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既得利益者
钟嬷嬷惊呼一声,刻在骨子里的规矩都被她抛诸脑后,冲向了大壮紧紧的盯着他。
在大壮皱眉之际,钟嬷嬷撸开大壮的衣袖,老泪纵横的道:“真的是大将军,老奴就知道你还活着!呜呜,少夫人知道了,也能去了心头病了。”
钟嬷嬷又是哭又是笑的,说的话却让大壮眉头皱的能夹死苍蝇了。
沈瑶倒是惊讶的看着大壮,半晌才扯起钟嬷嬷,问道:“嬷嬷快别哭了,再惊着你家少夫人。大壮也丢不了,等说完奶小汤圆的事,再慢慢说。”
听到沈瑶的话,钟嬷嬷忙抹去眼泪,还担忧的回头看向西屋,就怕少夫人再冲出来。
安抚好嬷嬷,沈瑶对大壮道:“大壮,你先去客房等着吧。”
“好。”大壮声音有几分沙哑,背脊略显僵硬的进了院子。
沈瑶带着嬷嬷去了香椿家,沈瑶打了招呼后便说明来意,钟嬷嬷更是直接了当,拿了一只金镯子做谢礼,并承诺这段时间香椿下奶的吃食她包了。
看在沈瑶和银子的面上儿,香椿婆家也不能不答应。
回家后,嬷嬷便去客房跟大壮说话,沈瑶则是叫上财婶儿去灶上做饭。
不说家里这些张嘴,还有钟清池这个产妇,以及香椿那边下奶的伙食,暂时只能从秦家出。
若大壮真的就是征西大将军,沈瑶就把账都记在他头上,迟早要还的。
“姐,姐夫年前能赶回来吗?再过几天就小年了,咱们家是不是也得准备冻干粮啥的了?”帮忙打下手的沈瑜问道。
沈瑶惦记着大壮认亲的事,沈瑜的话将她的思绪拉回。
“老规矩过年不能炒新菜,家里人口多,夫人是该安排了。”财婶儿接话道。
沈瑶不知道还有这规矩,便道:“咱家不讲究这些,不是长个子的娃子,就是产妇和伤患,哪能吃剩菜?”
沈瑶心道:天下人都讲究这规矩,可好日子还是少数人的,大多数人是白受罪,估计是为了省口粮才有的规矩。
“那咋成呢?就是家里娃子多,又是伤患的才要重规矩,省的招晦气!”
财婶儿说完忙打了嘴巴两下,赔不是道:“我这嘴没个把门的,家里一定平平安安的,大富大贵。”
沈瑶笑了笑,有她这个锦鲤运在,家里只会越来越好,但这份骄傲不能说啊。
“听我的,咱们今年不兴那套。”见财婶儿还要劝说,沈瑶又道:“回头多放几挂鞭,多做几个菜敬各路神仙,把咱家的情况说说不就成了?”
沈瑶暗忖:皇宫里还摆流水宴,权贵人家也应酬不断,没见谁不好啊。
打发了财婶儿,沈瑶才回道:“你姐夫回不回来不确定,不过我给你们的红封都准备好了。我记得过年都有娃子要挨家串门的,今年姐交给你个任务。”
“啥任务?”沈瑜好奇的问道。
“你带着二丫他们几个,挨家挨户拜年去。除非是一堆娃儿一起,否则老宅那边不用去,像是白家这样和咱们有过结的也不去。”沈瑶道。
“好。”沈瑜没做他想的应道。
沈瑶丝毫不为自己骗了妹妹有心理负担,宝姐儿那别扭的性子,得让她多感受一下人间的烟火气,否则长大了还不得升仙啊!
财婶儿虽然是自家买的下人,但为了安全起见,给钟清池做的月子餐还是要有自家人盯着,理由就是教她们做药膳。
药补不如食补,钟清池至少要在家里住一个月,沈瑶有把握给她调理到最佳状态,出了月子再根据情况喝药调理,相对最不伤根基。
倒是沈瑶出去的时候,钟嬷嬷已经等在院中,并指了指西屋的方向。
沈瑶会意,带钟嬷嬷去了堂屋,谁知刚进屋钟嬷嬷就跪了下去。
“沈娘子,你可真是将军府的大恩人啊!要不是你,将军与少夫人恐难再相见,少夫人和小主子……”
钟嬷嬷捂住嘴,不敢再说后面的话,怕不吉利。
沈瑶将人扶起来,给她倒了杯水,这才道:“你确定大壮就是将军?”
认亲这种事容不得差错,否则害的就不是一方的人,后果太沉重。
“将军身上有几道我知道的疤,还有胎记都没错。”钟嬷嬷含糊的说了一句,“寻找将军的时候,少夫人与我说的这些,再加上笔迹和相貌,错不了的。”
“恭喜了。”沈瑶诚心道贺,想了下为大壮说话道:“之前大壮想到可能有妻儿,头疼欲裂,可见清池在他心中的重要性,双向奔赴的感情必定会团圆。”
“借沈娘子吉言。”钟嬷嬷忧心的问道:“我家将军的病,可能治愈?”
“头部结构复杂,我会尽力医治,但何时能康复却不能确定。”沈瑶回道。
手术是最快速的治疗手段,可没有那样的医疗条件,除非是性命攸关的时刻,否则沈瑶绝不会提及。
且手术能清除脑中淤血,却不代表能恢复记忆。
钟嬷嬷苦着脸,知道沈瑶这么说,再找郎中也不一定有好结果。
且大将军失忆,代表着无尽的变数,就连仇人是谁也不能确定,随时可能会陷入险境。
沈瑶答完话,便没有再与钟嬷嬷说话,而是在努力回想书里是谁继承了将军府,又是谁在争夺这支势力。
既得利益者,才有动机迫害大壮,甚至钟清池出事也可能是那些人推波助澜的结果。
在沈瑶沉思之际,大壮忽然喊道:“沈氏,快救人!”
钟清池身体虚弱,激动导致的昏迷,倒是不会有生命危险,但这般折腾几回也得没半条命。
施针让钟清池平稳的睡着后,沈瑶警告道:“你们最好劝她放平心境,有些事暂时不要提,再劳神她活不过三十。”
钟嬷嬷吓得直接给沈瑶跪下了,大壮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头疼,又没人顾得上管他,竟砰的一声倒地。
沈瑶无奈只能先救人,在扫描大壮后脑的伤处后,不知该不该感叹巧合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好巧不巧,大壮磕到了小凳上,撞的正是淤血压迫神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