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臣论政,食事为基
深夜,清闲居。
范仲淹的到来让殿内的气氛微妙地改变了。这位当朝宰相一身素袍,神色凝重,显然不是为了一般小事而来。
\范大人深夜求见,所为何事?\太后开门见山地问。
范仲淹先是向太后行礼,然后目光落在华千机身上:\方才在御药房发现一件奇事,特来请教华医者。\
\御药房?\华千机心中一动,想起李青松刚才的话。
\不错,\范仲淹说,\今日查抄御药房时,发现一个隐秘的地宫入口。而在入口处,赫然刻着'天心'二字。\
此言一出,华千机和李青松都是一惊。《天心医经》才刚刚到手,就发现了与之相关的线索!
\不知范大人可曾进入?\李青松问。
\那地宫机关重重,\范仲淹说,\而且......\他说到这里,突然压低声音,\发现了几具尸体。\
\什么尸体?\
\都是太医院的人,\范仲淹说,\而且死状极其诡异。他们的五脏都变成了黑色,就像是......\
\就像是中了'噬心香'!\华千机脱口而出。
范仲淹眼中精光一闪:\华医者果然知道些什么。\
华千机看了看李青松,见他微微点头,这才将刚才发生的事简单说了。当说到\天医盟\时,范仲淹的表情明显变得更加严肃。
\原来如此,\他沉吟道,\难怪这些日子朝中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范大人此言何意?\
\最近朝中几位重臣的言行很是反常,\范仲淹说,\他们平日议政时昏昏欲睡,一到散朝就精神百倍。而且......\
\而且什么?\
\他们都喜欢在一起吃一种特制的点心,\范仲淹说,\每次吃完,眼神都会变得很奇怪。\
华千机心中一惊:\可是一种淡青色的茶点?\
\正是!\范仲淹说,\华医者也知道?\
\那是'蛊心摄魂大法'的改良品,\华千机解释,\能让人上瘾,还会影响神志。\
范仲淹脸色大变:\这么说,朝中已经......\
\不只是朝中,\李青松突然插话,\恐怕整个京城都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五日后的中秋节,就是他们收网的时候!\
范仲淹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此事关系重大,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范大人有何高见?\太后问。
\首先,要查清御药房地宫的来历,\范仲淹说,\其次,要暗中调查那些反常的大臣。最后......\他看向华千机,\还需要华医者出手相助。\
\下官愿效犬马之劳。\
\不,\范仲淹正色道,\老夫是想请你以医者的身份,帮忙做一件更重要的事。\
\什么事?\
\明日是老夫的寿宴,\范仲淹说,\朝中大臣几乎都会出席。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一次性排查所有人。\
华千机明白了:\范大人是想让我借着给客人诊脉的机会......\
\正是,\范仲淹说,\不过此事凶险,不知华医者可敢一试?\
\下官愿意一试,\华千机说,\不过......\
\不过什么?\
\下官想先去御药房地宫看看,\华千机说,\或许能发现一些重要线索。\
\此言有理,\范仲淹点头,\不过那地宫机关重重,贸然前往恐怕......\
\范大人不必担心,\李青松说,\老夫对那地宫略知一二。\
众人惊讶地看着他。
\二十年前,华天正曾带我去过一次,\李青松解释,\那里其实是太医院的秘密藏书室,里面收藏着历代太医留下的珍贵医书。\
\那些尸体......\
\应该是'天医盟'的人,\李青松说,\他们想要获取医书中的秘密,但触动了机关。\
范仲淹沉思片刻:\既如此,老夫即刻安排人手,护送你们前往。\
\且慢,\太后突然开口,\此事不宜惊动太多人。这样吧,让狄青带几个亲信暗中保护。\
众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好。狄青作为禁军统领,既有实力又够可靠。
很快,一行人就在狄青的带领下来到御药房。月光下,这座平日里人来人往的建筑显得格外静谧。
\入口在哪里?\华千机问。
范仲淹指向一面看似普通的墙壁:\就在这里,但要如何开启......\
李青松上前仔细查看,突然在墙角发现一块略微凸起的砖石。他轻轻一按,就听\咔嗒\一声,墙壁竟然缓缓移开,露出一条向下的台阶。
\果然在这里,\李青松说,\二十年了,一点都没变。\
狄青安排两个亲信守在外面,自己则举着火把走在最前面。华千机和李青松紧随其后,范仲淹断后。
台阶很长,向下延伸了约莫百余级才到底。眼前是一个宽敞的石室,四周的墙壁上都嵌着青铜灯座。
\小心,\李青松提醒,\这些灯座都暗藏机关。\
话音刚落,狄青手中的火把突然\啪\的一声熄灭了!
黑暗中,华千机警觉地发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诡异的香气。
\屏住呼吸!\他大喊,同时从怀中掏出一个香囊捏碎。清新的香气立刻驱散了那股诡异的味道。
\好险,\狄青说,\这是什么毒气?\
\是'摄魂香',\李青松说,\能让人陷入幻觉。看来真有人捷足先登了。\
这时,范仲淹已经重新点燃了火把。借着火光,众人看清了石室的全貌。
地上确实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具尸体,面容扭曲,显然死得很痛苦。而在石室的另一端,赫然有一道紧闭的石门。门上刻着\天心藏书\四个大字。
\这就是藏书室的入口,\李青松说,\不过开启的方法......\
华千机仔细观察石门,突然发现门框上刻着一行小字:
\心之所向,道之所存。医者仁心,存乎一念。\
\这是......\
\是你父亲的笔迹,\李青松说,\他特意留下的提示。\
华千机仔细思考着这句话的含义,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取出《天心医经》,翻到第一页,果然在\医道天下,救世济民\八个大字下面,发现了一行小字:
\天心印,即是钥\
\天心印?\范仲淹疑惑道,\那是什么?\
华千机正要解释,李青松突然说:\是一枚玉印。当年华天正用它来盖印方子,据说有辨别真伪的神奇功效。\
\那印在何处?\
\应该就在这里,\华千机说着,仔细查看石门周围。突然,他注意到门框上有一个凹槽,形状恰好像是印章的大小。
\会不会......\他从《天心医经》中抽出一张夹在里面的黄纸,上面盖着一个暗红色的印章。
\等等!\李青松突然说,\这印...好像有些不对。\
华千机定睛一看,果然发现印章的颜色有些诡异。那暗红色不似朱砂,反而像是......
\血!\狄青惊呼,\这是用血盖的印?\
\不错,\李青松神色凝重,\这是你父亲用自己的心头血盖下的印记。他一定是预感到了什么......\
华千机心中一阵酸楚,小心翼翼地将印记对准凹槽。突然,一道金光从印记中迸发出来!
\轰隆隆......\石门缓缓打开,露出里面幽深的通道。
\好奇特的机关,\范仲淹赞叹,\居然是以血为引。\
\这是太医院的秘传之术,\李青松解释,\用精血炼制的印记,能够感应血脉。只有华家的血脉才能开启此门。\
众人小心翼翼地进入通道。这里比外面的石室更加宽敞,两侧的墙壁上整齐地排列着书架,上面摆满了古籍。
\这些就是历代太医留下的医书?\狄青好奇地问。
\不全是,\李青松说,\有些是记载各种奇术的秘籍。'天医盟'的目标,应该就是这些。\
华千机仔细查看书架,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某些位置空空如也,明显是被人取走了。
\有人捷足先登!\他说。
\不,\李青松说,\这些空位都是二十年前就有的。当时你父亲发现'天医盟'的阴谋后,就将最危险的几本书藏了起来。\
\藏在哪里?\
\据说是藏在一个只有懂得'天心印'奥秘的人才能找到的地方。\
华千机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的血印,突然注意到通道尽头有一面特别的墙壁。那墙壁上画满了经络图,乍看之下像是普通的医学图解,但细看时总觉得有些异样。
他走上前仔细观察,忽然发现那些经络线条组成的图案,隐约能看出一个\心\字的轮廓!
\会不会......\他将血印贴在\心\字的位置。
果然,墙壁突然发出一阵嗡鸣,一个暗格缓缓打开。里面放着一个朱漆木盒,盒上贴着一张字条:
\吾儿若见此物,天下已危矣。速寻太白遗音,或可救世。\
华千机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竟然是一本已经发黄的诗集。
\这是......\他翻开第一页,只见扉页上赫然写着\太白诗集\三个大字。
\李太白的诗集?\范仲淹惊讶道,\这和救世有什么关系?\
\等等,\李青松突然说,\你们看这诗集的装帧,似乎有些特别。\
确实,这本诗集的装订方式很独特。每一页都是单独的,中间用金线串连,而且纸张也异常厚实。
华千机仔细观察,突然发现纸张似乎是双层的!他小心地将一页拆开,果然在诗句的背面发现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这是......\他定睛一看,\是药方!\
不只是药方,还有大量关于各种奇术的解法。而且每个解法都配有详细的图解和注释。
\原来如此,\李青松恍然大悟,\李太白精通医术,这是他将毕生所学暗藏在诗集中!\
\不对,\华千机说,\你看这字迹,明显是后人添加的。而且......\他指着某些位置,\这些符号,和父亲的医书上如出一辙。\
\这么说......\
\是啊,\华千机说,\这些解法应该是父亲根据李太白的医术心得,加上自己的研究总结出来的。\
范仲淹拿起一页仔细查看:\这些解法,可以破解'天医盟'的邪术?\
\不只是破解,\华千机越看越惊讶,\这里面还记载了'天医盟'的来历!\
原来,\天医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有一批医者沉迷于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潜心研究各种禁术。李太白年轻时曾经接触过他们,所以对这些邪术都有了解。
\难怪父亲说要寻找'太白遗音',\华千机说,\这些解法,正是破解'天医盟'阴谋的关键!\
就在这时,狄青突然警觉地说:\有人来了!\
众人屏息静气,果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而且不是一个人,听声音至少有七八个!
\不好!\范仲淹低声说,\难道是'天医盟'的人?\
\不,\李青松说,\是太医院的人。他们的脚步声我太熟悉了。\
果然,一群身穿太医服的人出现在通道口。为首的正是太医院院使张天正!
\果然在这里,\张天正阴测测地说,\多谢几位替我们找到入口。现在,请把诗集交出来吧。\
\张天正!\李青松厉声道,\你果然和'天医盟'有关!\
\李老,别来无恙啊,\张天正冷笑,\二十年不见,没想到您还活着。\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当然是完成先贤未竟之业,\张天正说,\'天医盟'的目标,从来都不只是区区一个'蛊心摄魂大法'。我们要让天下人都臣服在我们的医术之下!\
\完成先贤未竟之业?\华千机冷笑,\你们这是要与天下为敌!\
\与天下为敌?\张天正摇头,\你太天真了。等我们的'大药'练成,天下人都将心甘情愿地臣服。到时候,什么皇权,什么朝廷,不过是我们手中的傀儡罢了。\
\狂妄!\狄青拔出佩剑,\真以为区区几个太医,能撼动朝廷根基?\
\几个太医?\张天正大笑,\告诉你们也无妨。现在朝中大臣,已经有三分之一在我们的控制之下。范仲淹的寿宴,本就是我们的一个布局。\
范仲淹脸色大变:\你说什么?\
\怎么,很意外吗?\张天正得意地说,\其实那些茶点,早就在半月前就开始在朝中流传了。今日寿宴,不过是收网的时候。\
原来如此!华千机心中恍然:难怪范仲淹会在深夜求见,原来他早就觉察到不对劲。
\可惜啊,\张天正叹道,\你们发现得太晚了。等明日寿宴一开,所有大臣都会彻底沦为我们的傀儡。\
\除非......\他话锋一转,\你们现在把诗集交出来。或许我可以考虑给你们一个体面的结局。\
华千机和李青松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决绝:这诗集绝不能落入他们手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华千机突然注意到墙上的经络图似乎在微微发光。那些线条组成的\心\字,竟然真的像心脉一般在跳动!
\难道......\他灵机一动,将血印重新贴在\心\字上。
\轰隆隆......\整个地宫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不好!\张天正脸色大变,\他触动了机关!\
只见墙壁上的经络图突然绽放出万道金光,那些光芒如同活物一般在空中游走,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医\字!
\这是......\
\'医道天机'!\李青松惊呼,\传说中太医院最高深的医术!\
金光中,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医者,救世济民。今日地宫开启,天机现世。善者得医,恶者得劫。尔等既入此门,当由天心印定去留......\
话音未落,那些金光突然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向在场所有人射去!
\啊!\张天正等人顿时发出惨叫。那些光点落在他们身上,就像烈火灼烧一般。
而华千机等人却发现,落在自己身上的光点非但不伤人,反而有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这就是医道天机的奥妙,\李青松说,\能辨善恶,定人生死!\
张天正等人终于支撑不住,纷纷倒地昏迷。而金光渐渐消散,重新凝聚成一团,悬浮在华千机面前。
\这是......\
\是历代太医的心血精华,\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华天正临终前特意设下这一关,为的就是今天。\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穿道袍的老者站在通道口,正是当年太医院的四大名医之一——玉真子!
\玉真子前辈!\李青松惊呼,\您不是已经......\
\隐居山林了吗?\玉真子笑道,\确实。不过今日不得不出来走这一遭。\
他走到华千机面前,看着那团金光:\这是历代太医的心血所聚,也是太医院最重要的传承。今日既然显现,说明你确实是有缘人。\
华千机还未开口,金光突然主动涌入他的眉心!一瞬间,无数医道真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几乎要让他承受不住。
\稳住心神,\玉真子说,\让它自然融入。\
片刻后,金光尽数没入华千机体内。他只觉得整个人的感知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看东西时甚至能直接看到其中的阴阳五行变化。
\这就是医道天机的真谛,\玉真子说,\不过现在还不是研究的时候。我们得先解决眼前的麻烦。\
他说着,看向地上昏迷的张天正等人:\这些人已经被天机洗礼,暂时不会醒来。不过'天医盟'的其他人很快就会发现不对劲。\
\现在该怎么办?\范仲淹问。
\首先,要阻止明日的寿宴,\玉真子说,\那些茶点的毒性会在特定时辰发作。一旦中毒的人太多,连我也没办法解救。\
\可是突然取消寿宴,岂不是会打草惊蛇?\
\所以要设个局,\玉真子高深莫测地笑道,\让他们自己上钩。\
他从袖中取出一个玉瓶:\这是'清心露',可以暂时压制茶点的药性。范大人回去后,秘密给可信的大臣服下。然后......\
他附耳对范仲淹低语几句,范仲淹听完连连点头:\妙计!\
\华千机,\玉真子又说,\你拿着诗集回去好好研究。里面的解法都很重要,尤其是最后一页。\
\最后一页?\华千机翻到最后,却发现那一页是空白的。
\用血印印上去,自然就会显现,\玉真子说,\不过要等到明日午时。那时太阳正盛,最适合破解血印封印。\
说完这些,他又转向李青松:\老友,委屈你再隐藏一段时间。等机会成熟,自然会水落石出。\
李青松点头:\明白。\
\好了,\玉真子说,\天快亮了,诸位都早些回去准备吧。记住,明日的行动一定要......\
话未说完,地宫突然又是一阵震动!
\不好!\玉真子脸色一变,\有人在外面强行催动阵法!\
\什么人能破解这里的阵法?\华千机惊讶道。
\能有这本事的,\玉真子沉声道,\只有当年太医院的另一位名医——玄冥子!\
\玄冥子?\华千机回想起父亲提到过这个名字,\就是那个研究'夺命九针'的......\
\不错,\玉真子脸色凝重,\他的医术虽然精妙,但太过激进。为了追求极致,甚至不惜牺牲病人性命来验证自己的理论。\
地宫的震动越来越剧烈,头顶开始往下掉落碎石。
\来不及了,\玉真子说,\诸位快走!我来断后。\
\前辈......\
\放心,\玉真子笑道,\老夫虽然不如当年,对付他还是绰绰有余。况且......\
他从袖中又取出一物,递给华千机:\这是'太白针',是李太白生前用过的针具。若明日有变,可助你一臂之力。\
华千机接过针包,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躺着九根银针,每根都泛着淡淡的青光。
\此针非比寻常,\玉真子说,\除了救人,关键时刻也可伤人。不过要记住:医者仁心,用之需谨慎。\
话音未落,一股强大的气息从外面席卷而来!
\快走!\玉真子一推众人,同时双手结印。只见地宫内的经络图突然亮起,形成一道光幕挡在通道口。
华千机等人不敢耽搁,快速向外撤离。临走前,他回头看了一眼:玉真子负手而立,一派从容地看着通道尽头。
而在更远处,一个漆黑的身影正在快速接近......
众人好不容易跑出地宫,来到外面的院子里。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很快就要天亮了。
\诸位,按计划行事,\范仲淹说,\老夫这就回府准备。\
\小心那些茶点,\李青松提醒,\玉真子给的'清心露'虽然有效,但时效有限。\
范仲淹点头:\明白。\
\我护送太后娘娘回宫,\狄青说,\顺便部署一下明日的护卫。\
众人分头行动,华千机则和李青松一起返回居所。路上,他一直在想玉真子说的话。
\李老,\他忍不住问,\玉真子前辈和玄冥子,到底有什么过节?\
李青松叹了口气:\这说来话长。他们本是同门师兄弟,都是太医院的神医。只是后来在医道理念上出现分歧......\
\什么分歧?\
\玉真子主张医者仁心,讲究顺应自然,讲究不伤天和。而玄冥子则认为,要想让医术登峰造极,就必须突破世俗的樊篱,甚至不惜以人命为代价。\
\所以他们......\
\反目成仇,\李青松说,\玄冥子更是因为滥用'夺命九针'而被逐出太医院。没想到他竟然投靠了'天医盟'......\
说话间,天已大亮。街上已经有早起的百姓在忙碌,茶肆酒馆也陆续开始营业。
\回去好好研究诗集吧,\李青松说,\老夫也要去准备一些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李老......\华千机欲言又止。
\放心,\李青松笑道,\老夫虽然不及玉真子道长,对付一般的邪术还是绰绰有余的。\
华千机点点头,转身回到住处。他将诗集和太白针小心收好,然后取出父亲的医书仔细研读。
突然,他在书中发现一句话:
\医道至深,针有九重。太白遗音,针解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