸步不离地守在我身边。\

\是。\苏青柠应声,却问道:\太后可是想到了什么?\

\二十年前的那场大火......\太后望着窗外,\不仅仅是为了围剿金蝉门。当时朝中也有一个秘密,关系到整个大宋的命运。而这个秘密......\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苏青柠:\或许和你的师父有关。\

远处,蝉鸣声越来越密集。那些金色的光点也越来越多,仿佛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

\去吧,\太后说,\记住,时间不多了。\

苏青柠快步离开御膳房,迎面正撞上匆匆赶来的李玉竹。

\师父!城中......\

\我知道。\苏青柠打断她,\你立刻去准备一个清单上的东西。另外......\

她压低声音:\去我床头的暗格里,取出那个红色的锦囊。\

\是那个......\李玉竹脸色一变,\家师临终前留下的?\

\对。\苏青柠点头,\看来,我们终于要知道他当年留下这个锦囊的真正原因了。\

京城的夜空下,金色的光点越来越多。蝉鸣声此起彼伏,仿佛某种不祥的预兆。

一场惊天的阴谋,正在这个夜晚悄然展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