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八年后
纵横千里独行客,
何惧前路雨潇潇。
潘沐寒惧怕的不是困难,而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能为力。
小小的年纪,目标坚定。
年纪小并未限制他想前行的步伐,总是要遇到困难才会有办法解决困难。
“寒儿,黄昏前,乖宝又给为父一个好的建议.........”潘子阳把潘浅落的想法细细同潘沐寒讲述后,问道:“你有什么看法”
潘沐寒沉吟会,道:“父王,儿子觉得妹妹的想法甚好;只是若是建学院,供全流苏城里的百姓上,耗资巨大,人员也很重要。
儿子认为,我们可以在城南和城北建两座两座学院.........”
“寒儿,好想法;不过这是你妹妹想出来的,等你祖父回府,我们一家人一起讨论。”潘子阳赞赏的拍着潘慕寒的肩膀。
父子俩又在细细的商榷之后发展的走向。
“你们姐妹俩在嘀咕什么呢?” 林柔看着两姐妹饭后就坐在窗边,大的一脸哀伤,小的满脸好奇,甚是好笑。
“娘亲”看到林柔过来,潘浅落蹦蹦跳跳的跑两步,抱着她娘亲的手臂 ,摇啊摇,晃啊晃。小脸上带着真挚的笑容,大眼睛眨巴眨巴的望着她的娘亲撒娇呢。
然后又蹦蹦跳跳的到潘倾月跟前,使劲摇晃着还在思考中的潘倾月。潘浅落这点力度对于常年习武的潘倾月而言,就跟小猫挠痒痒一样,看着妹妹喜悦的表情,也不自觉的跟着她笑。
只见潘浅落咧开小嘴:“姐姐,姐姐,别想了,娘亲过来了” 潘浅落开心的像只小蜜蜂一样,在林柔周围转了一圈,然后在她俩中间停下。
“娘亲坐中间,我和姐姐站在旁边,娘亲给我们故事好不好?我最喜欢听娘亲讲了,姐姐也会喜欢呢” 潘浅落自顾自的说,一手牵着她娘亲,一手牵着她姐,娘仨一起坐到软榻上。
潘倾月悲伤的心情也因妹妹可爱的笑脸给治愈了。
林柔无奈的点着潘浅落的额头:“你啊!”
轻声的给姐妹俩讲晚间小故事,轻轻搂着姐妹俩。靠在娘亲腿上的潘浅落听着娘亲温柔的声音,心里很是平静,渐渐睡意袭来,进了梦乡。
潘倾月这些年甚少在府里,久违的晚间温柔;令她身心放松,也慢慢的进入了梦乡,手里还握着潘浅落的小手。
林柔看着睡着的女儿,声音更加轻柔,双手分别轻轻的拍打着女儿的背;看着女儿入眠的面庞,眼神里充满着慈爱的目光。
八年后
南墨国京都,金栾殿上 。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永安帝坐于龙椅之上,整个人端庄威严。
“陛下,臣有事秉奏” 户部尚书王涛站出了一步。
“准”
“陛下,眼下流苏城的愈加繁华,不知臣下可能请示定南王这繁华之道” 浅意思就是说他定南王潘子阳在边关独大,威胁到朝廷,说的很委婉。
上位者的心本就是多疑的,想法肯定不会少。
只是户部尚书不知道,定南王府对于南墨皇族来说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王爱卿,这是在质疑朕的眼光,还是觉得太祖过于草率了” 永安帝目光犀利,瞥了王涛一眼。
“微臣不敢,请陛下恕罪” 王涛不敢想,定南王在皇帝心中的位置。
不,应该说定南王府在南墨皇室中的位置。
但永安帝这句话,无疑是告知了他。额头开始溢出冷汗,王涛心中忐忑不安。
“恕罪,呵 ,呵!”永安帝冷笑。
“朕有一个问题,如今的南墨国国泰民安,你们可知是谁的功劳?” 永安帝环视着底下的众臣,淡漠的问道。
“不知谁能给朕解答疑惑” 话头一转,盯向了此时已跪着的王涛。王涛感受到了皇帝锐利的目光,头更低了贴着地面。
场面一度安静,众大臣不敢发出声音,怕惹怒了此时的皇帝。
“好,很好” 看着这个局面,永安帝嗤笑了一声。
“既然没人给朕解惑,那朕来告诉你们。
是无数守在南墨边疆的战士,是他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安稳。
是边疆的战士们,用他们的英勇,让敌人产生畏惧。
他们的信仰是谁?是朕吗?不,不是,是带领他们屡次击败敌军的将领。
是带着他们看到希望的将领。
和能让他们的子孙后代,他们的同胞们能安稳生活的信念。
抛头颅洒热血 ,鲜血和生命给我们换来的和平。
看来!
是京都过于安稳,让爱卿忘了如今镇守边关的将士们。繁华,是给将士们提供更好的资源,不是让我们沉迷。
有句俗话,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朕相信以众爱卿的才华,都懂” 永安帝博怒道。
“王爱卿既然提出了问题,想来是事务繁忙,没时间去了解边关的状况。”永安帝看着王涛若有所思。
“那就封林丞相之子兵部尚书林恒暂为接任户部尚书,王爱卿降一职为户部侍郎如何。”
南均坐于高位,不怒自威;更何况现在他带着薄怒,更没有人敢吱声了。
“陛下英明” 众大臣异口同声道,心里却惊涛骇浪;一人任两个官职,从未有过,正二品尚书,更何况还是拥有实权的户部和兵部。
永安帝不管众臣的惊涛骇浪,既然一个两个没事干,跑来质疑干活的人。若真如他们所说,现在的南墨国已经易主了。
“户部侍郎,起身吧”永安帝抬抬手淡声的。
“谢主隆恩”王涛谢恩后,站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后;如缺水的鱼儿一般,大口的吸气。
“丞相、和林爱卿退朝后到御书房来一趟,有事商议。”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安帝起身便离去,大臣们以品级高低依次退出大殿。
林丞相父子出了大殿快步的往御书房方向走,本想给林恒道喜的官员退出大殿后面面相觑,哪还有林恒父子俩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