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逆贼之大明战神 > 第22章 该如何破局

第22章 该如何破局

第22章 该如何破局

“刚刚少爷说他溺水后,到了地府,喝了碗孟婆汤就回来了……”曹国公府太夫人屋里,翡翠一五一十的把李佑跟徐景昌的对话,说给了毕氏和袁氏听。

毕氏和袁氏听了之后,有些若有所悟,又有些如坠雾中,不明所以。

“听说了吗?少爷手持方天画戟,从十八层地狱一直杀回人间……”

“胡说八道,明明是少爷和十殿阎王战了八百回合,战而胜之,他们才放少爷回来的……”

很快,曹国公府流传出了各种有关李佑大战阎王殿的版本!

“曹国公府的小公爷率领五百孤魂野鬼,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杀到阎王殿,修改了生死簿才得以逃出生天……”

“岐阳王得知小公爷阳寿未满,感慨世道不公,愤而学太祖起兵,率领麾下十八万将士护送小公爷还阳……”

南京城中的百姓,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版本一个比一个离奇,一个比一个夸张。

月上柳梢头,人没约,华灯初上,秋天的夜,最是萧瑟,最是孤寂,除了偶然几声狗的吠叫,整个南京城寂静无声。

秋风轻轻地吹过,坐在院子里,身上披了一件狐狸皮大氅的李佑,缩了缩身子。

李佑看着半空中朦胧如银纱织出的月光,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洒在廊柱上,树叶上,屋顶上,还洒在站在一旁的翡翠和白玉脸上,两人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而圣洁。

看着这如诗如画般的景色,李佑不断的叹气,不断地摇头,否定了一个又一个的计划。

“少爷,夜深了,院子里怪冷清的,咱们回屋吧?屋里暖和!您刚恢复,身子骨经不起折腾……”站在一旁的翡翠,搓着小手,跺着脚说道。

“什么时辰了?”李佑问道。

“戌时四刻!”翡翠赶紧回道。

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以子丑寅卯等天干来计,戌时相当于晚上七到九点;一个时辰分作八刻,一刻十五分钟。

戌时四刻就是晚上八点。

大明,没有夜生活,如果家里不是趁个百八十万的大富之家,在这个时辰,都上床造人、睡觉了,没有电灯、没有煤油灯、也没有蜡烛。

像曹国公府这种勋贵之家,倒是能用得起蜡烛、油灯这些东西,但这几天的经历告诉李佑,就是把屋子里点满蜡烛,都没有一个三十瓦的日光灯亮……

李佑也想高爇银盘百枝火,点上蜡烛,来个秉烛夜游,但当他点上十支蜡烛后,那个油烟的味道差点把李佑呛死,之后他就彻底打消了这个想法。

八点上床,要睡到早上六点,一天睡十个小时,想想就觉得痛苦,李佑开始哀嚎,搁在穿越前,晚上八点,班还没下,夜生活还没开始呢,

起身,搬凳子,费劲巴拉地把太师椅放回位子上,李佑来到了床边,白玉从李佑的被窝爬了出来。

李佑看了看,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开始咒骂这该死的封建社会,太特么奢侈了,居然用人来暖被窝……

不过,叹气归叹气,咒骂归咒骂,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闻着被子上处子的体香味,李佑还是接受了这一切。

李佑抬了抬手,示意翡翠和白玉两人去睡,自己则躺在床上,瞪着眼睛,望着房顶的檩条,开始辗转反侧,寤寐思服了。

李佑很纠结,作为六百年后穿越而来的人,虽然知道历史线的脉络,但也就知道个结果而已,中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谁也不知道?

而且,很多史书都是有“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的情节,将某些记录又删又改,史书都成了野史;至于那些稗官野史,又带有极大的主观色彩,写书的人看谁不顺眼,就使劲编排。历史上的史实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

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史书这种东西能有两三成是真话,已经不错了。

后世网络那么发达,很多民间“历史学家”考证历史材料,往往都是以结果来推导过程,九成九是“史书一句话,剧情全靠编”的推测而已。

拿李景隆来说,后世都说李景隆是草包将军,但李景隆真是草包吗?

要知道李景隆在洪武朝被封为太子太傅,以朱元璋的雄才伟略,会重用一个“草包”?

别的不说,李景隆能带领五十万大军有条不紊地走到北平城,那就说明他不简单。还别不信,五十万大军,加上随行的民夫、骡马、战车,展开队形最起码有二三十里。

李景隆之所以被称为草包,原因就是因为李景隆败了,败了,什么屎盆子都可以往他身上倒。

关键的一点,朱棣上台后,把建文朝的史料一把火给烧了,传世的史料,都是由朱棣的心腹编撰,经朱棣确认才保留下来的。

换句话说,这段历史就是史官按照朱棣的意思,篡改出来的。

所以,李佑对此很怀疑明史的真实性。

转了一个身,李佑继续思考起来,该如何破局。

按照历史线,李景隆北上时,朱棣听说朝廷调集了五十万大军,立即带领大军出了北平城,留下了极少的兵力交由朱高炽指挥,来防守朝廷大军。

而朱棣带着北平城的主力去了大宁城,设计绑架了宁王朱权的全家,将宁王手里的“带甲之士八万,革车六千”拿下来,又跟兀良哈三卫借了数万的骑兵,然后回北平城偷袭了朝廷军队。

后来燕王集合北平城、大宁城、兀良哈三卫的兵力,在白沟河跟朝廷大军展开决战,在即将兵败之时,突然天上刮起一阵怪风,刮倒了李景隆的纛旗。

纛旗一倒,朝廷大军的军心立即涣散,才导致李景隆大败。

行军打仗,李佑是个外行,别说五十万,就是五十个人,让李佑指挥,他都得指挥的一塌糊涂。

想在行军打仗这方面给李景隆一些建议和意见,那就是痴心妄想,李佑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肯定不是那块料。

那么只能另辟蹊径,想方设法帮李景隆打败朱棣,才是正途。

新书起航,求收藏,求推荐票支持!求追读!

新书起航,求收藏,求推荐票支持!求追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