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吕氏母子的崩溃
就在蓝玉休息的夜里,大明皇宫里有两拨人没有丝毫睡意。
其中一个当然是朱元璋,他在思考如何处置那些蓝玉案的共犯。
小喽啰他可以不管不顾,但是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莞伯何荣,吏部尚书站位,户部侍郎傅友文......
一共十几位侯爵,已经被下到了锦衣卫诏狱。
是杀是放,需要一个非常合理且不牵强的理由。
不好办呐。
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些老家伙,不是一句放了就能了事的。
当然,他们表面上是会感激陛下不杀之恩,然而,背地里,会说什么做什么,就不是他这个日理万机的皇帝能管得了的。
朱允熥破例被朱元璋留在了乾清宫,单独给他一间房,让他跟着自己住。
“派人去拿些你的东西吗?”
朱元璋非常细心地问道,其实他不怎么关心孩子,他只是惦记着蓝疯子留给这孩子的那些东西。
今天,他看见了仙界的灯,那么明亮,就想自己也制造一个出来。
是以,他想知道,熥儿手里是不是有制作那种神奇的灯的图纸之类的东西。
“皇爷爷,我本来也没什么东西,只是去拿两件换洗衣物就好了,我这就去。”
“让二虎跟你一起。”
当朱元璋看到朱允熥只是拿了一个小包袱过来的时候,不禁惊呆了。
就这点儿东西,连本书都没有吗?
朱允熥不觉有他,拿着自己的小包袱就去了房间。李二虎却红了眼眶:
“皇爷,哎......”
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说!”朱元璋看着李二虎的表情,就知道,这孩子的境遇可能比他想象的还要不堪。
无名火起,声音就不由重了几分。
“皇爷,这么说吧,三殿下住的地方,还不如奴才的屋子呢!”
李二虎可能是受到的震惊太大,实在是说不下去了!
转过身,擦着眼泪,肩膀一耸一耸的。
朱元璋握紧了拳头,手指关节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吕氏,好手段!”
几乎不用等蒋瓛的调查结果,他就已经确信,蓝玉说的桩桩件件都是真的!
看着和自己的好大孙雄英长得十分神似的允熥,朱元璋更加思念自己的皇后和太子了,还有那个好大孙。
再一想到雄英和他母亲是被吕氏算计的,朱元璋简直控制不住,想要现在就把那个女人碎尸万段!!
妖女,尔敢!!!
暂时忘记了蓝疯子留给允熥的好东西,朱元璋就这样在愤怒和恨意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而同时失眠的还有朱允炆母子。
吕氏在被公爹敲打了一通之后,在儿子朱允炆的搀扶下,回到东宫。
刚进了宫门,朱允炆就挨了她狠狠的一巴掌!
半边脸顿时就肿了起来。
朱允炆吓得当时就跪下给母亲认错;
“母亲息怒!”
吕氏气得浑身颤抖,用已经不受自己控制的哆嗦的手指,指着这个不成器的儿子:
“我平时是怎么教导于你的!?
你竟然在文武百官面前犯那种错误?!
你,你,你太让我失望了!”
说完,不由悲从中来!
先是小声啜泣,随着进到寝宫,就大放悲声!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短命鬼那么早就死了,扔下你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
你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如果你不能...他们可怎么办啊?呜呜呜...”
朱允炆自是知道自己今天为外公求情,犯了皇爷爷的大忌,回来又挨了母亲的打,
母亲平常对自己倒是十分严厉,却很少打他,如今再见到母亲如此悲伤也不由跟着哭起来。
他都那么努力了,没日没夜的学习,读过的书堆起来,能赶上他十个那么高,为什么皇爷爷还觉得他不够格?!
到底一个继承人,需要学到什么程度才能让皇爷爷满意?!
既然这样,他也不要当这个继承人了。
本来以为蓝玉一死,他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可是谁想到,蓝玉的死竟然还引起了皇爷爷对东宫的怀疑,他算是彻底懵逼了。
他都已经被皇爷爷封为了太孙,那就是未来的储君,实在是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动手脚啊。
他再傻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好不?
他觉得母亲也不会!
可是锦衣卫那帮狗,今天都来了几次东宫,别以为他不知道。
他也有父亲留下的锦衣卫好不好。
况且支持他的文官不少。
他算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竟然把火引到了自己头上。
如今皇爷爷已经生气了,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暗卫:“殿下,三殿下搬去了乾清宫!”
“你说什么?!”
吕氏和朱允炆娘俩几乎同时惊骇出声!
“三殿下今晚住在了乾清宫!”
暗卫再次说了一遍。
就算是朱雄英活着的时候,还得是生病期间,才有资格住进皇奶奶和皇爷爷的寝宫!
怎么,今天,这么敏感多事的日子,他竟然住到了皇帝身边。
这个消息对吕氏母子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雪上加霜。
刚才在群臣面前被莫名奇妙的敲打,还没理出头绪,现在老三又搬去了乾清宫?
皇上的意思也太明显了吧?
“母妃!凭什么?我不甘心!我是真的不甘心啊!凭什么?!”
朱允炆彻底崩溃,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
他该怎么办?
他能怎么办?!
谁来告诉他!
吕氏脸色苍白,全然忘记了怒吼和发火,她就像是被孙悟空施了定身法术,一个姿势呆坐在床榻上,石化了
完了,全完了......
第二天早朝如期开始,朱元璋决口不提蓝玉案的进展和相关人员的处置问题,这要是放在昨天以前,他肯定是要大开杀戒了!
他认为,那些人关在锦衣卫诏狱里,每多留一分钟,都是在浪费大明的粮食!
可是这次他竟然开始了“拖!”
昨天他想了一夜,觉得只能采取“拖”的策略,等到谁家有胆子来告御状,或者是大臣们上奏求情,在见机行事。
或者是,把这件事留给两个皇孙来处理,看看他们的态度和处理政事的能力。
他猜朱允炆会求情最好,朱允熥应该提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