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天厨食记 > 第1章 初入汴京,遇包青天

第1章 初入汴京,遇包青天

大宋天圣八年,仲夏。

汴京城的街道上人流如织,各色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正值晌午时分,街边茶肆酒楼中飘出阵阵香气,勾人食欲。

一名身着青衫的年轻人站在城门口,仰望着\汴京\二字的牌匾,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就是华千机,刚从医道圣地——终南山下来,准备在汴京开创自己的医馆。

\师父说得对,要想验证医术,就得到这人间烟火最浓的地方。\华千机轻声自语。

刚走进城没多远,他就被眼前的繁华震撼了。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店铺一眼望不到头:

成衣铺、首饰店、茶肆、酒楼......处处彰显着这座东都的富庶。特别是那些食肆酒楼,更是门庭若市,显示出汴京人独特的饮食文化。

正欣赏间,突然听到一阵骚动。

\让让!让让!开封府的人来了!\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一队衙役簇拥着一位面容清瘦、神情严肃的官员疾步而来。

\是包大人!\有人低声惊呼。

华千机心中一动。包拯,现任开封府推官,以刚正不阿闻名,更有\包青天\之誉。没想到刚入城就能遇到这位传奇人物。

包拯似乎是在勘察什么案件,在一家酒楼前停下。这是一家颇有名气的\醉仙楼\,此时却拉起了白布,显然出了事。

\大人,\一名衙役报告,\死者是醉仙楼的大厨王永昌,今早被人发现死在厨房,初步判断是中毒身亡。\

包拯皱眉:\可有嫌疑人?\

\暂时没有明显线索。不过......\衙役压低声音,\昨晚死者做了一桌'龙凤宴',据说是给......\

\进去说。\包拯打断他,转身要进酒楼。

这时,华千机突然开口:\大人且慢。\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几名衙役立即上前,作势要阻拦。

\你是何人?\包拯转身,锐利的目光打量着华千机。

\在下华千机,是个游方医者。\华千机拱手,\方才听闻此案与中毒有关,或许能为大人提供些许帮助。\

包拯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在判断这个年轻人的可信度。

\你既是医者,可懂得验尸之法?\

\略知一二。\

包拯沉吟片刻:\那就请你一同看看吧。\

衙役们面面相觑,但没人敢质疑包拯的决定。

华千机跟着进入醉仙楼。酒楼内一片凌乱,显然经过一番搜查。他们来到后厨,死者仰面躺在地上,面色发青,身体已经僵硬。

华千机仔细检查了尸体,又查看了周围的环境,特别是灶台附近的各种调料和食材。

\大人,\他站起身,\我有个发现。\

\说。\

\死者确实是中毒,但不是被人投毒,而是......\华千机走到灶台前,指着一个调料罐,\这个'玉魂香'出了问题。\

\玉魂香?\包拯问。

\是一种珍贵的香料,用来提升菜品的香气。但这罐玉魂香已经变质,与某些食材混合后会产生剧毒。\华千机解释。

他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丹药:\大人可以找人试试,把这个药丸放入变质的玉魂香中,若是药丸变黑,就能证明我说的是对的。\

包拯让衙役照做,果然药丸很快变成了漆黑色。

\这么说,这是一起意外?\有衙役问。

\未必。\华千机说,\玉魂香极为名贵,使用时都会仔细检查。像王大厨这样的行家,不可能不知道它已经变质。除非......\

\除非有人故意调换了他的香料。\包拯接过话。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动。

\出大事了!礼部侍郎家的公子也中毒了!正是昨晚在这里吃的酒!\

包拯眼神一凝:\果然另有隐情。华医者,请随我一同查看。\

华千机点头。他知道,这个案子恐怕没那么简单。而他,也将因此卷入一场惊心动魄的调查之中......

汴京城门外的茶肆里,华千机正小口啜饮着一碗胡椒汤。

这是汴京独特的解暑饮品,用生姜、胡椒和数种香料熬制,据说能祛湿降暑。但在华千机看来,这配方还有改进的空间。

\要是加入些紫苏叶,不仅能增加清香,还能加强疏散的功效。\他在随身的医案上写下这个想法。

茶肆的老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见这个年轻食客对着碗里的汤仔细研究,不禁好奇地凑过来:\小哥是第一次来汴京吧?\

\是啊,\华千机放下笔,\想在这里开个医馆。\

\医馆?\老板上下打量他,\小哥看着年纪轻轻的......\

华千机习惯了这种怀疑的眼神。二十出头的年纪,在这个以年资论辈分的行当里确实太年轻。但他有自己的傲气——不是狂妄,而是源于对医道的执着。

\师父说过,医者济世,贵在用心,不在年岁。\他淡淡一笑。

正说着,街上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只见一群衙役疾步而过,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

\出什么事了?\茶肆老板探头张望。

一个小贩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醉仙楼出人命了!王大厨死了!\

\什么?\老板大惊,\王永昌?\

华千机注意到老板的反应:\你认识那位王大厨?\

\谁不认识啊!\老板叹气,\王永昌可是汴京城数一数二的名厨,他的'龙凤和鸣'更是连御厨都要来讨教的名菜......\

华千机若有所思。作为一个医者,他深知饮食与养生的关系。一个优秀的厨师,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民间的医者。

\我去看看。\他放下碗,起身要走。

\诶,小哥......\老板还想说什么,但华千机已经消失在人群中。

醉仙楼门前围满了看热闹的人。衙役正在驱散围观者,但议论声依然此起彼伏。

\听说是中毒...\

\昨晚还做了一桌大席...\

\可惜了这么好的手艺...\

华千机站在人群中,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他注意到醉仙楼的后巷似乎通向一个小市场,那里有不少贩卖香料的摊位。

正思索间,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肃静!\

人群立刻安静下来。只见一位身着乌纱官服的瘦削男子在衙役护卫下大步走来。

\是包青天!\有人低呼。

华千机早就听说过包拯的大名。此人为官清正,断案如神,更难得的是秉持着\天理、国法、人情\的处事原则。

\这种案子,他应该会需要一个懂医理的人......\华千机心中暗想。

果然,当他听到案情涉及中毒后,立即上前表明身份。

包拯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看透人心。但华千机坦然面对,他知道自己的专业素养经得起考验。

进入醉仙楼后,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但在这香气中,华千机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

\这是......\他皱了皱鼻子,\玉魂香变质的气味。\

检查死者遗体时,华千机特别注意到死者的指甲和嘴唇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青紫色。这是某些毒物特有的症状。

\大人,\他指着死者的手,\你看这些细微的抓痕,说明死者在中毒后曾试图呕吐。但玉魂香变质后的毒性极其霸道,一旦入口,很难靠呕吐排出。\

包拯蹲下仔细查看:\你说的玉魂香,可是那种来自西域的珍贵香料?\

\正是。\华千机走到灶台前,\正常的玉魂香呈淡金色,有一种独特的清香。但这罐......\

他小心地打开调料罐,一股浑浊的气味飘出。

\变质的玉魂香会散发出这种特殊的气味,\他解释道,\而且会与某些食材发生反应,产生剧毒。比如......\

他环顾厨房,很快找到了证据:\这里有新鲜的河豚。河豚本身就含有微量毒素,如果配上变质的玉魂香......\

\会成倍增加毒性。\包拯接过话。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匆匆跑来:\大人,查到了!昨晚王永昌确实做了一桌'龙凤宴',是给礼部侍郎家的公子洪公子接风。\

\洪公子?\包拯眉头紧锁,\他不是在京城任职吗,为何要接风?\

\听说是刚从江南回来......\

话音未落,外面又传来一阵骚动。礼部侍郎家的公子也中毒了!

\有劳华医者随我一同前往。\包拯说。

华千机点头。他已经感觉到,这个案子背后似乎藏着更大的秘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