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熔盐发电!
大漠烽烟漫,戈壁落日圆。
一辆吉普车,驰骋在没有任何道路的碎石滩上。
颠簸的车身,让坐在上边的几个人,都感觉自己的隔夜饭都快要被颠出来。
“我们的基建,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啊!”
坐在后排紧紧抓着扶手的张星扬,在顶住了胃里不停上涌的恶心感之后说道。
这时候,国内大基建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各种高级别的公路、铁路都没有建设完成。
所以,这时候在西北地区自驾,不像后世那样是一件比较惬意的事情,而是真正的折磨。
“据说过几年,这里也要通公路了。”
开车的是负责地质勘探的一位年轻小伙子,他们地质队最近一直在这附近工作。
这一次,也是他负责给张星扬他们进行带路。
在这一片土地之上,常年手持登山杖和地质锤的他们,是最熟悉的人。
“到那时候,你们要是再来敦煌这里,就要好走很多了。”
小伙子也是西北本地人,在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地质学,在毕业之后放弃了在东部高薪的工作,又回到了这里。
所以他在说这话的时候,带着一股年轻人特有的自信。
他相信,这一片在过去一两千年里,创造了丝路神话的地区,在新的时代之中也有属于它的发展轨迹。
“一千年前,这里就是丝路的重要中心。”
张星扬在心中默默地想:
“一千年后的现在,他们也即将成为新的能源中心。”
张星扬他们此次来到西北戈壁的重要工作,就是为国内首座光热发电站进行选址工作。
事实上,光热电站目前在国际上都是极为前端的新能源研究领域。
在未来的能源发展进程之中,光热电站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国内这样,在西北有着大片常年无雨、年平均光照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的区域的国家。
在这些地区,发展太阳能发电产业,不仅仅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收入,更加可以达到固定水草,减少风沙的好处。
但是目前主流的太阳能发电方式,光伏发电,有着不言而喻的弊端。
那就是发电时间不够稳定,在阴雨天气和夜间不能够进行发电。
在这些时间段,基本上设备就只能消耗之前所发的电。
其实,目前的风电、水电,也都有这样的缺点。
风电,受到风速的影响很大,在峰谷时的输出功率相差很大。
水电,则是受到汛期的影响,夏季的时候发电量大,冬季基本无法发电。
而光热发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间接的手段,将原先不稳定的太阳能转化成稳定的热能。
以热熔盐光热发电举例。
在晴天太阳好的时候,熔盐塔内的熔盐会在聚光反射镜子的作用下,被温度极高的光线加热到液态。
这些液态的高温熔盐,会在交流管道之内加热水,从而带动蒸汽轮机的转动,进行发电。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人类是找到了又一种烧开水的方式。
“我们到了!”
负责开车的易云,稳稳当当地将车停在一处平地之上。
面临是一处简易的营地,显然是易云他们在户外考察时的临时居所。
“张教授,你好。”
听到汽车的声音之后,一位面容粗糙的中年人从帐篷之中走了出来。
亲切地和张星扬握手。
“您好,您就是傅队长吧!”
张星扬能够感到对方的手上布满了老茧,显然是已经在一线工作了很多年。
傅队长长期在高原和戈壁上工作,脸上时时刻刻都挂着一抹高原红,笑了笑之后,有些拘谨地说道:
“叫我老傅就行。”
在简单寒暄之后,傅队长就转身指着自己身后的一大片地说道:
“张教授,这就是我们找到的地方,应该是符合你们的标准。”
张星扬远远地眺望了一番,后面大片大片的平坦戈壁滩。
方圆数百公顷土地,基本上没有半米上下的起伏。
“这里的地层足够稳定,在过去的记录之中,从未发生超过三级以上的地震。”
西北处于板块结合处的地域,本身就在地震带的附近。
而这片土地的地震记录,更是有了数百上千年的历史。
在这么长时间的历史之中,没有出现过三级以上的地震。
也就意味着,这里的地层是无比的稳定。
“而且,这里的光照条件很好。”
傅队长一边翻阅着自己手上厚厚的笔记本,一边说道:
“在去年和前年的记录之中,这里当地的光照时长分别达到了2751小时和2978小时。”
这个光照时长,即使是放到全国来看,也可以算是超长时间的光照。
再长一些,甚至可以打破国内光照时长的记录。
张星扬在听到这两个数据之后,则是在心中默算了一番。
熔盐发电虽然受到光照时间的影响比较小,但是也需要比较长的光照时间才能够维持不停机运转。
在之前的实验室测试之中,想要达到24小时不停机,基本上需要每天达到10个小时左右的光照。
不过按照张星扬,从当地的感受来看,在这个光照更强的地方,可能每天只需要8-9个小时,就能够维持熔盐一直保持液态,从而维持24小时不停机发电。
当然这是建立在装机容量为100MW的前提之下,如果将装机容量提高到200MW,乃至于500MW的地步,那么光照的需求将会更高。
不过,第一座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将会是一座实验性质的发电站,装机容量不会很大。
不可能将装机容量维持在200MW以上。
但是,张星扬不可能仅仅考虑眼下的建设情况,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建设。
在未来装机容量堪比大型火力发电站的1000MW级别光热发电站,也会建设在这片土地之上。
必须要给他们留出足够的建设土地。
实际上,在数十年后,这片在过去寸草不生的土地,将会发生史无前例的变化。
那时候,原先的戈壁滩上,星罗棋布的都是光热发电站。
即使是在太空之中,夜晚也能够看到一片漆黑的戈壁上,散落着一颗颗明珠。
那些是在夜间也不会熄灭的高温熔盐,发出来的光亮,也是在沙海之中永不熄灭的灯塔!
张星扬很快就计算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每年长达2700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即使是考虑到蒸汽轮机停机检修的时间。
每年发电的时间,也能够超过200天。
这样算下来,年发电量将会达到10亿度以上。
这已经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
要知道,01年全国发电量也不过1.5万亿度电。
这一座光热发电站,建成之后,就能够达到全年发电量的近乎千分之一!
“这里将会成为未来的国家能源中心,伱相信吗?老傅!”
张星扬意气风发地指着面前近乎于一无所有的戈壁高呼道。
满脸沧桑的老傅,眨巴了自己因为常年在出野而有些浮肿的眼睛,有些懵懂地看着自己面前的风沙。
他并不明白,张星扬这句话到底有什么依据。
甚至于在这个国内光伏产业还没有大发展的时代,很多人连太阳能电池都不知道。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被张星扬的激情所感染,也有些兴奋了起来:
“那样的话,这里的生活会比现在好很多吧!”
老傅也是西北人,虽然老家距离这片戈壁滩有着上千公里的距离,但是两地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一样的风沙,一样的干旱,以及一样的贫穷。
自古以来,这里都在国内四百毫米等降水线之外,也就意味着这里的生态并不适合种田。
只有小片的绿洲,能够进行种植。
但是这些绿洲,受到气候的影响很大,能够维持的时间也很短。
这也就导致,这片区域在千百年之中一直处在贫困之中。
“会好起来的,光热发电在最初的投入之后,每年都会带来上千万的收入。”
张星扬耐心地向一旁的老傅解释道。
营地之中的其他人,这个时候也走了出来,开始侧着耳朵听他们的谈话。
这些地质队员们,大多数都是西北本地人,少数外地人也已经和这片土地建立起了深刻的羁绊。
“实际上,在这些光热发电站外围,我们还可以建立起不少的光伏发电厂。”
“在反射镜面和光伏板下,在早晚的热差之下,会凝结出不少的水珠,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之下种植不少的农作物。”
张星扬所说的这一套模式,实际上在后世已经被证明是十分科学有效的。
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这样的技术也是十分少见的。
恐怕也只有几乎将种田刻画在基因之中的国人,才能够想要在这样的地方种田吧!
“在初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套种一些牧草,然后进行青储养殖。”
光热发电站,因为设计上的问题,可能不适合放牧,只能够进行青储养殖。
但是实际上,在光伏太阳能发电站,是能够进行放牧的。
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这一代人,大多数父母辈都还是农民,自己也从小就干过不少的农活,或者放过羊。
所以在听着张星扬的描述之后,不少人都进入了遐想之中。
在这些电站建立起来之后,硕大的光伏板和镜面之下,是郁郁葱葱的玉米和牧草。
在光伏板下,一群群或是雪白、或是点缀着乌黑色的绵羊,慢慢悠悠地啃食着地上鲜嫩的青草。
“滩羊本身也是国内比较高端的食材,在这之后我们就可以扩大滩羊的养殖范围。”
张星扬继续讲述着戈壁未来的发展。
对于地质队之中的不少人来说,这样的场景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象过。
他们有些人也曾经思考过自己家乡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人觉得这里没有什么著名的名胜古迹,也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风景。
大概是不会有什么发展的机会了。
但是在这时候,张星扬给了他们戈壁的另外一种发展方向。
成为国家的一个能源中心。
一座占地为850公顷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每年就能够发电超过10亿度,并且还可以兼顾一定的农牧业。
更别提,这个时候大家都还仅仅是嘴上说说的减少碳排放,每年也能够超过数十万吨。
而这一片戈壁上,能够进行光热发电的土地面积有多少呢?
最少也有数万平方公里的合适区域。
这时候,之前开车带张星扬他们过来的易云,突然插话道:
“这个光热电站的投入也不会很小吧?”
“大概要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啊?”
这个问题很实际。
如果不能够产生经济利益,那么这只不过是一个现代的奇观罢了。
“整座熔盐塔式发电站的投资,将会在十亿上下。”
“按照如今的光照测算出的发电量,这座电站每年最少可以发电12亿度计算。”
“年收益在四亿上下,扣除掉各种固定成本之后,净利润在一亿左右。”
张星扬缓缓地将自己之前计算的结果告诉大家,一边看着自己面前这些人一脸的不可置信。
“最多不过十年,这座电站就能够收回它的成本。”
以常人的视角来看,十年才收回成本似乎是一个挺漫长的时间。
但是,在发电领域,比这漫长的比比皆是,风电几乎全都要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够收回成本。
“十年啊!”
易云看向现如今还一无所有的戈壁滩,仿佛已经看到了这里在十年之后欣欣向荣的场景。
那时候,这里会有数不尽的高塔林立,上方是犹如蛟龙珠一样的光亮。
在戈壁表面的镜面下,微风吹过高高的玉米青纱帐和牧草。
偶尔还能够在光伏电站里,见到散养的羊群。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就好了。”
傅队长在沉默了半天之后,也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当夜,众人在隔壁摊上围绕着煤油炉唱起了歌: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张星扬躺在睡袋上,看向纯净的夜空之中。
没有光污染的戈壁,满目繁星。
我们缘何能够攀上星空,不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脚踏实地的人吗!
听着歌声,张星扬缓缓进入了梦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