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滚筒式太空平台!

第三百一十六章 滚筒式太空平台!

“虽然核心动力系统我们现在还解决不了。”

张星扬抽出两张A4纸,和耿博讨论起来。

“但是大型太空平台的架构设计,已经可以开始了。”

耿博:“大型太空平台要有什么样的功能?”

在这之前,国内进行过最大、最复杂的太空人造物设计,就是现在还在运转的天宫一号核心舱。

他的设计也主要参考了大毛曾经在空间站之上的设计。

而张星扬所说的大型太空平台,他们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对象。

设计难度上升了不止一倍。

几乎是指数级别上升。

“你觉得大型太空平台应该要有哪些功能?”

张星扬反问道。

思考了一小会儿之后,耿博开口道:

“首先要有不同的空间划分,例如生活区、科研区、制造区这样的区划。”

“不同区划,实现不同的功能,这些最好是模块化的,可以比较容易进行更改。”

张星扬摇了摇头:“模块化设计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在地面上模块化设计有不少的好处,但是太空之中这些好处都没有用武之地。”

“一体化设计,比模块化设计要更好,成本要更低、结构要更加稳定。”

张星扬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专业区划的划分,确实有可取之处。”

“但是有些必要的东西,每个功能区都还是要有的。”

“就比如说,维持人体生存必须的空气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

这些其实在过去的空间站设计之中,就已经有所体现。

如今只不过是将他们稍微整合了一下罢了。

耿博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平台的结构,还是要采用目前的舱段式结构吗?”

“还是说我们要开发出全新的结构?”

张星扬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

“你觉得目前的结构设计,上限能够支撑多少人生活在空间站之内?”

耿博陷入了沉默之中。

即使是在这个航天科技已经比较发达的时代。

能够登上太空的,依然是人类之中的少数精英。

全部进入太空的人加起来,还不到三百人。

占全人类的比例,甚至都不到百万分之一。

实际比例,大概是两千万分之一。

有史以来,设计人员容量最大的空间站,也不过能够同时容纳十二个人。

而且这还是短期容纳。

如果是长期成员,最多只能容纳六个人。

“设计上限,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大概是不到二十个人。”

耿博有些艰难地开口道。

这已经是他能够想到的最大数值。

超过二十个人,空间站的空气过滤系统就会失衡。

无法制造出供这么多人使用的氧气,那么等待飞船之内众人的,就只有窒息死亡这一条道路。

“我们的核动力星港会有多少人在其中工作生活?”

在之前的PPT演示阶段,张星扬就曾经给大家画过这方面的大饼。

耿博感觉到自己的喉咙有些干涩,咽了一下口水之后说道:

“初期规划乘员150人,中期规划乘员580人,最终建设目标3600人。”

如果按照张星扬的最终建设目标来看,这简直是要在太空之中建设一座城市。

虽然3600人连一些正常城镇都比不上。

但是考虑到它所处的位置。

一旦建成,那么它将会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奇特的一座城市。

太空城市!

仅仅是这个名头,就能够秒杀地球上的一众超级大都会。

不过从人数,也能够看出这样的太空星港建设难度。

三千多人每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物资,就能够让人崩溃。

成年人每人每天,最少需要两公斤的各类食品,才能够维持自身的身体健康。

尤其是在太空之中,比之大航海时代的船上条件还要恶劣。

除了必要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之外,还需要不少的水果,用来补充各种类型的维生素。

当然,也可以通过吃药剂来补充维生素。

但是长期药剂补充,有可能会导致心理不畅,甚至是抑郁。

粗略一算,星港每天需要消耗的食品就有接近八吨!

如果完全依靠地面给养,那么真的要等到张星扬将太空电梯捣鼓出来之后,才有可能实现这么大规模人口在太空之中的生活。

这还仅仅是食物方面。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设计,才能够支撑这么多的人生活在太空之中呢?”

张星扬继续问道。

他并不是很着急,甚至还有心情给自己新倒了一杯热茶。

其实他能够很轻松地拿出一整套的星港设计方案。

甚至就要连核动力星港的核反应堆,张星扬都能够拿出成熟的设计方案。

但是他不想让大家,对于他过于依赖。

他现在就好像是一根拐棍一样,在曾经艰难的时候,众人不得不依靠他这一根拐棍前行。

但是现如今大家其实已经成长了很多,可以甩开他这根拐棍独自前行。

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张星扬也发现了另外一件事。

自己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

十年前,刚刚回到这个时代的时候。

他甚至能够连续熬几天几夜,就为了能够第一时间看到材料成型的那一天。

但是现在的他,到了晚上十一点之后,就已经困到根本无法思考的地步。

大脑虽然还在想要疯狂运转,但是电源已经被拔掉了,根本无法思考。

这一发现甚至让他有些惶恐。

一度认为自己可能活不了多久了。

在未来,身体素质下滑这种现象已经和人类绝缘了。

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让人类诞生了大脑装罐的科技。

而且也有能够让物理身躯,一直保持在巅峰的办法。

通过微纳米医疗机器人,让身体的激素水平、神经系统、肌肉系统一直维持在巅峰状态。

所以这种衰老,是张星扬在过去的生涯之中从未体验过的感受。

因此不得不思考一个更加长远的问题。

如果自己死了,该怎么办。

这就让他对于各种新技术的开发,更加的谨慎。

尽量不给出超出时代太多的技术,而是引导别人进行各种方面的思考。

“最少要能够小范围的物资循环,才有可能供给数量这么多的人,在太空之中生活。”

耿博思考过后说道:

“比如,各种蔬菜瓜果其实是可以在太空之内完成自我生长、循环的。”

太空种植业,其实已经不算是特别新鲜的事情。

在刚刚结束的天宫一号第一批乘员组之中,就有不少相关的项目。

乘员组成功在太空之内,培育出了数种不同的瓜果蔬菜。

包括,青菜,莴笋,娃娃菜,土豆,西瓜,哈密瓜,香瓜等等。

有不少的品种,在太空生长实验之中有着非常好的表现。

不仅仅可食用部份变得更大,糖分也更加充足。

这主要得益于太空之中充足的光照。

只要他们想,甚至可以一整天24小时保持光照。

“不过这么一来,我们是不是还要在星港之中建设一座太空农场,不会将星港的体型变得更加庞大吗?”

张星扬问出了这里边的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不将太空农场建设在星港之内,而是专门建设一座太空农场。”耿博近乎于脱口而出。

“太空之中的运送传输成本,还是要远远小于从地面将这些生活物资发射到太空之中。”

张星扬笑了笑之后说道:“所以你现在知道我们的大型太空平台应该是怎么样的了吗?”

耿博感觉到有一丝灵感划过自己的脑海,沉下心来想了一会明白过来。

“通用性!”

“大型太空平台要能够在各种用途之间来回切换!”

耿博兴奋地说道:

“我们并不需要将所有的功能区集成到一座星港之内,而是可以将他们分散开来,通过不同的平台来实现!”

想到了这一层,耿博也明白大型太空平台应该有什么的功能。

“首先他们需要数个能够和别的平台对接的接口。”

“不仅仅是能够用来传输物资,还能够完成各个平台之间人员的流通。”

“这一点,我们目前的自动对接技术完全能够解决。”

在自动对接方面,之前已经在天宫一号上取得了极其多的经验。

在航天员在轨的数个月之内,物资补给飞船有一大半采用的是自动对接技术。

成功率为百分之百!

可以说,自动对接技术方面龙国目前在世界上处于第一的地位!

“核心舱段,我们可以采用滚筒式飞船设计。”

耿博说起核心舱段的设计想法,则是要小心很多。

因为在这方面,没有任何的方案参考。

他也只能够从自己之前了解到的各种方面进行参考。

人类数百万年的进化生涯,都是在拥有重力的地球上进行。

这就让人类的身体条件,很难脱离地球重力环境生存。

而数十年的太空探索,很显然无法让人类自然进化出适应太空生活的躯体。

生物、医学方面,也很难解决人类的太空适应性问题。

所以为了人类的躯体,太空生活时间要么很短,不超过两年的时间。

如果在太空待的时间超过一年,回到地球之后,人基本上就废了。

身体很难再重新适应重力生活。

所以新世纪之后的航天员们,在太空生活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六个月。

这样回到地球之后,恢复起来会比较方便。

“想要长期在太空之中生活,必须要有模拟重力的存在,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想要直接制造出重力场还是不可能的事情。”

耿博述说着自己的想法。

其实别说是现在想要直接造出重力场不可能。

就算是科学经历数次大爆发的后世,重力场的再现已经是十分困难,并且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我们实际上只有通过离心力来模拟重力场这一条路可以走。”

“直径十公里的圆轮,当它转速为200秒一圈的时候,离心力就和地球重力差不多。”

“圆轮的宽度可以做的很小,不超过一百米的空间就够了。”

实际上,就算只有二十米,也能够满足超过3000人的生活空间需要。

圆轮边缘的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

这样的面积,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空旷。

不过考虑到这之中有很多是功能区,其实也差不多。

“十公里大小的滚筒式空间站,你准备怎么发射到太空之中?”

张星扬没有直接反驳什么,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目前发射过的最大太空人造物的长度,不过数百米。

十公里直径的圆形空间站,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这已经是一个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大小了。

不论是谁,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想要一体化直接发射到太空之中,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也许我们可以分段施工的方案,就好像是现在的国际空间站一样?”

耿博歪了歪头,指了指天花板说道。

“首先发射带有小型核反应堆的核心,然后再将各个弧形舱段发射到太空之中。”

“这样还能够分散风险,将发射的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耿博越说,越觉得自己想出来的这个方案还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而且这还方便我们后期进行扩建,在圆环舱段上留出足够的接口,后续的外圈建设只需要不断加装就可以了。”

“也许以后核动力星港上,也会有内外环之说,一环,二环,三环之说。”

耿博说完之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可真是一个建设鬼才!”张星扬也忍不住说道。

能够将城市建设经验,应用到太空建设之中,也算是第一人了。

“弧形舱室的制造,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以我们目前的机械加工工艺,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耿博说着看向张星扬:

“所以现在对我们来说,最难以解决的还是星港的核心问题。”

“你之前所说的钍基熔盐反应堆,什么时候能够解决,才是星港真正能够诞生的时候。”

张星扬微微一笑:“你先做好滚筒式空间站的设计工作,钍基熔盐反应堆的事情,我来解决!”(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