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穿越明末两太子 > 第239章 给大顺兵讲故事

第239章 给大顺兵讲故事

“是啊,哪怕一个大皇帝,只要认识到自己还就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即仁慈了。”

“由仁慈而宽容、大度,该放弃的,也是毫不犹豫。”

“只可惜啊,现实马上就会给他当头一棒子,打得他晕头转向。”

“这个人,从此心灰意冷……活着的他,不再相信任何美好的存在……”

朱慈炅这样感慨,朱慈烺表示赞同之后,继续讲述。

当天晚上,朱慈烺费尽口舌,终是没能说服李自成等人。

他就想啊,哪怕说出自己这魂来自几百年后,读过这段历史上的众多史料,哪怕于课堂上都在读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可是,有用吗?

没谁会相信啊!

无奈之下,朱慈烺回到小帐篷里,虽然于心不甘,看到吴襄睡死了,他也倒头就睡。

可是,心难平,意难耐啊,又怎能安然入眠?

半夜三更了,朱慈烺钻出帐篷。

借着月光,他绕过座座军帐,想到千米之外的海边去散散心。

朦胧的天空下,寂静的石河滩依然躺平着。

李自成御营、大顺军各营的军帐,在石河滩西岸边连成一片、一簇簇如土丘样的堡垒,绵延到燕山的山脚边。

对此情此景,朱慈烺都没任何感慨。因为他想到了这些个问题:

自己怎么这么轻易地就走出了大顺军营区?

途中都没遇到任何一个巡营执哨,预防敌人偷袭的明警、线桩、勤务兵员?

这是军队驻扎,于夜间休息时,将领们必须要做的功课嘛,大顺军将领们不懂?

哦……

大皇帝都跟吴三桂谈判好了,战争暂时不会发生。

长途跋涉来此,人困马乏,还不好好睡上一觉?

官长们可能也是安排了哨兵放哨,只是,哨兵们可能也都于某个角落睡着了……

朱慈烺摇头晃脑,对大顺军如此散漫而怒其不争。

于是,他选择去海边,准备沿海岸线一直向西,就可以绕过大顺军营,得以逃脱啦。

然而,来到海边,即见到一堆沦落人!

人还不少:估计上千之数。

他们将逃路给阻断了。

“额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窑洞建在沟谷半坡,取水要去沟底窝窝……”

有人唱这信天游。

歌曲唱罢,感慨声又是迭起:

“啊,大海啊,尽是水!这么多的水,若是可以灌溉黄土高坡,高粱、小米还不堆满所有的窑窖窖么?”

“感谢咱们的大皇帝吧,带领咱们住过京城里的屋,还来看过山海关的海……”

都忘记了自己要逃亡,朱慈烺心里这就说:

这才正常嘛!

大顺军将士,骨干来自三陕之地,士卒多半都是河南内地人。

他们,没谁到过海边,怎么知道大海的广阔?

想要告诉他们的是:

这片海湾名渤海,跟汪洋大海比起来,这片海其实太渺小。

放弃了从他们中游荡穿过去的朱慈烺,没说出来。

预料还是没谁会相信啊,就像于李自成御帐中一样,这时他所有的言语,就像放屁……

“小弟娃儿,过来沙沙坝头坐会儿嘛!从西安到北京,再从北京来到山海关,你娃还没走够哇?”

有人招呼朱慈烺过去沙滩上坐坐。

这时跑,不是找死嘛,朱慈烺还真就去了那群人堆里。

反正他于到达这里,要去见吴三桂前,已经换上大顺军士的甲胄。

六万人数的军中,互不相识,现在相识却又就是缘分。

“小哥哪里人?”

这时的朱慈烺,融合原身之魂大获成功。

因此,学他老师谢升的方言,简直惟妙惟肖,“小的山东德州人。”

“军中稀少啊!”

只凭口音,就这判断,说话人哪知道山东德州是何地界哦。

不过还是有人问出这句:“山东德州在哪里?”

朱慈烺故意这样说:“山东,一定就在山的东边……我的家在海边。”

这就引得其他人围拢过来,“呵呵,军中还有在海边住过的人!”

于是,这群人就要求了:“给额们讲讲海的故事嘛。”

于是,朱慈烺讲起美人鱼的传说、海的女儿、龙王太子……

故事短而精彩,吸引来众多的听众,令这群真正的土包子们如痴如醉。

“小哥儿讲得精彩!使额们不枉来过海边逛逛!”有人赞。

有人狂,“再讲些吧,让额们回去,好给将来的婆姨,娃儿们炫耀!”

朱慈烺看看月亮,“这都交四更天了,你们都不想睡觉?”

众人纷纷说道:“听了海的故事,兴奋着呢,今夜无眠!”

“既然无眠,都去石河滩东岸做回哨探。”

朱慈烺提出要求,立即给出来诱惑道:

“过了今晚,若让我大顺军平安无事,明晚我给你们讲十个海的故事。让你一次听个够,难忘一夜良宵!”

“可以,”

“可以,可以!……”众皆答应了朱慈烺。

朱慈烺又说:“一定将西罗城,山海城各城门盯紧咯,发现大批人马出来,立即跑回大顺军军营前大声急呼:吴三桂军袭营啦,大顺将士准备迎战!”

“不!应该立即找到大将军,于军营中设伏,将来犯之敌予歼灭于军营中!”有人是军官,比朱慈烺更懂军事、战术。

“好!量他吴三桂不敢出动大批人马!”朱慈烺说道:

“而且,其目标一定就是咱大顺皇帝的御营,意在杀死……”

“那就更不能让来敌有一个活着回去啦!”

军官这话,打断了朱慈烺说下去,一挥手,带着大顺军士卒们迅速离去……

就是于心不甘嘛!朱慈烺想要看到结果。

回到帐篷里,吴襄这时被惊诧而醒来。

五十多岁老人家,这时醒来,就没有了睡意,巴不得找个人聊天说话。

“吴襄,若想活命,这个时候,该是你逃走的最佳时机。”

朱慈烺说得一本正经,可吴襄仍以为这是种试探、笑谈,没话找话说的笑谈,便撇开了话题道:

“太子殿下,您要思考大事啊!文臣武将、各部尚书,内阁学士……于这些人选,您心里要有酝酿……”

“李自成此人!心胸原来如此宽广……救了我儿,还要成其盖世大功!”

“太子殿下,若您此去南京,做了咱大明朝皇上,当要牢记李自成成全之大功劳……”

这个吴襄,这时都成了李自成的粉丝!

“我要说: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之前,想跟崇祯皇帝和谈,原来都是真诚的!”

“唉……只怪圣上心胸……若他没有自缢,大明朝这个摊子不会这么地混乱……何来有三桂如此去折腾!”

“吴襄!”

朱慈烺心里来气哦,却于这时找到了发泄的对象:

“你这话说得,就是指责我父皇!……”

“我父皇殉国,其风骨昭昭,不屈之魂傲游于苍穹,俯视着你们这些大明朝重臣呢……”

“喊你逃走,一则,让你这命可以苟延。二则,希望以你老命,去阻止吴三桂及时于降清路上紧急刹车。”

“否则,你们父子……终成我国家、民族之千古罪人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