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穿越明末两太子 > 第229章 吴三桂的发迹史

第229章 吴三桂的发迹史

“我儿三桂,生于我这种拼性命,获取富贵的家庭,自小即无纨绔性子。”

“而且,于懂事时起,即入军中训练,从不怕吃苦,不抱怨劳累。”

“由是,在十六岁的小小年纪,就懂得练兵、带兵及战守策略,还拥有一支二十名强悍少年组成的亲兵卫队。”

“我们父子,感情至深。数十年来,是父子亦师友地相处下来,于军中,同朝为官,在大明王朝这片天下,堪称楷模!”

吴襄平静而赞其子,也是夸赞了他自己。

接下来,他就讲述起了吴三桂破清军围困,奋勇救父的故事:

当年,吴襄父子作为妹夫,外甥;下属总兵、游击将军。跟随祖大寿,镇守锦州城。

有一天,吴襄带领五百兵卒出城巡逻。

在大明朝边军之中,这样的例行巡逻,一般情况下不出现特殊状况,也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然而,二般情况于这天就偏偏发生了:吴襄在锦州城外十多里处,跟皇太极亲自率领的亲兵卫队、正黄一旗满清兵撞上了!

满清一旗之兵足额编制七千五百人,加上皇太极的亲兵卫队二千多,这支满清军足足上万人。

明军中一直流传:满鞑子上万不可敌。

撞上了强敌的吴襄,哪敢迎敌啊?跑路都嫌爹娘只给生造了两条腿!

然而,吴襄带领的是步兵,哪里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呢?

当跑到锦州城东门外三四里的地方,吴襄他们已被满清铁骑追上,给围成了如铁桶中的蚂蚱一样。

绝望的吴襄这时哀叹:“我命休矣!”

可是,满清军执行皇太极的命令:对吴襄他们这五百明军,却是围而不杀。只对他们予嘶吼,恐吓加羞辱……

锦州城里,祖大寿、吴三桂闻讯上到东门城楼,看清了吴襄所处的困境,都是急得不行。

可是,吴三桂数次请求舅舅发兵营救父亲,都被祖大寿予拒绝了。

祖大寿的理由是:

这时锦州城里,只三千守备部队;

上万敌人大兵到来,就是图谋攻克锦州坚城;

皇太极对吴襄围而不杀,就是引诱祖大寿出兵援救……典型的围人打援,最后夺取城池嘛!

是啊,祖大寿的分析完全正确。

十六岁的吴三桂,也就无话可说。

可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被杀、困饿而死……或是被逼投降啊!

几番思虑过后,吴三桂把心一横!独自带领他自己的二十名亲兵,就冲出城门,如利剑出鞘般,向满清军阵刺杀上去。

这些个亲兵,实际就是吴三桂于辽东军中、民间各地,发掘、挑选、训练出来的少年家丁。

“家丁”,是辽东将领们于带领的正式军队外,自费组建的私人护卫武装。

一般将领选拔的家丁武士,都是孔武、剽悍、忠诚、敢死之壮汉。

具体人数,则要根据自身官阶、财力来决定了,也不一定就是官阶越高,家丁亦多。

像之前的熊廷弼、洪承畴等入辽统帅,官阶那么大,就是没有足够数量的“家丁”护卫,终致惨败、被俘那样的结局。

哪怕他们带来的内地悍军,跟辽东军相比,都是弱如草鸡般的存在,又怎么去跟满清铁骑抗衡?

辽东将领们为了使“家丁”在战争中、其他关键时候肯卖命出力,平时,就要给予他们在衣、食、住、行、装备、银钱等各方面最好的待遇。

辽东军的战斗力,最强不过是家丁!

所以克扣、甚至吃空饷都是军官们的常规操作。经商、走私、倒卖人口、军火,都是合法生意。打家劫舍,都是经常爱干的事情……

得到财富,首先就是扩大家丁规模。否则,不会有军功傍身,更不可能有升迁,将落得个做炮灰的结局。

哪怕壬辰战争中,先期去到朝鲜的李如松,就是依靠他的家丁武装,才能以弱势兵力,屡次重创日军。

而雄踞辽西走廊的将门望族祖大寿家,其父祖承训早期投资李成梁,后来直接进入军队,成为重要将领。

到祖大寿掌家后,自己平步青云不说,其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

其子侄辈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法、祖可法等都是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的辽东军各级军官。

可控制宁远、大凌河、锦州,辽西走廊诸城里的几万明军。靠的就是以其巨额财富,组建起数千人的家丁武装,分配给祖家骨干们做护卫和倚仗。

所以说,到明末,朝廷费尽国力、财富供养,极尽一切手段去控制,到最后,哪怕辽东军实际也成了将领们的私人武装。

罪魁祸首,就是放任将领们不遗余力地招募“家丁”。

但是,这一套方式方法和手段,却都是跟爱新觉罗家族学来的,也就可以于辽东大地上跟满清军抗衡数十年……

这也还是大顺军都奔北京而来了,崇祯皇帝要调吴三桂军入关,守卫大明朝廷,却只能去征求吴襄意见的原因。

因为,崇祯皇帝明白,这种时候,只能以吴襄一家为筹码,去挟持吴三桂。

否则,要调动吴三桂回援京师,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吴襄对崇祯的客客气气,却是张开了狮子口:必须调拨百万两银子,否则,关宁军回不来!

对于崇祯皇帝对关宁军是不是大顺军对手的质疑,吴襄才有那句着名的论断:

“只要有百万两饷银,吴家三千家丁,便可荡平李闯流寇!”

……

可不是嘛,看少年吴三桂和他那群少年“家丁”们的骚操作: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神勇,精湛武艺、各种必杀技……二十一名战骑,迅速冲开满清兵围阵的一个缺口,到达吴襄身边。

“父亲,跟我一起杀出去!”

这声喊,将还在懵逼状态中的吴襄唤醒。

吴襄当即跃上被杀死了满清兵,暂时无主的一匹战马,跟随着儿子冲出了满清军的铁桶阵。

虽然那五百步卒没能跑脱,可吴三桂救出父亲的目标终于达成。

当吴三桂带着父亲进入锦州城,祖大寿指挥守门兵卒再将城门关死、杠牢。回过头来,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外甥不忧富贵尔!吾即提请予你封拜也!”

城外的皇太极,恼羞成怒地在指挥部队,将五百明军全部杀死后,才冷静下来。

这时,搞清楚了状况的皇太极,也就羡慕起吴襄有吴三桂这样个孝、勇无比的儿子了。

在酸溜溜地说了这句“吾家若得此儿,何忧不得天下!”之后,皇太极引兵离去。

呵呵!

勇闯满清兵上万人包围圈,拼死救出父亲!

这样的传奇,值得满天下人赞颂。

而吴三桂这么个人,在特别提倡忠孝的华夏历史上,简直就是完美的榜样。

大明朝朝野上下都为之震动了!

接下来,进京武试,吴三桂又高中武举,还被辽东总监军,高起潜收为义子……

从此后,吴三桂的仕途真就是青云直上了。

年仅二十八岁,就坐上了镇守一方的宁远总兵位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