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明朝第一航海家 > 第61章 傅友德

第61章 傅友德

天空清明,蓝天白云。

北平城的春天已经没有那么寒冷,城门边上的树梢上已经一片嫩绿。

清风徐来,空气中夹杂着花草的香味。

郑海还没来得及呼吸几口春天里清新的空气,一阵尘土便随风而至。

这不是春天的沙尘暴,而是一大队明军扬起的尘烟。

顺着马和的眼睛看过去,郑海看见一队骑兵正向这边走来,他们打着明军的旗帜。

除了大明军队的“明”字战旗,一些锦旗上还写着一个大字——“颍”。

马和看着远处的军队,神色平静。

从马和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变化,但郑海发现,马和悄悄紧握拳头。

远处的军队一步步朝城门口前进,北平城门口热闹起来。

文武官吏在门口排起了长队,等候这支军队的到来。

没过多久,城门口迎接军队入城的官吏们抱起拳头,朝一队骑兵施礼。

只见领头的将军骑着一匹枣红大马,头戴红笠军帽,一身山字纹铠甲,腰挂雁翎腰刀,脚踩乌皮靴。

他身材魁梧,坐在马上犹如一尊战神。

面色如铜,他额上的皱纹仿佛刀刻下一般,显然是一位久经沙场、饱受风吹日晒的老将军。

那有些沧桑的脸上墨眉如剑斜刺苍天,双眼深邃如鹰似狼,他静立不动,仿佛傲视天地,不怒自威。

望向城门口前来迎接的众官吏们,脸上露出几道刀刻一般的酒窝,他嘴角微动,拖拽着花白的羊须胡,两撇八字须微微上翘。

那深邃的眼眸闪烁微光,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狡黠与不屑的神情,就像上苍俯视众生一般,冷傲孤清。

一直盯着那位战神一般的老将军,马和冷不丁地问了郑海一句:“小海,你可记得他是何人?”

正当郑海还在猜测之时,马和全身微微颤抖,咬着牙齿,低声道:“他就是傅友德!我们的仇人!”

郑海恍然大悟。

原来军旗上的“颍”字就是“颖国公”打出的旗号,颖国公是傅友德的封号。

看着马和的背影,郑海终于明白了,为何马和紧握着双拳,身体颤抖。

因为傅友德便是马和的仇人。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步骑30万远征云贵,横扫云南,将云南纳入了大明的版图。

那一年,马和的父亲战死,马和被抓进军营,再后来被押往应天府......

可以说,马和如今所有的不幸,都是由傅友德等人南征造成的。

傅友德是血洗云南的战争恶徒,更是将马和送入宫中当太监的罪魁祸首!

马和不是圣人,不可能放下这段公仇与私恨!

在大人物的眼中,他是一个阉人,一个废人。

但他同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同样有热血,同样有着炽热的情感。

毁家之恨,杀父之仇,净身之耻,岂能随随便便就放下?

不能放下!

马和不是神,他是个活生生的人!

这仇恨,不共戴天!

他放不下,也不能放下!

看着马和高大的背影,郑海仿佛看到了未来下西洋的郑和。

他对郑和的崇敬之情有增无减。

反而觉得,这样的郑和才是真正的郑和,才是一个完整的郑和,一个真真正正的人!

没有炽热的情感如何矢志不渝,没有坚定的意志,如何在无边的大海上乘风破浪?

不曾跌入黑暗,怎会热烈地拥抱光明?

郭资身着一身三品官员的绯红色官袍,对着一身戎装的傅友德微微拱手。

众官吏则躬身行礼。

“本官布政使郭资,携北平众官吏迎接征虏大将军,恭迎颖国公。”

骑着高头大马的傅友德手缰绳,双手抱拳,在马上向郭资拱手:“布政使郭大人,有礼了。

“本国公奉陛下旨意驻兵北平,随燕王一同征讨伪元。

“日后,本国公及众将士还有赖郭大人提供粮草给养,劳烦郭大人了!”

“岂敢,岂敢!颖国公客气了!”布政使郭资抱拳客套一番。

傅友德坐在马上,扫视一眼城门边上的众官吏,根本,没有要下马的意思。

“郭大人,本国公身后一众将士还需安置,行入城吧!请带路!”

傅友德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样子,丝毫没有把布政使郭资与北平一众官吏放在眼里。

布政使郭资虽然很没有面子,心里很不舒服,但他无可奈何。

颖国公是威名赫赫的武将,是跟随皇帝陛下起兵创建大明的开国元勋。

元至正十年(1350年),傅友德就参加红巾军,成为起义军中的一名士卒。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傅友德投奔朱元璋,千里马找到了伯乐,从此开了挂。

他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从偏将升为大将,成为朱元璋手下的一名猛将。

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中,傅友德排名第28位,但论勇武程度不输于其他人。

曾有人评价,明朝将领中论勇猛程度,常遇春排第一,傅友德可排第二。

傅友德有多猛?

据说,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在朱元璋攻打武昌周边的一次战役中,傅友德带人冲上武昌附近的高冠山,面部中一箭,拔箭再战,肋下又中一箭,依然战斗,最终勇夺高冠山。

此役之后,傅友德被朱元璋封为“雄武卫指挥使”。

男人应该对自己狠一点,但像傅友德对自己这么狠的,真没几个!

光勇猛可不行,像张飞那样,充其量是个莽夫。

傅友德不仅勇猛,还狡诈,虽然不如诸葛亮聪明,但却有曹操的几分奸诈。

因此,傅友德屡战屡胜,锐不可当,几乎所向无敌。

西伐巴蜀,朱元璋称“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南平云贵,洪武十四年(1381年)秋,傅友德横扫云南,无人可挡。

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晋封傅友德为颍国公,第二次授予免死铁劵;

北伐伪元,傅友德连战连捷。

洪武二十四年(1931年)这次北伐后,傅友德被朱元璋加封为太子太师。

郑海看着高傲的大将军傅友德,心中很是矛盾:这不帮马和复仇不行,可是要想单枪匹马杀死傅友德,这难度贼大!

即便有前世特种兵的战技,他也没把握能正面干翻傅友德。

正纠结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傅友德洪亮而又威严的声音:

“那匹白马,是燕王的坐骑,那牵着马的是何人?”

“禀国公,那是燕王府的一名侍卫名叫郑海,此人来自云南。”一名将领上前回答,自我介绍道,“属下燕山卫指挥使,卢振,见过国公大人!”

傅友德扫了郑海一眼,便不再理会。

卢振上前又道:“国公,末将需要提醒国公一句。此人与国公大人有血海深仇,国公可得防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