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赐死崔氏
养心殿外,崔庶人的父亲崔侍郎自己跪了好几个时辰了,头都已经磕破了,也没有得到胤德帝的半分心软。
殿内,胤德帝坐于软榻之上,看着崔侍郎平日里上的奏折,与在冰泉宫里搜出的那一封家书,是在对比字迹。
一边的暗一拿着毛笔,在宣纸上模仿着崔侍郎奏折上的字迹,可是都写了很多遍了,依然是很明显能看出来是模仿的。
和家书上的字迹,也相差很多。
“主子,属下觉得,要么这就是崔大人的字迹,要么陷害他的人,是下过很功夫的。”暗一放下毛笔得出结论。
胤德帝点头表示认同,“暗一,若是朕让你一直模仿着写,什么时候能达到毫无痕迹?”
暗一细细想了想,“属下需要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暗卫中最会模仿别人字迹的,就是暗五,也是练了小半年的。”
这些胤德帝是知道的,当初训练暗卫的时候,还特意的培养了这一项。
模仿别人写字不是一件难事儿,但是若是让别人看不出一点儿破绽,却是难上加难的,就是暗一,现在也没有达到胤德帝的标准呢。
这件事儿,正如暗一刚才所说,要不就是崔氏做的,要不这背后的主使,可是大有来头。
“启禀陛下,世子殿下来了。”小南子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胤德帝摆手,示意暗一先下去,“请世子殿下进来吧。”
得到吩咐,上官筱霖躬身快步进入,给胤德帝见了礼。
“快起来坐,你也有日子没进宫了,最近练武怎么样?”胤德帝关心道。
上官筱霖胸有成竹的说,“陛下放心吧,臣一定会拿个状元的,到时候要收瑾儿和大公主殿下做徒弟。”
这话胤德帝已经听艺安说了,小小的年纪,一说到可以拜师学习骑射,眼神里充满着渴望、坚定和认真。
“等你得了状元再说吧。”胤德帝没有当场答应,免得上官筱霖骄傲。
“还记得你上次来养心殿的时候,求朕什么了吗?”胤德帝笑着说,还对着小南子招了招手。
一提这件事儿,上官筱霖更精神了,坐直了身子,激动的说,“陛下可是帮我孩儿把名字取好了?”
“朕就没见过你这么着急的。”胤德帝说着,从小南子手里接过宣纸递给上官筱霖,“打开看看,可还满意?”
上官筱霖打开宣纸一看,男孩子的名字和女孩子的名字各有三个,看来陛下是真的上心了。
自从夫人怀孕之后,上官筱霖就小跑着到了养心殿,把这个好消息亲口告诉了胤德帝,顺便请胤德帝给他的孩子取名字。
没想到这么快就已经取好了。
“多谢陛下。”上官筱霖起身,对着胤德帝恭敬一礼。
“你呀,你爹爹娘亲文采都不差,这几个名字,请他们帮忙选选。”胤德帝笑着将人扶起来。
“臣明白,就不多叨扰陛下了。”上官筱霖一边看着那纸上的名字,一边笑着走出养心殿。
没过多久,李福海就进来回话。
“陛下,底下的人说刚刚世子殿下看到了崔大人,好像没有看到一样。”
胤德帝淡淡的嗯了一声,若是这件事儿,真的是皇后做的,她肯定会暗中联系上官筱霖。
刚才暗一也说,皇后最近挺安分的。
若是上官筱霖参与了 这件事儿,刚才看到崔侍郎的时候,依照他的性子,肯定会斥责几句,把这个罪名给他坐实了的。
可是上官筱霖什么都没做。
难道说,不是皇后?
“陛下,奴才还有一事,那个小太监和他的家人,已经全部畏罪自戕了。”
看到胤德帝在闭目养神,李福海又小心翼翼的说了一句,“奴才刚刚查到,那个小太监是一个月前刚刚入宫的,这倒是蹊跷,才刚刚入宫做事,真的那么忠心,为了自己的主子连自己家人的性命都不顾了吗?还是说,他已经说了全部的实话,心有愧疚才畏罪自戕的。”
闻言,胤德帝缓缓睁开眼睛,“他离开的时候,也没有求朕饶恕他的家人?”
看着李福海摇头,胤德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陛下,贤妃娘娘在外求见。”
“请贤妃进来。”胤德帝吩咐道。
苏清瑶直接拿着那一份儿证词进来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胤德帝起身,亲手扶苏清瑶起来坐在软榻上,“不用多礼,这会儿过来找朕,是有什么事儿吗?”
看着她脸色不好,胤德帝抬手指了一下小南子刚刚奉上的茶水,“你先喝口茶,缓一会儿再说。”
苏清瑶没有喝茶,叹了口气,把证词递给胤德帝,“陛下,崔庶人已经招了。”
胤德帝接过证词,打开一看,那一字一句对于苏清瑶的污言秽语,那亲口承认自己买通了小太监一家让他们谋害皇嗣,以及崔庶人咬破了手指摁的手印,都在使他心痛。
他本来以为,崔氏是个本分的,以至于自己一气之下把她发落到冷宫还在想着她是不是被人算计的。
他还在命人彻头彻尾的查这件事儿,不得放过任何一点儿蛛丝马迹,就是怕她蒙冤。
就在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她却什么都招了。
她亲口承认了这一切。
“李福海,冷宫崔氏赐白绫一条,即刻去办。”胤德帝拍案怒喝一声。
“是。 ”李福海吓得腿都软了,崔庶人终究是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苏清瑶坐在胤德帝身边,帮着他拍着背顺着气儿,“陛下别动怒,现在刘妹妹和孩子都没事儿,已经是陛下在庇佑了。”
胤德帝疲惫的揉了揉眉心,“还好没事儿,否则,朕一定诛了她九族。”
看着胤德帝这会儿心情不好,苏清瑶就多陪了他一会儿。
看着苏清瑶把头轻轻的靠在自己的肩膀处,胤德帝帮她整理了耳边的碎发,“瑶儿,这件事儿,多亏了你。”
还没有说完,苏清瑶就把自己的右手食指,竖在胤德帝的嘴前,“臣妾此举是在为陛下分忧,陛下何必说这些客气话呢,这件事儿,最大的功臣就是方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