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第77章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陆渊道:“虽然政策是好的,但施行起来就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了!”
“司务为了博得皇帝欢喜,就在户口上做假。必须要求每年增加人口。”
“所以一些该删除的死者并没有删掉,还挂着户籍上要求百姓上缴丁银。”
“而一些官员则是为了多捞银子,是以人都死了十多年还不肯除名。”
“另外,官员绅衿利用优免特权隐漏人丁,奸猾之徒又托为客籍以为规避。”
“但地方丁银不能少缴,那这些差额便落到了贫苦农民的身上。”
“豪强尽行花诡,得逃上则;下户穷民置数十亩之地,从实开报,反蒙升户。”
“结果就是‘其间家无寸土,糊口不足,叫号吁天者,皆册中所载中等户则也。’”
“这样一来,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朱标顿时就怒了:“这些士绅真是该死!”
“而这样的结果,不只是贫苦百姓生活艰苦,而且还激化了矛盾,好处都让那些士绅得了,但百姓确是会骂朝廷,骂陛下!”
“一旦遇到灾年,甚至可能揭竿而起。”
朱元璋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是经历过那段岁月的,明白陆渊一点没有夸张。
他当时也是骂官员,骂朝廷,但却是没想过这是因为那是士绅造成的。
“那摊丁入亩又有什么好处?”朱元璋说道。
陆渊道:“陛下,可以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同时推行摊丁入亩,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
“这样一来,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而没田的穷苦人,自然就少缴税了。”
“这样一来,那些贫农也可以多生孩子,而不用担心多负担丁税。”
“这对于大明的发展大大有利啊!”
朱元璋眼睛一亮:“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人口便是最大的生产力。
种田要人,打仗也要人,有人才能有税收。
是以,人口都是作为盛世的重要衡量标准。
而按照陆渊所说的摊丁入亩,那百姓确实可以安心多生孩子了。
这对大明大大地有利!
“陆渊,你给咱说说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朱元璋又说道。
“陛下,我之前说了,大明的灭亡这些士绅是要负巨大的责任的。”陆渊说道。
“崇祯都穷得发不起军饷,但那些士绅家中连田阡陌,金银满仓。”
“穷是大明朝廷穷,这些士绅可是一点也不穷!”
“但他们却只会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而不会管国家的死活!”
“甚至会为那些胡虏开门带路,只为了保全他们的利益。”
朱元璋狠狠地咬住牙:“这些蛀虫真是该杀!”
陆渊道:“但封建王朝中后期,这些士绅贵族逐渐成长,在朝廷上结党营私。”
“而这些士绅垄断了官员的道路。”
“士绅入则为官,出则为绅,干预中央与地方的政策,继而保护家族的经济利益。”
“当官僚群体结盟食利的时候,皇权缺乏力量干预他们的力量。”
“而这些士绅大肆侵吞田产,会照成大量平民破产,不得不卖身投靠拥有免税特权的地主,成为在其庄园内耕作劳役的庄奴。”
“随着土地兼并愈加严重,稳定社会的自耕农越来越少,失地农民分化成了奴隶与流民,前者壮大了士绅阶层的势力,后者则成为了颠覆帝国的力量。”
“那些士绅越来越有钱,但朝廷却是收不上税收,越来越穷。”
“甚至发不起军饷,最后,只能被推翻。”
“而若是施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直接便剥夺了这些官绅的特权,他们自然也没有办法侵吞国家的利益了。”
朱标听着眉头直皱,虽然陆渊这话在道理上没有问题,但他总担心会闹出乱子。
“陆先生,读书人免税自古有之,贸然施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恐怕会引起官员的反对啊。”朱标说道。
朱标说得是事实,古代多少人读书考取功名,除了想要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封将拜相之外,为的便是免税的特权。
若是废除了这个特权,那读书人和普通人也没有区别了。
“殿下,自古就怕没有人种田,有哪里有没有人愿意做官的道理?”陆渊说道。
“就算蒙元残暴,将汉人视为三等人,不也多得是汉人想要为官吗?”
“而且,这条政策,先在西南施行,若是可行再分别在各地推行,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减少那些官员的不满。”
朱元璋斟酌片刻,微微颔首:“此法可行,为了大明江山稳固,咱不介意当一回暴君。”
朱标十分感动,他明白老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铺路。
甚至可以说,老朱只要推行这道政策,那一定会被文臣诋毁。
甚至可能在史书上背上苛待读书人的骂名。
这需要巨大的魄力。
朱元璋突然记起,之前朱标说过陆渊是用新式记账法,三天就将宝钞提举司的蛀虫都揪了出来。
“陆渊小子,你之前所用的是什么记账法?”朱元璋问道。
“父皇,陆先生已经将其编成册子,教给了儿臣。”朱标竟然随身带着那册子,顿时拿了出来。
朱元璋拿过一看,顿时眉头皱起。
他首先注意到的不是书籍的内容。
而是那奇怪的书写方式。
明朝的书籍都是从上到下,从又至左依次书写。
但这册子里的文字却是从左至右横列,朱元璋看得十分不习惯。
朱标原本还奇怪朱元璋这么久没有出声,突然想到了问题所在。
“父皇,这是后世的书写方式,这更符合人体习惯。”朱标解释道。
“陛下,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陆渊开口说道。
“若纵观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颇,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汉写右行,其法实拙。”
朱元璋起先还不习惯,但看了几行,却是感觉确实比之前的书写方式更加舒服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