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赠宝
仙王婆婆见风月带小宝回返,于是率众回到宫殿之中等候,分列两队,围在那杆巨大的阴阳双绝棍周围。
一时,风月带小宝进入大殿,来到仙王婆婆跟前。
小宝未待他人催促,主动上前,俯身下拜,一派恳诚模样说道:“在下孙小宝,前有诓骗之罪,后有无礼之行,两相合之,罪恶滔天,实难宽恕。如今,承蒙我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我引出迷途,使我及时悬崖勒马。我识此前非,心甚悔之,还望婆婆对我施以霹雳手段,从重处罚。”说罢,垂首忏悔,一滴一滴火泪坠将下来。
梅花婆婆睹此,心甚悯之,只是不好开口求情。
仙王婆婆沉叹一声,释然道:“你本老猿所化,自不比灵长之类。得先哲教化之芸芸众生,况有五逆十恶之行,何况于你。罢了罢了,你但能悔过自新,已是善莫大焉。我决定,不再追究此事。”心下思忖,“如今阴阳棍已非我所能控制,它既然与之有缘,莫不如直接送它,也算落个顺水人情。只是……好好一件至宝,眼下便要易主,我这心里,实为不舍……事到如今,如之奈何!……”
“小宝,多谢婆婆开恩!”
小宝闻言,感激涕零,伏地一拜,再起身时,已是火雨如注。
仙王婆婆抿抿双唇,清清嗓子,端装正色道:“另外,本尊还要郑重宣布。要将此阴阳双绝棍正式送于你!从今以后,你就成了这杆阴阳双绝棍真正的主人了。”
“啊——”
小宝闻此,激动难抑,呼哧呼哧粗喘着,满眼热切之意注视着仙王婆婆,抓其衣摆,不敢置信的问道:“婆婆,此话当真?”
仙王婆婆嗔怪道:“本尊何时说过谎话!”
“啊?”
小宝见仙王婆婆回答恳切决绝,更为激动,忙的拱手长谢,“俺老孙,多谢婆婆赠宝之恩!”说罢,兴奋之余,将身一纵,骑在巨柱上一阵贪爱摩挲,然后将其变作牙签大小,别在头箍上,再次谢恩。
一时,风月,龚姗姗,梅花婆婆,引文见此和乐氛围,不由各展笑颜。
“你等且相耍闹一番。我与梅花婆婆去谈些私事!”
仙王婆婆说着,将梅花婆婆引到一个角落。
梅花婆婆主动赔笑道:“姐姐,你看今天这个事情,我万没想到拿走您阴阳双绝棍的竟然是这只猴子。不管怎么说,事情终归是发生在我的玉女宗,我也难逃罪责……”
“此事已过,莫再挂怀了。况且,你我皆统领一众女门,总有相惜相助之处。实话讲,我们女人,真心不容易!我又怎么可能因此身外之物而与你纠缠不休,咄咄逼人呢。哈哈哈……”
梅花婆婆闻此,心下快然,却仍忧心问道:“只是,那根双绝棍事关这座宫殿的沉浮大计,你何以将其送出呢?以后,你的宫殿将何以长久凌空不坠?”
仙王婆婆说道:“此事,我自有打算。当下,我们该好好谈谈关于那朵火莲花的事了。对于如何获取火莲,你目前有没有什么打算?”
梅花婆婆道:“当然,能够深入火莲洞拔取火莲的最佳人选,自然非那只火猴莫属了。”
仙王婆婆听了目光闪烁,认可的点点头。
梅花婆婆沉下脸面,复言:“只是……单凭一只火猴之力,是没有把握顺利完成任务的。毕竟,常年生活在火莲洞里的那条火蟒,也非等闲之辈。要想成功拿取火莲,首先要干掉守卫它的那条火蟒。”
“那你的意思是……”
仙王婆婆继续发问。
梅花婆婆道:“火莲洞内,四壁如火,我等一身凡骨,纵得法力加持,恐也难得深入。而如果换成灵骨仙皮之人,或将是另一番结果。所以,我打算让他和小宝一同完成此事。”
“妙!妙呀!”
仙王婆婆忍不住赞叹,又说道,“只是他们功力尚浅,恐一时半会儿,还无法胜任这个艰巨的任务。我看,我们姐妹,还是有必要对他们好好栽培一二的。”
梅花婆婆道:“姐姐所言极是,只是我玉女宗,数年来一直以修炼玉女心法为主,此功法,根本不适合男儿修学。”
仙王婆婆道:“妹妹可莫忘了。你也习得些布阵之术。何不授其一二,临阵之时,或有裨益之功。至于攻击类法术,我倒是可以根据那条火蟒的不足之处,有针对的教他们一些克制之法。”
梅花婆婆道:“布阵之术,尤为繁琐,纵其天赋绝禀,只怕短时间内,也难有作为。莫不如……教他一些符箓之术,相比之下,轻松易学了些。”
仙王婆婆道:“也好。那么,咱们就这么定了。只是,你我既然决定教他们真功夫,要不要收其为门下弟子呢?”
梅花婆婆道:“我等门下皆为女众,我看,还是不收为好。免得坏了宗门清规。”
仙王婆婆点了点头,道:“妹妹所言极是!”
梅花婆婆看了眼即将湮没在西方的半颗红日,“时候不早了。姐姐,我们改日再会。我这就告辞了。”说罢,便要招呼龚姗姗等人。
仙王婆婆打住她,说道:“你看,这些孩子们玩的多开心。我仙王宫内,难得如此欢乐。莫不如,妹妹在此暂歇一宿,待明日启程回府,如何?”
梅花婆婆道:“姐姐既然说了。那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因神女宗常年不倒单,故而不设床枕,只与空中悬浮打坐。
梅花婆婆与引文,也学着她们的样子,飘浮在空中,行五心朝天坐。
龚姗姗和风月两个人,依偎在一起,坐在宫殿门口的红毯上,欣赏着清幽夜色下,高高挂在天边的那轮明月。
因为身在高处,所以天上的明月,看起来比平时更大,更明亮,有一个清晰可见的“和”字,烙在其中,颇为神奇。
这个“和”字,便是寄托了蓝指仙翁对这个天下美好的期许。他期望整个天下能够永享太平,亲和如一,故而以其蓝光妙指,在一月圆之夜,于上书刻文字。
意在让人抬首望月之时,每每睹之,能见此“和”,同时,人们能够扪心自醒,切实做到,凡事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