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入行决心,糕点传奇
入夜,御膳房传来急报:太后召见。
苏青柠换上一身素净的青衫,在张典膳的引领下步入皇城。深秋的夜风带着几分寒意,宫门深处灯火阑珊。
\姑娘不必紧张,\张典膳一边引路一边低声说,\太后最近胃口大开,心情甚好。\
苏青柠却在想着别的。历史上的徽宗朝,太后对朝政影响甚大。若能得她青睐,或许能为将来做些准备。
穿过几道宫门,来到慈宁宫外。夜色中的宫殿巍峨森严,灯火通明。
\娘娘,人已经带到。\张典膳轻声禀报。
\让她进来吧。\殿内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苏青柠抬头,只见殿中端坐着一位老妇人。虽已年迈,但双目炯炯有神,举止间自有一股威严。
\你就是那个会做养生汤的小厨子?\太后打量着她。
\是。民女苏青柠,见过太后娘娘。\她恭敬行礼。
\免礼。\太后微微一笑,\你那汤甚好,朕已多年未尝过如此美味了。\
\娘娘过奖。\
\过奖?\太后轻轻摇头,\你可知朕喝了你的汤后,连续几个时辰都精神焕发?这些年来,御医开的药都没这般效果。\
苏青柠心中一动:\娘娘龙体康健才是最要紧的。\
\说吧,\太后忽然话锋一转,\你这手艺是从何处学来的?\
\是家传。\苏青柠早有准备,\先祖曾是太医院的御医,留下了不少医案和食谱。\
\原来如此。\太后若有所思,\那你可知道,御膳房的王守仁为何对你百般刁难?\
这问题来得突然,苏青柠却不慌不忌:\想必是民女冒昧了。\
\非也。\太后意味深长地说,\他是怕你做得太好,影响了他的地位。\
殿内一时寂静。苏青柠明白太后话中之意——这是在试探她的立场。
\民女只懂些养生小道,\她谦逊地说,\御膳房自有规矩,民女不敢僭越。\
\好一个不敢僭越。\太后笑了,\你倒是个明白人。这样吧,从今日起,你每日给朕送两次养生汤来。至于寿宴......\
她顿了顿:\朕听说你那里还会做些养生点心?\
\是。\苏青柠道,\前些日子刚研制了一款'玉露晶心'......\
\好,\太后打断她,\寿宴上就由你负责点心。王守仁那边,自有人去说。\
苏青柠心中一喜,但面上不显:\谢太后娘娘。\
\去吧。\太后挥挥手,\记住,朕最喜欢实在人。\
走出慈宁宫,夜色已深。张典膳一路相送,忽然压低声音说:\姑娘好手段,一下子就得了太后欢心。\
苏青柠淡淡一笑:\张大人说笑了。\
回到店里,李善正在焦急地等待:\姑娘,如何?\
\很顺利。\苏青柠望着夜空,\不过,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她知道,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一个小小的御厨身份,或许能成为改变历史的契机。
而现在,她要开始准备太后寿宴的点心了。那将是一场足以惊艳整个汴京城的盛宴。
翌日清晨,苏青柠早早来到后院,开始准备太后寿宴的点心样品。
\姑娘,听说王守仁一大早就把御膳房的人都召集起来了。\李善神色紧张,\怕是要......\
\不必担心。\苏青柠胸有成竹,\太后已经定下了章程,他再不甘心也要遵从。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这些点心做好。\
案台上摆着各色材料:上等的白玉粉、新鲜的豆沙、精制的蜂蜜,还有一些特制的药材。
\这些都是要用在寿宴上的?\李善好奇地问。
\不,这些只是试验品。\苏青柠取出一本小册子,\真正的寿宴点心,还要根据太后的口味和身体状况来调整。\
\那为何不直接......\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寿宴。\苏青柠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较量。\
\师傅,您看这个如何?\小巧玲珑的点心摆在案板上,金黄的外皮下隐约可见一抹红色。
苏青柠拿起一块,仔细端详。这是她这几日教给徒弟李玉竹的新式点心——玫瑰豆沙酥。
\火候还差一些。\她轻轻掰开点心,露出里面的馅料,\看到没有?豆沙的色泽略显暗沉,说明温度控制得不够精准。\
李玉竹连忙点头记下:\那该如何改进?\
\烘烤时要注意火候的变化。\苏青柠一边解释,一边取出新的面团,\我来示范一次。\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揉面、擀皮、包馅,每一步都精准到位。最难得的是在掌控火候时的从容不迫,仿佛每一分火色的变化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不一会儿,一炉新的点心出炉了。金灿灿的酥皮透着诱人的光泽,一掰开,鲜艳的玫瑰豆沙露出来,香气四溢。
\这才是最好的火候。\她将点心递给李玉竹,\你尝尝看。\
李玉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好酥脆!而且豆沙的味道比之前的甜而不腻。\
\这是因为加入了一味秘制香料。\苏青柠笑道,\可以中和豆沙的甜腻,还能提神醒脑。\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小二匆匆跑进来:\师傅,荣华楼的人又来了!\
苏青柠擦擦手:\让他们进来吧。\
来的是荣华楼的管事,还带着几个伙计。一进门就四处打量,像是要找什么错处。
\听说你们这新出了什么玫瑰点心?\管事冷笑道,\我们东家说了,这条街上的点心买卖,向来都是荣华楼说了算。\
\这话说得奇怪。\苏青柠不紧不慢地说,\难道顾客们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吗?\
\你!\管事正要发作,突然看到案台上摆着的点心,不由得一愣,\这是......\
\新做的玫瑰豆沙酥,管事要不要尝尝?\苏青柠笑着递上一块。
管事本想拒绝,但那香气实在诱人。他犹豫片刻,还是接过来尝了一口。
这一尝不要紧,顿时愣在当场。外酥内软,甜而不腻,更妙的是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玫瑰香,既不突兀,又让人回味无穷。
\这...这配方......\他结结巴巴地说。
\是小店独创。\苏青柠淡淡道,\管事若是喜欢,可以常来品尝。\
这时,外面又有客人进来。是个穿着富贵的妇人,身后跟着几个丫鬟。
\可是苏老板?\妇人一进门就问,\听说你这里的点心很是不凡?\
\正是在下。\苏青柠上前行礼,\夫人想尝些什么?\
\我家老爷是枢密院的孙大人。\妇人说着,在上席坐下,\过几日是他的寿辰,想定些精致点心。\
这话一出,荣华楼的管事脸色顿时变了。枢密院的大人,这可是他们得罪不起的。
苏青柠却神色如常:\不知老大人可有什么忌口?\
\倒是没有,就是年纪大了,牙口不太好。\妇人说,\最近又总觉得疲乏。\
\那就正好。\苏青柠让李玉竹取来几样点心,\这是我们新研制的养生点心,既养生补气,又容易入口。\
她将玫瑰豆沙酥和其他几样点心一一介绍:\这玫瑰豆沙酥滋养心脉,这枣泥糕宁神安眠,这百合酥......\
妇人一一品尝,越吃越惊喜:\妙啊!这点心不但好吃,还都有养生的功效?\
\正是。我们主打养生路线,每样点心都加入了一些温和的药材。\
\好!\妇人拍案决定,\这寿宴的点心就都包给你了!要最好的!\
一旁的荣华楼管事脸色发青。他们楼里打点了枢密院这么久,没想到一个新店居然轻易就抢了这么大的生意。
\夫人且慢。\他上前道,\我们荣华楼......\
\荣华楼的点心我吃腻了。\妇人摆摆手,\总是那几样,哪有这般新奇?况且还都是养生的,正合老大人的心意。\
说完,她又转向苏青柠:\丫头,你这点子真不错。这些年轻人爱吃甜腻的,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反而更喜欢这种养生的。\
\正是此理。\苏青柠笑道,\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我们小店虽小,但求精不求多。\
妇人连连点头:\这才是做生意的道理。对了,你这铺子才开张,想必还缺人手吧?\
\正是。\
\这样,我让管家给你推荐几个老实可靠的伙计。\妇人说,\做这养生点心的,可得用信得过的人。\
苏青柠心中一动。这位夫人显然不只是来买点心这么简单。
\多谢夫人美意。\她巧妙地回应,\小店确实需要稳妥的人手。\
等送走了贵客,荣华楼的管事还站在那里,脸色难看。
\管事请回吧。\苏青柠说,\相信你也看到了,这条街上,还是有竞争的空间的。\
管事冷哼一声:\哼,走着瞧!\
等他们走后,李玉竹兴奋地说:\师傅,我们这是要发达了?\
\傻丫头。\苏青柠笑着摇头,\这才刚开始。枢密院的生意不好做,以后有你忙的。\
她望向窗外,秋日的阳光正好。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一个小小的点心铺,或许能成为改变什么的开始。
傍晚时分,店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在下姓胡,是枢密院大人身边的幕僚。\来人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夫人命我来商议寿宴的细节。\
苏青柠让李善奉茶,仔细打量着这位胡先生。能当枢密院大人的幕僚,想必不是等闲之辈。
\胡先生请说。\
\说来惭愧,\胡先生抿了口茶,\老大人这次寿宴,来的都是朝中重臣。一些点心糕点虽是小事,但也马虎不得。\
苏青柠微微一笑:\胡先生是担心我们应付不来?\
\倒也不是。\胡先生意味深长地说,\主要是怕有些人....心怀不轨。\
话音未落,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李善慌慌张张跑进来:\不好了!街上有人散播谣言,说我们的点心里加了蒙汗药!\
苏青柠神色不变:\胡先生来得正是时候。\
胡先生放下茶杯:\苏老板此话怎讲?\
\很简单。\苏青柠从柜子里取出一叠文书,\这是我们采购的每一味药材的来源证明,全都是从宝芝堂进的货。另外......\
她又拿出一本账册:\这是每天的制作记录,包括用料、火候,都有详细记载。胡先生不妨过目。\
胡先生翻看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苏老板果然做事周到。只是,这些谣言......\
\就让他们说去吧。\苏青柠胸有成竹,\过几日便是枢密院大人的寿宴,到时候自然真相大白。\
\哦?\胡先生来了兴趣,\苏老板有何打算?\
\胡先生稍候。\苏青柠起身入内,不一会儿取出一个精致的食盒,\这是我特制的一款点心,请胡先生带回去给老大人尝尝。\
打开食盒,只见里面是一方晶莹剔透的糕点,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这是......\胡先生仔细观察。
\'延年糕'。\苏青柠解释道,\用人参、枸杞等温补之物调制,最适合老年人食用。而且......\
她微微一笑:\这些原料,无一不是药食同源之物,任谁也说不出什么蒙汗药来。\
胡先生恍然大悟:\妙极!如此一来,那些谣言不攻自破。\
\不止如此。\苏青柠又道,\这糕点一经入口,便能感受到温和的滋补之效。让老大人先尝尝,若是觉得合适,寿宴当日就用这个做主点心。\
\好主意!\胡先生击掌赞叹,\苏老板不但手艺高明,这份心思更是令人佩服。\
夜幕降临,街上的喧嚣却不见消停。荣华楼的人在暗中煽动,不少人围在店外指指点点。
\师傅,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李玉竹担忧地望着窗外。
苏青柠却岿然不动,继续准备明天的原料:\你可记得我教你的第一课是什么?\
\记得。\李玉竹想了想,\师傅说,做点心要讲究'避实就虚'。\
\没错。\苏青柠手中的刀继续均匀地切着药材,\这做生意也是一样。对手来势汹汹时,未必要硬碰硬。\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只听有人高声喊道:\大家快来看啊!御医院的孙大人来了!\
店门口,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在几个随从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可是苏老板?\老者开门见山地问,\老夫是御医院的孙进。\
苏青柠连忙行礼:\孙大人光临,小店蓬荜生辉。\
\免礼。\孙进摆摆手,\老夫听说你这里的点心加了蒙汗药?\
外面的人群顿时噤声,都竖起耳朵听着。
\孙大人明鉴,\苏青柠不慌不忙,\小店所用之物,皆是药食同源的养生之品。若孙大人不信,这里有完整的配方......\
\不必。\孙进打断她,\老夫早就听说你这养生点心的名声。今日特来一看,倒是没想到遇到这么大的热闹。\
他环顾四周,提高声音:\诸位可知道什么是药食同源?自古以来,滋补养生之物,本就是药食不分。这苏家点心用的都是寻常药材,反而比那些加了各种香料的点心更养生。\
此言一出,外面的围观者顿时议论纷纷。
孙进继续说道:\老夫倒想问问,谁说这里加了蒙汗药?可有真凭实据?\
没人敢答话。荣华楼派来煽动的人也都悄悄退去。
\苏老板,\孙进转向苏青柠,\老夫今日来,是想讨教一二。听说你这养生点心颇有独到之处?\
\孙大人过奖。\苏青柠做了个请的手势,\请随我来后院,让小女子献丑。\
等他们进了后院,街上的风波也渐渐平息。人群散去时,都在低声议论:\原来是御医院的孙大人都来捧场,看来这点心确实不简单......\
后院中,苏青柠正在为孙进演示点心的制作过程。
\妙啊!\看完整个过程,孙进连连赞叹,\你这配方,与《千金方》中的养生之道可谓异曲同工。\
\孙大人见笑了。\苏青柠谦逊地说,\小女子不过是略懂些皮毛。\
\过谦了。\孙进捻须道,\老夫倒想请教一个问题:你这般年纪,如何能对养生之道有如此深入的了解?\
苏青柠沏了杯茶,不慌不忙地说:\说来话长。小女子幼时随祖父学医,偶然得见一本古籍,上面记载了不少养生食补的方子。\
\哦?\孙进来了兴趣,\是什么古籍?\
\那本书已经残缺不全,只记得书名中有个'食'字。\苏青柠故作回忆状,\不过里面的方子确实奇妙,将药食之道融为一体。\
孙进若有所思:\你这么一说,倒让老夫想起一事。当年太医院藏书阁中,确实有一本《太食养生录》,据说是唐代某位御医所着。只是年代久远,早已失传......\
\原来如此。\苏青柠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心中却在暗自盘算。她当然知道这本书,因为这正是她从现代带来的那本食谱的来源。
\对了,\孙进忽然话锋一转,\过几日是枢密院孙大人的寿宴,听说你接了这单生意?\
\正是。已经在准备了。\
\你可知道,\孙进压低声音,\这位孙大人的身体,最近不太好?\
苏青柠点点头:\听夫人提过一些。说是总觉得疲乏,精神不济。\
\不止如此。\孙进叹了口气,\他最近还经常头晕目眩,这可不是好兆头。\
苏青柠心中一动。在她的历史知识中,这位枢密院大人确实在靖康之变前后身故,难道从现在就已经有了征兆?
\孙大人的意思是......\
\老夫是想请你在点心里多加些养身的药材。\孙进说,\这位大人身系社稷,若能借此调养......\
\明白了。\苏青柠说,\我这就去改良配方。\
她起身走向药材柜,取出几味药材:\人参、茯苓养气安神,加上一点天麻,可以缓解头晕......\
\好!\孙进看得连连点头,\你这配方,比老夫开的药还要巧妙。\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李善匆匆跑进来:\不好了!荣华楼把价格降了一半,还说要跟我们比试点心手艺!\
苏青柠却丝毫不慌:\让他们比便是。\
\可是......\
\李善,\苏青柠转身问道,\你可知道为什么荣华楼要在这个时候降价?\
李善愣住了:\这......\
\因为他们慌了。\孙进在一旁说道,\若不是心虚,何必用这种下策?\
\正是。\苏青柠微微一笑,\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我们走对了路。\
夜色渐深,苏青柠却让伙计们都加了一炉灯火。
\今晚全店通宵准备,\她吩咐道,\明天一早,要让街坊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点心。\
\可是师傅,\李玉竹担忧道,\荣华楼那边......\
\他们不过是以价取胜。\苏青柠胸有成竟,\而我们要以质取胜。\
她取出一个特制的食盒:\这是我新研制的'映日莲',专门针对荣华楼的招牌点心'碧玉糕'。\
打开食盒,只见里面是一枚晶莹剔透的点心,形如莲花,层层叠叠,在灯下散发着淡淡的光晕。
\这......\李玉竹惊叹道,\太美了!\
\不止是美。\苏青柠取出一块,\你尝尝。\
李玉竹小心翼翼咬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入口即化,但又层次分明,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滋味!\
\没错。\苏青柠解释道,\第一层是莲子清香,第二层是玫瑰甜润,第三层是桂花醇厚,最里面还有一点人参的回甘。既养生,又美味。\
这时,孙进也凑过来品尝:\妙啊!这哪里是点心,简直是一件艺术品。\
\明日一早,\苏青柠说,\我们就在店门口摆个品尝台。让大家都来尝尝,到底谁家的点心更胜一筹。\
\高明!\孙进赞叹道,\以质取胜,以诚服人,这才是正道。\
次日清晨,街上就热闹起来。荣华楼门口排起了长队,都是冲着半价优惠来的。
但很快,青柠小馆这边也聚集了不少人。原来是早有食客品尝过\映日莲\,口口相传,引来众多好奇的街坊。
\这也太精致了吧?\
\快尝尝,入口即化!\
\这哪是点心,简直是仙品啊......\
议论声中,荣华楼的管事脸色越来越难看。他们的降价策略非但没有打击到对手,反而衬托出了自家点心的粗糙。
\掌柜的,\他急急忙忙去报信,\不好了,那边......\
\知道了!\荣华楼掌柜狠狠拍了下桌子,\给我备马,我要去见王大人!\
此时的青柠小馆已经人满为患。苏青柠却胸有成竹,她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波即将来临。
但这正是她想要的——借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名声传得更远。只有这样,她的计划才能顺利进行。
\师傅,\李玉竹兴奋地跑来,\前面又有一批官家小姐来了,说是特意来买点心的!\
苏青柠微微一笑:\那就让她们好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养生点心。\
正午时分,阳光正好。
街上的喧闹渐渐平息,但青柠小馆的生意却越发红火。不少官家小姐们还在店里品茶论点,谈论着刚才品尝的\映日莲\。
\苏姑娘,\一位穿着华贵的少女问道,\不知这'映日莲'可能订做?过些日子是家母的生辰......\
\自然可以。\苏青柠温婉地答道,\不过得提前三天预订,因为有些配料需要特别准备。\
\那太好了!\少女欢喜地说,\对了,听说你们的点心还能养生?\
苏青柠正要回答,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队官差模样的人径直走了进来。
\苏青柠何在?\为首的官差厉声问道。
\小女子便是。\苏青柠上前施礼,\不知官爷有何贵干?\
\哼!\那官差掏出一张文书,\有人举报你的店铺私自使用管制药材,跟我们到药材司走一趟!\
店内顿时一片哗然。那些官家小姐们也都露出担忧的神色。
\且慢。\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只见孙进缓步走来,\老夫倒要问问,这举报可有实据?\
\孙大人?\那官差显然认识孙进,语气也软了下来,\这个...是有人匿名举报......\
\荒唐!\孙进喝道,\我御医院刚刚为这家店的原料开具了证明,这就又说人家用违禁药材?成何体统!\
\这......\官差们面面相觑。
\况且,\孙进继续说,\若真要查,怎么不去查查那些随意添加香料的店铺?老夫倒觉得,该查查是谁在背后捣鬼!\
此言一出,店内众人都明白了什么,纷纷议论起来。
\多谢孙大人。\苏青柠福身行礼。
\不必客气。\孙进意味深长地说,\不过,有些人怕是不会就此罢休。你且小心应对。\
送走官差,那些官家小姐反而更加亲近了。
\苏姑娘,\之前那位少女说,\我倒觉得你这遭遇是好事。若不是对手处处刁难,我们还不知道你这店的好呢!\
等到打烊时分,苏青柠坐在后院,望着天边的晚霞,若有所思。
\师傅,\李玉竹端来解暑的酸梅汤,\今天我们可赢了一仗!\
\傻丫头。\苏青柠摇摇头,\这不过是个开始。\
她取出一本账册,翻到最后一页,写下今天的收支:\知道为什么荣华楼要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吗?\
\为什么?\
\因为他们背后的人,已经看出我们的不同寻常。\苏青柠合上账册,\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夜色渐深,街上的灯火次第亮起。青柠小馆的幽香依旧在暮色中飘散,却多了几分沉稳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