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西洋之行
【说回朱棣。】
神迹中的画面开始变换,蓝色的海洋,望不到边际的海面,远方的岸线和岛屿……
朱元璋揣测:这莫非是要讲海洋的事情?海禁,商人?
而永乐十六年的朱棣则已经猜到了是什么事情,他笑了:“三宝太监有大功也!”
【在这些传统的事情之外,朱棣还进行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航海。】
【及海外邦,番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略者剿灭之,由是海清宁,番人仰赖者。】
【这句话说的便是永乐年间的官方航海活动,也就是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西洋航行的事件。】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再次抓住了那个关键词:“太监?老四,你到底用了多少太监!”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以手支颐,听着神迹对下西洋的夸赞,不禁开始思考起出海来。海洋啊……
【郑和,也就是三宝太监,据考证,应当是在明军攻打云南的战争中被抓,后成为太监入宫,随后跟随朱棣到了北平。而他崭露头角的时间和其他朱棣重视的太监们一样,都是在靖难之中。】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朱棣命正使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郑和船队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开始了他的下西洋之旅,也开始了明朝共计七次的下西洋之行。】
【明史记载,郑和的舰队共有各种船只240多艘,载船员人。】
【而这240多艘船共包含五种船只,其一是郑和乘坐的旗舰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可容纳舰员近千人,舰体广阔,可以行马;第二种是马船,运载战马和草料;第三是粮船,用于储藏粮食及日用品;第四是水船,用于储存淡水;第五种是大小战船,用于对外作战。】
【依靠着这五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能协同合作的船队,郑和在海洋上堪称是所向无敌。而大明的光辉也在这一次次航行中洒遍大洋南北。】
汉朝,元朔元年。
对于这些宏伟的船舶,汉武帝显然很有兴趣。
汉朝的造船水平实际上已经相当发达。例如楼船的制造,船体高大,上可起三层楼,这三层每层都有防御敌人弓箭矢石进攻的女墙,同时开有射击的窗口。而在水上作战时,一次战役就能出动楼船2000多艘,水军20万人。
刘彻本人对海洋航行和海贸更是极有兴趣,先前他就在努力试图促成稳定的海贸航线,如从山东沿岸经黄海通向朝鲜、日本,这既可以扬大汉国威,又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金钱宝物。
而看到神迹中明朝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更是往他本就熊熊燃烧的野心上再添了一把火。
“来人,”他向身边的侍从开口,“去传楼船官和少府卿速速来见朕。”
他要建出更好的楼船,要训练更好的水军!不过,长安附近似乎没有合适的地方,不若就在城外开凿一个能够承载水军的湖泊把,就让少府负责。不过,要不要再专门设立一个管理船舶的官职呢?
【第一次下西洋是永乐三年,途径占城、爪哇等国。在航行的终点古里,郑和赐其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树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永乐五年九月二日,郑和率船队回国。】
【第二次下西洋还是永乐五年,这次远航的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规模较小。到锡兰时,郑和船队向有关佛寺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永乐七年二月初一,郑和、王景弘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记述了所施之物。永乐七年夏,郑和船队还朝。】
【第三次下西洋是在永乐七年九月。郑和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等国。永乐九年六月还朝。】
【第四次下西洋在永乐十年十一月,郑和带领船队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航行到了东非麻林迪(肯尼亚)。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回国。】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郑和第五次出行,并护送各国使者归国,永乐十七年七月回国。】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朱棣命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这也是在永乐年间的最后一次出海。】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明太宗朱棣去世。】
【而在太孙朱瞻基登基后第五年,郑和迎来了他的最后一次航行,并在这次出行中去世。】
明朝,洪武年。
朱棣略带兴奋之意,看向朱元璋:“爹,此乃万国来朝,盛世之景啊!”快夸夸我,都是我的功劳!
朱元璋嫌弃地看了他一眼,口中道:“些许未通教化的番邦罢了,有何可炫耀的?不过,能让他们知道沐浴天恩、蒙受教化,为我大明的盛世繁华做一点缀,也算是有所贡献了。”
朱棣的嘴角开始上扬,这不就是夸他吗?
“不过,”朱元璋话锋一转,又开始批评起来,“虽是为了宣扬我大明恩德,但这七次出使西洋,未免有劳民伤财之过,虚饰浮华,有违安定黎民、稳定社稷之要啊!”他语气庄重,“还是要以农业为国之根本,不可为些许玩乐而动志!”
朱棣有些郁闷,但也赞同朱元璋的“农为根本”的话,于是乖乖受教:“我懂得的,爹,农才是咱们的根本。”
“不过,那海洋可真大啊!”朱柏年纪还小,看着神迹中随着郑和的航行而点亮的一个个地方,不由惊叹道。
是啊,那海洋之上、华夏中原之外,可真大啊!国家也真多啊!
郑和七次出使西洋,从东到西,从北到南,点亮了无数的地方,也向各朝各代、局限在大陆之上的帝王将相们展示了,世界,究竟何等广阔,中原之外,又有多少国家、多少土地!
朱标也开口了:“爹,虽然说农是根本,但四弟做的也很对,这么大的地方,我大明必须有一席之地,最少,也要有自保之力。”
明初,海禁还是很严格的,但海禁,和他们训练海军、制造官船又不冲突。
永乐十六年。
由于早就知道下西洋的情况,现在众人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去世。去世?去世!
“爹!”
“爷爷!”
朱高炽和朱瞻基一下子看向朱棣,看样子,差点就要一起扑倒朱棣身上去了。
朱棣虽有些惊讶,但心态还是比较平稳:“慌什么慌,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俺年纪也不小了,迟早有这么一天的。”他笑了,看着儿子和孙子,“俺又不信什么千秋万代、万岁万万岁的,那些都是哄人的。”
见朱高炽和朱瞻基的脸色还是不怎么好看,他又想起来过去的皇帝们的常见问题,于是正色道:“别想多了。况且,俺也不信那些丹药神仙的,你俩也别在这上面动什么心思!”口气严厉。(永乐十五年,朱棣就下令杀掉方士)
朱高炽和朱瞻基纷纷应了,但还是有些闷闷不乐。
“爹,现在就是十六年了。神迹说的是二十二年……”只有六年了!
朱棣恍然一笑:“俺还以为你们想到哪儿去了。哭丧着脸干什么!俺只担心,到时候俺的想法还没有实现,还有遗憾……”况且,这些年来,他的身体确实也在逐渐衰弱。
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还不知道吗?早年的连年征战,对他不是没有影响的!而这些年他也没有歇着,还在御驾亲征。二十二年驾崩,一点也不奇怪。
【当然,郑和下西洋,并不仅仅是作为象征作用、或者只是单纯的使节。】
【他还承担着为大明在南洋布下一个个据点的责任。】
【比如,第三次出行时,已经对南洋局势基本了解的郑和,在斯里兰卡建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这个举动看起来是个纪念、示好,但实际上却是在打击当时当地的主要势力泰米尔人,帮助弱势的信奉佛教的僧伽罗尔人。】
【这样做,显然是有政治目的的,那就是在当地建立一个更加服从大明的藩属势力。】
【于是,在当地爆发武装冲突后,郑和带领部队冲入王宫,将国王带回了明朝,并将其关押直到死亡。而朱棣也顺势命令当地重新选出国王。】
【这样一来,僧伽罗尔人就此复国。】
【而这样的地方当然不止一个斯里兰卡。如,郑和带领军队除去了旧港的陈祖义,扶持施进卿成为了新统治者,并建立了大明王朝在南洋群岛上的最重要藩属——旧港宣慰司。】
明朝,洪武年。
看到这里,朱元璋点点头,脸上也带出了几分满意。
不错!这样的屡次出使西洋,自不能仅仅是为了让那些撮尔小国来向我大明朝贡,当然要有更多的举措、有更关键的任务!海上有如此广阔的地方,虽然咱看不上,但也得有点据点才是!就像北边一样,这样才能让大明更好地展示上国的威严!
汉朝,元朔元年。
刘彻看着郑和在南洋诸国建立一个个据点,推动一个个心向明朝的势力发展,不由心旌摇荡。
这么做,似乎很有效的样子……
大汉能不能也这么做?不在西洋,而是在西域诸国……让他们亲近大汉,让他们变成大汉的基地、为大汉服务……
说起来,前些年那个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的张骞到底如何了?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官方的唯一一次出使西洋活动。郑和之后,再无他人。】
【停止下西洋的原因很多。】
【一方面,是财政的难以负担。】
【出使西洋并不是完全无利可图。第一次、第二次,郑和带领船队都带回了大量中原缺少的香料、珍宝,如胡椒等,这些金银财宝支撑朱棣进行了大量建设活动;但由于船队庞大,带回的香料等物数量过多,导致香料价格开始下降,及至后来,香料等的价格便使得出使西洋成了一个赔本的买卖。】
【另一个方面,是官僚和皇权的博弈。郑和出使西洋,带来的珍宝等大多是直入皇帝私库。大臣们分享不到出使的利益,反而有时要被损害利益,如当胡椒降价后,直接被当成了俸禄按原价发放。而倘若停止官方出行,而改为私人商贸,他们便可获取更多的利益。】
【朱棣之后的皇帝,大多并没有多少强烈的出海欲望,加之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所以日后官府出海一事不了了之。】
【那么私人出海呢?实际上,偷渡出海屡禁不绝,特别是大商人、沿海一带的富商巨贾们。】
【那官府开海禁呢?这其实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在皇帝打算正式开放海禁时,已经到了明朝中期,此时各个利益集团也已经有所成型。开放海禁,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尝试出海,这对于垄断出海贸易的顶尖商人、以及与他们利益相关的官员们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因此,虽然直到最后,海禁政策名存实亡,但正式彻底废除海禁的明旨从未下达。】
这段话,无疑戳到了所有皇帝的肺管子。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又开始磨牙。
听着那森森的磨牙声,刚刚起身的大臣们都开始犹豫,是不是干脆再跪回去?
江浙!沿海!朱元璋开始在心里点名,数人头,违背禁令、私自出海,本就是杀头大罪;他们还为了一己之私,结党营私,欺上瞒下,阻碍朝廷正当政令,挖他老朱家的钱……
他对朱标说道:“标儿,待会儿去查一下,现在朝廷里有多少江浙沿海地区的官员。”
以后,不仅得对这些地方的官员进行限制,对这些地方的豪商巨贾们,也得仔细盯着啊!
永乐十六年。
朱棣想到之前神迹说的,太孙登基后是最后一次出行,于是看着朱瞻基,语气平淡道:“太孙啊,这个绳子,什么时候该松,什么时候该紧;这么多东西,什么应该抓住,什么可以暂时放手,都要仔细考虑、细细斟酌啊。”
朱瞻基皱着眉头,起身郑重应是。他可能确实需要重新梳理一遍这些年的经历,再思考一遍了。
宋朝。
赵匡胤有些发愁,他好像自从神迹捎带上宋朝开始,就一直在发愁。
不过,这次发愁和那些不肖子孙们无关,他在发愁宋朝的海外商贸。
毕竟,很显然,宋朝的海贸将会日渐发达,那么在这个前提下,皇帝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控住海贸的权力,而不是被下面的官员和商人糊弄哄骗呢?如何尽可能地减少这些人官商勾结、反过来压制皇帝的可能性呢?
他叹了口气,怎么就这么多问题呢?而自己身边的人,他看了看弟弟和儿子们,嫌弃地移开视线,怎么都这么碍事儿、伤眼、无甚大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