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 > 第二百零二章 司马懿回朝

第二百零二章 司马懿回朝

此时已经是秋季,台风已经不多,所以现在朝廷向倭国传信,都是直接走海路。

大海上不像陆地,畅通无阻,只要认准了方向,行船昼夜不停。

皇帝令司马懿回国的诏书,只用了六天时间,就跨越了这三千里海路,发到了毛利幕府的手中。

此时司马懿正好在关西巡视,他收到诏书后,只是看了几眼,就知道了皇帝的心思。

司马懿屏退左右,细细思考起来:

“皇帝要重修两册,显然是被高丽的事情给勾起来的。”

大明每征服一块土地,都要查清当地的土地和人口,这本是应有之意。

但这一直到高丽设省,这事情才麻烦起来。

皇帝第一个对外用兵的对象,乃是建奴。

辽东连年征战,地多人少。因此大明收复辽东之后,只需要把人口登记造册即可。至于土地,则直接分给移民。

而蒙古情况与中原不同,大明主要精力放在编户齐民上,完全不需要关心土地。

至于进攻倭国时,情况就更简单。这德川幕府建立才二十多年,本就下过几次大力气,清查全国的土地,人口和粮食产量,他们的成果正好被大明直接接管。

但是等到高丽设省之后,麻烦事就来了。

高丽开国两百年,而且国内两班贵族横行,又经历了万历倭乱和黄台吉入寇,人口和土地早就是一团乱麻,根本搞不清楚。

朱由检知道高丽刚刚内附,若是强行动手,只怕要引起乱子,所以他便退了一步,给高丽三年时间,让他们慢慢清查。

反正高丽本就要免税,正好趁着这时间,让地方官搞清楚情况。

但皇帝处理完高丽的事情,立刻就联想到大明原本的那两京一十三省,就要清查国内的两册。

司马懿管理的倭国,就在高丽边上,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

他喃喃自语道:“陛下招我回国,我自然不能不从,只是这事情要怎样才能办好,却要从长计议。”

司马懿想到这里,不敢耽搁,与都督府的属官交接之后,立刻坐船返回顺天。

他在倭国任职这两年多,大权独揽,本就招人忌惮。若是不肯马上回国,让皇帝担心他起了二心,那可就更麻烦了。

司马懿虽然立刻就出发,但他不同于信使,身份尊贵,可不能坐小船回国,免得出现意外。

而大船虽然安全,但速度却要慢上一些。

等司马懿真的登上津门的码头,已经是十日之后。他一上岸,立刻就坐上马车,直奔顺天而去,向皇帝复命。

这倒不是他要拍皇帝的马屁,而是朝廷的制度:凡是被皇帝召回京城的外官,回京后,不管皇帝有没有时间见你,你自己都得先去皇宫报道。

朱由检听到朱由检回京,立刻让那蒙古语老师出去,马上就要接见司马懿。

这老师就真的是老师,而不是后妃。

他不仅是大明天子,也还是蒙古的腾格里汗,若是一点蒙古语都不会,也总是不成样子。

等司马懿见到皇帝之后,立刻就要跪下行礼。

朱由检一步跨出,拉住司马懿,让他不必多礼,做足了明君的派头。

朱由检笑着问道:“司马懿,你在倭国这两年多,做的不错啊。”

司马懿躬身道:“上赖陛下照拂,下有百官用命,臣总算是把倭国的局势给安稳下来,梳理妥当。”

朱由检听着这场面话,笑着点头,又安抚了他几句,随后才问道:“朕招你回来,你可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

司马懿很清楚,自家的老板当了几年皇帝,行事越发沉稳,他招自己回国,不仅是为了清查两册,也是担心他在倭国时间太长,位高权重,难免会出问题。

但他不是傻子,绝不会提到后者,只是小心说道:“陛下召臣回京,想来是为了清查两册之事。”

朱由检听完,叹了口气,说道:“还是爱卿懂朕啊。”

皇帝站起身,在御书房转了几圈之后,才继续说道:“朕这几日,查看北直隶的黄册,发现自从宪宗朝以来,我大明的人口便没有增加过。”

“这成化年间的黄册数据,与前朝天启二年普查时的数据,居然几乎没有差别。”

“若说这北直隶经过千年的开发,已经没有可以开垦的土地,所以鱼鳞册的变化不大,朕倒也能理解。”

“可是宪宗朝到现在都快一百多年了,这人口能没有任何变化?”

司马懿听到的皇帝的抱怨,笑着说道:“陛下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了这其中的问题。”

“大明承平多年,人口自然是增长的。这黄册上的数字,无非是拿来应付朝廷。虽然按照定制,是每隔十年就要清查一次,但多半是直接照抄上一次的数字罢了。”

朱由检听到这里,轻轻点头,然后对着司马懿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清查?”

司马懿听完这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反问道:“请问陛下,您清查两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朱由检听到司马懿的反问,摆手说道:“最近这几年,范蠡在江南经营织造和市舶司,每年都能给朝廷上缴上千万两的银子。加上朝廷又废掉的宗室的俸禄,所以大明倒也不太缺银子。”

“至于粮食问题,更是通过向南洋进口,压力也不大。”

“所以朕不是为了多收税,才想着清查两册。”

听到皇帝的话,司马懿心中一松。只要不是为了多收税,那事情可就好办了。

他问道:“那陛下清查两册,到底是为了什么?”

朱由检叹了口气,说道:“朕登基这几年,虽然对外连战连胜,对内赈济灾民,又废掉漕运,算是给两淮百姓减税了。”

“但这大明朝亿万人口,剩下那九成百姓,日子却没有好过多少!”

“所以朕不仅不打算加税,反而打算减税,让百姓缓上一口气。只是地方的劣绅太多,朝廷征税时,他们一个个躲在后边,把税收压到普通百姓头上。”

“朕若是对百姓减税,他们保管争先恐后,把好处揽到自己怀里。”

司马懿听到这里,已经明白过来,正色说道:“所以陛下才要先清查两册,就是为了普通百姓,得到这减税的实惠?”

朱由检轻轻点头。

这几年内,大明有余力赈灾,对外又灭掉了建奴和蒙古,缓解了北方各省的财政压力。于是当地人口居然又开始增加。

朱由检虽然没有人口普查的能耐,但是他令太监走访北直隶各地,再推广到全国,估算每年新增人口接近百万。

这新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张吃饭的嘴。但是百姓每年的收成,却不会跟着上涨。

这小冰期还有二三十年才会过去,要是不做任何准备,再碰到天灾,又该如何养活这些人?

所以朱由检才想着给百姓减税,也不求他们从此过上好日子,只是希望在养活这些孩子之外,在平常年份还能攒下几斗稻谷。

到了灾荒时,靠着它们,多少能坚持个把月,坚持到朝廷开仓放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