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天厨食记 > 第64章 桃源食府,别样人生

第64章 桃源食府,别样人生

春日的山谷中,一片桃林正值盛开时节。

李玉竹站在山腰处的一块平地上,看着眼前的景象:远处群山环抱,近处溪水潺潺,一片难得的风水宝地。

\就是这里了,\她转身对白蘅说,\这里将是我们桃源食府的所在。\

白蘅点头赞同:\确实是个好地方。背靠药王山,前有清溪,左边是一片药田,右边可以建药材晾晒场。最重要的是......\

她指向远处的山势:\你看这地形,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太极养生图'。\

确实,整个山谷的地势恰似一幅太极图:阴阳相济,五行俱全。难怪当初华佗祖师会选在这里建立第一个医馆。

\这里不仅要成为一个食肆,\李玉竹说,\更要成为一个传承医食同源的圣地。\

她展开图纸,上面详细绘制着整个桃源食府的规划:

主楼采用传统的飞檐斗拱,但在细节处别出心裁。每个房梁上都暗藏机关,可以根据季节调节通风;屋顶的琉璃瓦特制成可以调节阴阳的形状,既美观又实用。

\这些设计......\方若松惊叹,\处处都在为养生服务啊。\

李玉竹微笑:\医食同源,本就是一体的。\

工程很快开始。李玉竹请来了最好的工匠,其中不乏精通风水的大师。他们按照图纸,将这片桃源一点点变成理想中的模样。

一个月后,主体建筑已经初具规模。

走进庭院,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药香。李玉竹特意在庭院四周种植了各种药草,既可以净化空气,又能随时取用。

\这个设计很妙,\杨柳说,\客人一进来就能感受到药香的功效。\

庭院中央是一个八卦池,池水来自山涧,经过特殊的石块过滤,富含多种矿物质。池中养着各种食用鱼类,既能保持水质,又能随时为客人提供最新鲜的食材。

\你们看这个,\李玥宁指着池边的一排石凳,\每个座位都不一样。\

确实,这些看似普通的石凳,其实都暗合五行。有的适合阳盛之人,有的适合阴虚之人,让客人在休息的时候也能调理身体。

走进大堂,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每张桌椅的位置都经过精心设计,符合风水养生之道。

\最特别的是这个,\李玉竹指着天花板,\你们看......\

众人抬头,只见整个顶部都是用特制的玉石镶嵌而成,在阳光下散发出温润的光芒。

\这些玉石都是温玉,\李玉竹解释,\冬天可以保暖,夏天能降温,还能净化空气。\

厨房更是别具匠心。整个灶台按五行方位设计,不同的食材要在不同的位置处理。案板采用特制的银杏木,既能保持食材新鲜,又有杀菌效果。

\最重要的是这个,\李玉竹打开一个暗格,露出里面的机关,\这是根据'天机玉'的原理设计的调味系统。\

原来,整个厨房都暗藏玄机。不同的食材在不同的时辰,需要用不同的火候和调味。这套系统可以根据节气、时辰自动调整,确保每道菜都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神奇!\众人赞叹。

后院是一片宽阔的药园,种满了各式药材。李玉竹特意将相生相克的药材种在一起,让它们互相影响,产生最好的效果。

\这里以后就是我们培养弟子的地方,\李玉竹说,\让他们从种植药材开始,理解医食同源的道理。\

白蘅点头:\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桃源食府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绚丽的光芒。李玉竹站在二楼的露台上,看着这片即将焕发新生机的天地。

\想什么呢?\白蘅走过来问。

\在想华佗祖师当年的心情,\李玉竹说,\他创立'九煞大阵'的时候,大概也是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地方,让医道可以生生不息吧。\

\我们会做到的,\白蘅说,\这里不仅是一个食府,更是一个传承医道的圣地。\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一个年轻人骑马而来,手里还捧着一束野花。

\这是......\白蘅惊讶。

\第一个学徒,\李玉竹笑道,\他叫小枫,是个孤儿,从小就对医术和烹饪有兴趣。\

看着小枫急切的眼神,李玉竹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或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将一代代的心血和智慧,传递给怀着赤子之心的后来者。

夜幕降临,桃源食府的灯火次第亮起。

在这个春天的夜晚,一个新的传奇正在开始。而这个传奇,将会延续千百年,生生不息......

夜色渐深,桃源食府的后院药园里,一个身影正在忙碌。

\小枫,该休息了。\李玉竹端着一碗养生粥走来。

少年抬起头,满脸都是泥土:\师父,我想把这片铁皮石斛移到阳光更好的地方。\

李玉竹看着少年认真的样子,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她在石凳上坐下:\来,先把粥喝了,我教你个辨识药材的法门。\

药香四溢的粥里,飘着几片温润的枸杞,还有一些不常见的药材。

\说说看,能尝出里面有什么?\李玉竹问。

小枫仔细品味:\有...人参、枸杞、茯苓...还有一味说不上来的......\

\黄精,\李玉竹说,\这是'五参归元粥',适合在夜里劳作后食用。\

她指着药园深处的一片区域:\明天我们要在那里种一片黄精,你知道为什么选那个位置吗?\

小枫想了想:\因为那里靠近水源?\

\不只是这样,\李玉竹解释,\你看那片地的走向,是不是像一条游龙?\

月光下,那片区域的轮廓确实像一条蜿蜒的龙形。

\龙脉所在,地气充沛。黄精性温和,最适合在这样的地方生长。而且......\她指着旁边的几片药圃,\你再看周围的布局。\

小枫仔细观察,突然眼前一亮:\是'龙藏八卦'的格局!\

\没错,\李玉竹欣慰地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药材会比其他地方的效果更好。医食同源,讲究的就是这个'源'字。\

就在这时,白蘅从厨房走来:\新研制的'养生小点'出来了,要不要尝尝?\

三人来到厨房,只见案台上摆着几盘精致的点心,形态各异,香气诱人。

\这是'五行养生糕',\白蘅介绍,\每种颜色对应一种五行,里面加入了相应的药材。\

李玉竹拈起一块翠绿色的品尝:\嗯,绿豆薄荷味,清热明目。\

\最特别的是这个,\白蘅指着一块金黄色的糕点,\用了'太始圆珠'净化过的水调制,不仅养生,还能安神静气。\

小枫好奇地尝了一块:\好特别的味道,既有甜点的香甜,又有药材的功效。\

\这就是我们桃源食府要做的,\李玉竹说,\让美味与养生完美结合。\

厨房里飘着淡淡的药香,这是李玉竹特制的熏香,可以让厨师在烹饪时保持清醒头脑。

\对了,\白蘅突然想起什么,\明天'和合医署'的杨柳要来,说是带了几个对医食感兴趣的弟子。\

李玉竹点头:\好,正好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的'春分养生宴'。\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

\这么晚了,会是谁?\小枫好奇地往外看。

来人是方若松,他风尘仆仆地走进来:\师父,我找到了!\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古旧的竹筒:\这是当年华佗祖师留下的'食疗秘录',记载了许多失传的养生食方。\

李玉竹接过竹筒,小心地展开。纸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看出其中的精妙:

\春养肝,艾草为引;

夏养心,荷叶作伴;

秋养肺,桔梗当先;

冬养肾,肉桂为主。\

\这些都是千金难求的秘方啊,\白蘅赞叹,\如今总算回到了该回的地方。\

李玉竹将竹筒收好:\这些秘方,以后就是桃源食府的镇府之宝了。\

夜深了,但桃源食府依然散发着温暖的光芒。这里不仅是一个普通的食肆,更是一个传承医道的圣地。

小枫站在院子里,仰望星空:\师父,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接待客人?\

\不急,\李玉竹说,\要等到你完全掌握了'五行补养'的基本功,我们才能真正开业。\

\要多久?\小枫期待地问。

\这得看你的悟性了,\李玉竹笑道,\不过我相信,以你的资质,用不了多久。\

白蘅在一旁补充:\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我们不仅是在开一家食肆,更是在传承一份责任。\

\没错,\方若松说,\这里的每一道菜,都要对得起'医食同源'四个字。\

月上中天,桃园里飘来阵阵桃花香。

李玉竹站在后院的小亭子里,看着这片即将焕发生机的天地,心中充满期待。她知道,一个新的传奇正在这里孕育。

而这个传奇,不仅关乎医道的传承,更是关乎人心的救赎。

就像华佗祖师在医典上写的那样:

\医者,医人之体,更要医人之心。食者,养人之身,更要养人之魂。\

桃源食府,将会是这份传承的新起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