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 > 第二百六十六章 宝钞面世

第二百六十六章 宝钞面世

皇帝动动嘴,下面跑断腿。

朱由检随口一说,刚刚成立的纸钞场,就只能加班加点。

幸好,朱由检这皇帝从来不差饿兵。

虽然宝钞还没印出来多少,所有工匠就都从匠户转为军户,算是个不打不小的福利。

而且一应工钱都足额发放,所以这些工匠也没有怨言,玩了命的干活,总算是赶在元旦之前,把那一万张宝钞制作出来。

等这批宝钞印好之后,王承恩亲自带人,把这批宝钞押送到户部。

但是这王承恩虽然是送钱来的,可是到了户部之后,出来迎接的人却没有什么好脸色。

冷淡说道:“没想到王公公竟然亲自押送宝钞,可惜我家尚书有事,出门去了,没办法亲自出门迎接。”

王承恩听完这话,心中冷笑:眼看就要到年关了,他这个户部尚书,还能有什么事情?无非就是不想见我罢了。

不过他倒是也不生气,一脸微笑地挥手,让人把装着宝钞的箱子送进户部。

等户部的官员清点完毕之后,他才开口说道:

“既然户部尚书不在,我也就不多呆了,就此告辞。”

等他们离开之后,王承恩身旁的东厂番子立刻义愤填膺,对王承恩说道:

“督公,这帮户部的官儿真是欺人太甚,居然如此怠慢我们!”

另一人说道:“就是啊,咱们可是给他们送钱来的,怎么连个好脸色都没有。”

王承恩笑着摇头,说道:“这印刷宝钞的活计,本是他们户部的买卖,现在归了咱们东厂,他们自然不乐意。”

等王承恩回宫复命的时候,朱由检看了他一眼,问道:“这次你到户部送宝钞,他们没有给你好脸色吧?”

王承恩听完之后,知道这肯定是已经有人告诉了皇帝,于是拱手道:

“都是为陛下办事,臣哪里在乎他们的态度。”

朱由检轻轻挥手,说道:“自古以来,这印钱的可花钱的,就该分开。若是搞到一起,保准这花钱的总嫌钱不够用,要滥印滥发。”

朱由检似乎是在发牢骚,但他知道王承恩恐怕听不懂这些,所以也没有往深了说。

而是把话头转回宝钞上。

“等到元旦之后,在京官员领了宝钞,最开始必然不信任它,要找地方换成铜钱或者银子。”

“你从内库支取一万两银子,到市面上去回收宝钞。”

按着洪武年间的旧制,一贯铜钱等于一两银子。

但随着大航海时代到来,海量的银子涌入大明,银价贬值。到了明代中期,一两银子就只能换六、七百文铜钱了。

不过到了明末,朝廷财政紧张,开始滥造当五、当十的铜钱,铜钱也跟着贬值。

于是这银价,居然又回到了洪武年间,一两银子还是换一贯铜钱。

而且等到朱由检登基之后,这几年大明南征北战,铜钱还隐隐有继续贬值的迹象。

现在朱由检让王承恩,用一万两银子,去回收一万贯宝钞,这可是很实惠的汇率了。

王承恩听完之后,立刻叩首:“陛下可真是体恤百官。只是这宝钞是朝廷发行,陛下用自己的内库出钱回收,这岂不是在补贴朝廷?”

朱由检虽然是大明天子,但他自己内库里的钱,和朝廷的钱,可不是完全等价的。

朱由检笑道:“你这话说得可就错了。莫非这宝钞只能朝廷发给官员,朕就不能拿出来花了?”

没等王承恩回话,朱由检就轻轻挥手,让他退下。

至于他自己,则继续看起了奏折。

过了几日,元旦一过,大明进入了崇祯五年。

一元复始,在京官员除了例行的俸禄之外,还领到了朝廷发下的新宝钞。

面额统统都是一贯,而且不管官职大小,都领到了一张。

大多数京官的俸禄都不高,因此这一贯钱,倒还真是意外之喜。

只是不少官员,都不怎么信任这宝钞。

“你说这宝钞真的能用吗?别又跟当年的宝钞似的,只能当废纸用。”有个七品小官开口问道。

其实大明朝已经上百年没发过宝钞了,宝钞慢慢退出市面,或者腐坏,或者埋入地下。到了现在,民间甚至都看不见宝钞。

等到了几十年后,建奴修明史,因为找不到实物,甚至连宝钞的形制都写错了。把宝钞上写着的“罚银二百五十两”,写成了“罚银二十五两”。

因此,现在这些官员吐槽宝钞,其实也是口耳相传。

另一个七品官说道:“你要是不放心,不如找地方把它花出去,看看能不能当一贯钱来用,这不就得了?”

听到这话,不少人心中一动,都跃跃欲试起来。

他们对视一眼,说道:“不如咱们一起出去,找地方把这宝钞给花了。”

若是在京城之外,七品官员就已经是一方父母,是实实在在的百里侯。

县官就是两手空空地出去,要搞到一贯钱来花花,也不是难事,甚至会被商贩们看做是讨好他的机会,主动把钱送过来。

不过在顺天,一切可都不一样了。

随便一块砖头扔出去,都能砸到几个五品大员。

像他们这些七品小官,就是最底层的人物,虽然比起平民还是强出不少,但可没有外地同行那样的威风。

要是让他们单打独斗的出门,去花这宝钞,恐怕会被商户给顶回来。

所以提出建议那人心中没底,才闹着让大家结伴而行。

在场的七品官心思电转,很快都想到了这一点,于是纷纷说道:“这主意不错,咱们一起出去,看他们敢不敢拒收这宝钞!”

“就是,谁要是敢拒收,咱们就与他好好理论一番。”

一帮七品官浩浩荡荡地出了宫门,在街上闲逛。

这些人虽然心里打定主意,要把这宝钞花出去。

但是那些有后台的商号,他们可不敢惹。于是一直走出老远,才看见一家新开张的银号。

这帮人走了进去,摸出怀中的宝钞,一下子拍到桌案上,粗声粗气的说道:“来人啊,给我把这宝钞换成铜钱。”

他本以为这银号的掌柜,必然会推三阻四,所以故意装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哪知道那掌柜的看见宝钞之后,竟然笑着点头。

“这位官人,请问您是要换成铜钱,还是要换成银子?”

那官员一拳打在棉花上,稍微有些不舒服。但他听说宝钞真能换钱,哪里还会在乎这些。

马上张嘴说道:“怎么个换法?”

掌柜微微一笑:“当然是一贯宝钞换一贯铜钱,或者换一两银子。”

那官员眼珠一转,想到现在的市价,一两银子已经能换一千一百文铜钱了,自己若是换成银子,倒还赚了他一百文!

于是他立刻说道:“当然是换成银子了。”

掌柜轻轻挥手,一个小伙计走了出来,手中端着个盘子,里边防着一两纹银。

同时还拿来一个小称,让那官员自己称一称,免得事后说那银子不到一两。

等官员称完之后,其他七品官立刻围了上去,挥舞着手中的宝钞,都要换成银子。

掌柜的笑道:“诸位官人不要着急,不管有多少宝钞,本银号都给换成银子。”

消息传出,一传百千,很快,在京的官员都知道了这消息,纷纷把宝钞换成了银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