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仁!
第122章 仁
说句实话,看了楚国四郡局势,虽然稳定,可是一个个骨瘦如柴,一个个面黄肌瘦,一个个非洲难民的皮包骨形象,他还是很心酸的,这些年,自从白公胜之乱以后,楚国持续内战,持续外战,几乎都没有好好发展经济,结果就是苛政猛于虎的人间悲剧。
自然,敌视他的很多,可是出来感谢他的也不少,其中他最看重的就是那群还没有饿死或者被人偷着抱走吃掉的小孩们,他们才是吴国的依靠,吴国的未来。
有意思的是,重新分配土地以后的楚国人,普遍拥有大量土地和比较宽敞的房屋,这就是人口锐减的好处。虽然残忍,但是优胜劣汰以后,对剩下的人,绝对是一个好事。
战火虽然会破坏某一块,但是不会闲的到处拆房子,因此子西主政时期重建的大量房屋,如今重新分配主人以后,还是能继续使用,必须承认,楚国中北部的底蕴非常深厚,肥沃的土壤,坚固的房屋,就是如今重新获得土地的老百姓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锦衣卫保护下,他的走访,总是很惊吓到地方上害怕官府的百姓,他们显得畏畏缩缩。因此他按照自己行程抽查一些地方以后,也就大致明白,如今他的实力。
返回宛城的他,很快就得知各路官员都已经先后放下各自工作,来到楚国西部核心城池--宛城。
看着汇聚一堂的主殿内的各位文武大臣。
吴地很高兴,原本扩大这么大版图,他应该很累的,可是实际上正是这群人,他们的努力,最终解放了他。
张道衍代表镇守楚国的军方报告“陛下,如今四郡基本上完成军事部署,我们以军校军官为核心,以解放既得利益者奴隶,现在吴国的新平民补充士兵,我们组建了更加庞大的四郡军队,尤其是石乞将军所部解散以后,他从南阳,汝南两郡征兆的士兵得以返回家乡,并成为扩建的汝南郡兵和南阳郡兵,他们
本身的实力已经足以抵抗一般国家的入侵了,毕竟是强国楚国的底蕴,他们的士兵素质质量并不差,甚至完全高于郑国,宋国等中等国家,以前老是吃败仗,估计是他们过分依赖一群老朽而又残暴的奴隶主,他们原本就很愚蠢,让他们带领军队,臣以为,还不如让现在解放的奴隶自己带领自己,至少他们非常富有激情”。他的话让吴地想起了新中国开国时候,百姓解放以后的激情。那种战斗热情甚至都能让美帝国主义那么强大的帝国退缩。
因此他觉得,只要自己不作死,守住既得利益还是不难的。
至少,叶公高企图颠覆他的西部各郡县,恐怕就是想要搞定基层这群支持的文武官员都比较难吧。只要不在国际大战吃打败仗,造成被侵占,那么他还是很放心的。
因此点点头,然后张道衍又提了一个问题“如今战争结束,加上国内各郡需要抢收粮食,进行秋收,臣建议把除了禁军以外的部队全部撤回。”
庞大的驻军消耗,不断地损耗着吴国的财力,这个时代,财力就是国力。
吴地一听道“让禁军接管好,尤其是汉中郡,绝对不允许逃入蜀国的楚王等人逃入秦国。”张道衍点点头。张道衍道“五万禁军是我们最强的军队,而且是我们的常备军。我们可以三万镇守方城,保护汝南和南阳两郡,两万镇守汉中,协助迁移到汉中的楚人吴人军户,共同防范,不仅仅是北逃的楚人,还有随时可能南下的秦军”。为了稳住秦国,吴国最终还是把和秦国有争议长期被楚国控制的商邑12城,也就是后来的商洛市。历史上商鞅之所以叫商邑,就在于他的封地就是商邑12城。而同时对于晋国的无理要求就采取坚决反击,就在于吴国就看准了,赵鞅死后,晋国内部四卿为了争夺把持着晋国朝廷的大权。尤其是派人散播一些齐国争霸,导致高,国两家败亡,便宜了陈恒的消息!结果占便宜的行为最终还是由于内部牵制,无疾而终。毕竟没人希望和吴国争霸,破灭家族的事情!
吴地最终很满意,只要军方不出事,那就很稳。
公叔山突然道“如今我国扩展了汝南郡,新增加了汉中,南阳和江夏三个郡,原来的五军都督府分辖区是不是要进行调整。”。
吴地一听,拿出地图,然后看了看,拿出笔道“传令,撤销原西军战区,西军战区的庐江郡划入寿春的中军战区,长江以南的江西郡划入南军都督府。然后原西军都督府西迁到宛城,下辖汉中,南阳和江夏三郡,节制汉中民兵两万人,南阳民兵八万人,江夏民兵三万人,共计13万人。”自然这还是理论的。由于壮丁缺失,实际上也就五六万能战的奴隶民军,其他的老弱残兵也就能充数而已。
因此吴地不得不把战斗力旺盛的五万禁军镇守西军辖区。张道衍一听,立即点头,如今的西军附近已经没有强敌,在存在毫无必要,还不如直接把他们搬到宛城用来统率整个西部三郡,也就是大半个楚国。
这里按照吴地获得的户籍书籍,三郡高达13万户,再加上划入汝南的五万户,,也有高达18万户之多。相当于一个她穿越前的吴国实力。
可见楚国底蕴一直都比吴国高,要知道这还会楚国内战以后的剩余价值。
辛评就予以肯定。“对,中军有汝南守住西部,淮北郡守住北部,淮南郡为核心,庐江为支持,完全可以承当一个吴国核心战区。比起东军更具驰援价值。”这些户籍数据,就是他获得的。兼并楚国近九十万人口以后,只要经济改善,人口迅速繁衍还是不难的。虽然比起历史上楚国最强的时候,此时吴国理论上已经实现了。如果不是楚国太疲惫,恐怕他就敢学秦始皇一路杀去中原。
自然理智的吴国官僚们,可不会这么不理智,最关键他们都还年轻,可以慢慢来。
“辛爱卿,如此你就和王叔镇守宛城,在兼顾好文武利益的时候,尽可能恢复西部战区的国力。”。这算是安顿好西部布置了,一个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一个副丞相镇守,已经足够了。
果然“我们离开金陵已经太久了,应该迅速回去,孤以为沿着丹水南下进入汉江,然后入长江,抵达金陵这是最近的,也是最安全的。”。
众大臣点点头。纷纷陈诺。
吴地的返回是正常的,毕竟此战已经结束,他再不回去,恐怕本部的吴国都要出问题。
但是这一战,吴军大获全胜的夺取楚国。还是让他返回吴国以后获得吴国各界夹道相应。相比起战败,家人受损,战胜才是所有人期望的,可惜这些年,吴国取胜次数越来越少。总是被重创,被重创。
这些夹道欢迎最终在金陵达到了顶点。对此,吴地是高兴的,这意味着,吴国欣欣向荣。意味着吴国的而团结,繁荣。意味着国家的强盛。
但是刚刚回来的他就被王孙雒找到了,然后把账本丢给他。最后告诉他“国库没钱了”。
吴地没想到,国库这么不经销,只不过半年多的战争,结果,就把吴国三年积蓄迅速挥霍。
于是道“让户部发行国债,王室会带头购买”。自从有了银行,国债也就迅速产生。他实际就是“国家向百姓借钱”的凭条。
由于内帑和户部各管各的,因此不存在户部没钱就抢内帑的,因此只能是借钱。大家一起募捐。很么时候国家有钱了,连本带利还给你。
因此王孙雒很快获得一笔巨款,然后就有了继续运转的资本。
而吴地也迎来了难得的轻松日子。一统南方的吴国,如今堪称如日中天,总人口高达三百万的吴国,已经是超过晋国的最大人口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