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清查的手段
司马懿又和来宗道寒暄了几句,便把他送走。
到了他们这个位置,私下里没必要太过寒暄,有利益上的捆绑,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司马懿根本没有留来宗道吃饭,而来宗道倒也不在意,他回府之后,亲手写了几封信,让人送了出去。
司马懿既然已经认可了他的名单,那么他也得先跟自己这些学生们,交代几句。
第二日一早,司马懿进宫面见皇帝,把来宗道给他的人名交了少去,点了这些人的将。
朱由检看完之后,轻笑一声,直接准了。
当年开恩科时,他就知道自己早晚要对世家大族和地主劣绅动手,所以当时选进士时,凡是小门小户出身的,都排在前列。
而高门大户出身的,则排在三甲的后半。
当时的安排,现在果然发挥了作用。
朱由检对司马懿说道:“你打算从顺天府开始,清查土地和人口,重修鱼鳞册与黄册,朕自然支持。”
“只是不知你具体都要采取哪些措施?”
清查土地和人口,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人长了双腿,是可以跑的,若是地主一味隐匿人口,而本地的小吏又帮忙藏匿,倒也没那么容易找出来。
而土地虽然跑不了,但田地本就分为好几等,最上等的水田产出,比起盐碱地的产出,能差上好几倍。
而小吏本来就喜欢在土地的优劣上动手脚,把地主家的上田,给登记成盐碱地,从而少缴粮。然后把贫农的下田,登记成水田,让他们多缴粮。
要是重新派人,一亩地一亩地的查验过去,那么靠着这么点可靠的人手,单单一个顺天府,恐怕就要花上一年的工夫。
要想把大明全国的土地都查清楚,估计要花上几百年。
司马懿闻言,开口解释道:“臣打算先搞清楚人口的规模,再反过来推算田地的数量,再减去鱼鳞册上的土地,去追查这其中差额。”
朱由检听到这里,立刻来了精神,开口问道:“你要如何搞清楚人口规模?”
司马懿笑道:“臣这几年在倭国,曾与佐渡岛发现了金矿,于是派人发掘。”
朱由检轻轻点头,这事情他当然知道,只是这些金子没有进国库,而是进了皇帝的内府,所以这事情倒也没有公开出去。
朝廷上的大臣们当然也知道,但现在朱由检威势日甚一日,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司马懿继续说道:“臣为了防止佐渡岛的矿工,私自开采金矿,于是严查岛上输入的斧凿等工具。”
“开采金矿时,耗费的工具是有定数的。开采越多,耗费也就越多。只要两者数据大概能对上,那么矿工就不太可能私自开采。”
“臣以为,清查顺天府人口,便可以按着这种办法。我大明盐铁本是专营,只要搞清楚顺天府消耗了多少盐,便能大致知道有多少人口。”
朱由检听完之后,兴奋点头。这种估算方法当然不能保证正确,误差不小。
毕竟富人吃盐,肯定远远多于穷人。有些十分贫苦的地方,买不起盐,甚至会以辣代盐,这也会让推算的数据不准。
何况还有私盐贩子的存在。
但以此时的技术水平,就算有些误差,也是可以接受的。
何况朝廷清查,到最后总要落到一个个实际的人头上。估算出的数字,只是起个兜底的作用,让官员们心里有个底,知道大概的人口规模,免得漏查太多的人口。
想到这里,朱由检又追问道:“那清查田地之事,爱卿又有什么办法?”
司马懿说道:“顺天不比江南,没有那么多织机,除了朝廷的将作监之外,也没有太多手工作坊。”
“而地主不会养闲人,有多少人口,自然是因为有多少对应的田地。”
“因此,只要先把人口问题查清楚,再查这土地问题,也就不难了。”
听到这里,朱由检皱起眉头,开口说道:“曾有人……向朕提议,建议朕搞摊丁入亩。”
司马懿想了一下,从字面意思理解,说道:“陛下,这建议的内容,莫非是要把丁银,摊入粮税之中?”
朱由检连连点头:“爱卿果然一点就透,就是这个意思。”
司马懿摇头:“陛下,此人若是新科进士,或者后妃,倒还算有些见识。但若是入朝多年的官员,则其心可诛!”
朱由检听完,不咸不淡的问道:“爱卿何出此言呢?”
司马懿解释道:“我大明的丁银,虽然是朝廷的正项税收,但根本不进入顺天的府库,完全是各地的地方税款,供地方官府……和地方的官员开销。”
“这摊丁入亩,就是将本来地方的税收,直接归入国家的税收,这各地官员岂能同意?”
“到时候,不仅是清查土地和人口这事情搞不下去,就是陛下您以后再做其他事情,也会受到掣肘。”
朱由检叹了口气,也知道此事难办。
历史上那雍正皇帝能搞成这事,是因为建奴入关时,把各地的丁银收归了朝廷,不再留给地方。
等到康熙年间,又锁死了田赋的税银,搞了个永不加赋。所以才有实行摊丁入亩的前提。
大明国情全然不同,这丁银可是真正的祖宗家法,背后站着的是千千万万从丁银中捞取好处的地方官员。
朱由检说道:“罢了,,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先把清查两册的事情搞好吧。”
“大明最近数十年,天灾不断,不论如何,先把这一关顶过去,至于摊丁入亩,倒是可以容后再议。”
听到皇帝的话,司马懿也松了口气。若是皇帝真要搞摊丁入亩,那么光靠来宗道推荐的那几十人,恐怕有些不够用。
最后难免还要再动刀子,让南边的曹化淳回京,带着锦衣卫再来一次大索京城。
可是当年捉东林党,只需要对着东林点将录去抓人就行了。若是搞摊丁入亩,除了朝中的大臣,地方上从总督到县官,谁会真的赞成?
这若是牵连开来,可不是抓几百个人就能了事的。
司马懿说到:“陛下,那臣就先退下了。”
朱由检挥手,示意他出去,自己一个人思考起来。
所谓时移世易,摊丁入亩虽然是个良政,但眼下的大明,却没有推行的基础。
说到底,还是太祖皇帝当年想的太简单,给地方留的财权太大了,只把监管权留在朝廷手中。
朱由检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