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黑棺四尺四寸三,灵猫入棺财运添
第102章 102,黑棺四尺四寸三,灵猫入棺财运添
沈言今天过来是为了归还丁兰尺的,可小葵花这突如其来的一句‘有客人来啦’,把沈言都弄的愣在了当场。
这句话沈言到不是第一次听小葵花说,可问题是,这里并不是纹身店,小葵花怎么会在别人家,来这么一句呢?
中年人见来人是沈言,笑着走了过来,“小兄弟,你来了。”
丁兰尺在棺材匠人的手里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儿,其实就算是在市面上,也是能找到一些附带有丁兰尺标记的尺子,只是那种尺子的尺寸不算太精确。
还有一些老木匠,虽然平时用的是鲁班尺,但对丁兰尺的尺寸也了解,所以这丁兰尺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金贵。
沈言花了200块钱,别说是租这丁兰尺了,买一把新的那也是足够的。
“还真是有客人来了。。。”沈言将手里的丁兰尺递给了中年人,转而朝着老人走了过去。
中年人楞了一下,疑惑的看着沈言,“小兄弟,你这是要干嘛?”
沈言朝着中年人摆了摆手,示意中年人别出声打扰自己。
这老人非常奇怪,奇怪的并不是老人的运势,而是老人的身体。
老人的眼睛和一条腿的膝盖上,都附着着一层很奇怪的东西,是什么沈言说不清,但这层东西隐隐的泛着黑气,可以肯定与阴煞之气有关。
更让沈言惊讶的是,他在老人的身旁竟然看到了一行字。
‘我就说‘天师瞳’等级提升,不可能一点变化都没有嘛。。。’昨晚沈言翻了老半天,都快把系统翻烂了也没找到天师瞳等级提升后效用的信息,没想到天师瞳的变化竟然是这样的。
迟疑了一下,沈言开口,“老人家,不知道方不方便借一步说话?”
“明远,是有客人来了吗?”老人的语气与之前相比,缓和了很多。
老人双目失明,不能见物,询问自己的儿子,更多的用意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告诉自己,与自己交谈的人究竟是谁。
中年人走到老人身旁解释道,“爹,这是前几天来咱家租丁兰尺的小兄弟。”
老人叫郑福,已经77岁了,中年人是他儿子,郑明远,49岁。
郑福点了点头,“小伙子,咱们去那边坐吧。”
院子的一侧,放着一张圆桌,圆桌旁有两张长条板凳。
郑明远扶着他爹一步一顿的走到了圆桌旁,沈言招过了小葵花,坐在了郑福的对面。
坐好了之后,郑福有些不高兴的嘟囔着,“就跟你借丁兰尺用用,竟然还收人家钱,我看你现在快掉钱眼儿里了!哼!”
郑明远尴尬的冲着沈言笑了笑,说话的毕竟是他爹,加上又有沈言这么个外人在场,郑明远实在不好反驳自己的父亲。
郑福继续数落道,“你就没想想,能用丁兰尺的人,怎么说也算是半个同行,还至于你跟人家收钱?”
郑明远实在是没办法了,自己要是不应一声,估计自己这爹还得继续说自己,“爹,我知道了,这还有外人在呢。。。。”
“哼!”
沈言捏了捏下巴,缓缓的开口,“老爷子,我观你右腿僵直不能曲,双目蒙白。。。这病症似乎有些说道。。。”
刚才沈言仔细观察了一下,郑福的右腿似乎能动,但膝盖的位置好像不能正常的弯曲,两只眼睛跟得了白内障一样,眼球已经被一层白色的东西彻底蒙住了。
听到沈言的话,郑福的脸色明显变了变,刚刚还滔滔不绝的郑福,突然默不作声了起来。
见自己的父亲没搭话,一旁的郑明远说道,“我爹这都是老毛病了,小兄弟还会看病?”
沈言看了看郑明远,又瞧了瞧老爷子郑福,缓缓的开口道,“黑棺四尺四寸三,灵猫入棺财运添。。。。”
沈言这话一出口,老爷子郑福跟摸了电门一样,猛的从凳子上串了起来,“你你怎么知道?你是谁?你怎么知道的?你怎么知道的。。。”
“爹?爹?你怎么了?没事吧?”郑福的举动,可把一旁的郑明远给吓了一大跳,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爹有这么不知所措,这么惊恐的一面。
沈言看着老人郑福说道,“老爷子,介不介意跟我讲讲你的故事?也许我能治好你身上的疾症。。。”
郑明远愣了一下看着沈言,满脸疑惑的询问,“疾症?我爹身上有什么疾症?你是说眼睛还是谁腿?”
沈言看着郑明远说,“眼睛和腿应该都能治好,不过这还得看老爷子自己的意思。”
“眼睛和腿都能治好?真的假的?你可别开玩笑啊!”郑明远有些不相信的看着沈言。
沈言淡淡的道,“我说了,这事儿得看老爷子的意思,如果你们不想治的话,我现在就可以离开。”
见沈言并不是开玩笑,郑明远有些激动的说道,“治!只要能治好,我们一定治!不管花多少钱,只要你能治好我爹的眼睛,我把我卖给你都行!”
郑明远的话,是真把沈言给噎住了,把自己卖了给他爹治病,心情到是能理解,关键是得有地方收啊,难道把他弄回家给自己打棺材?那得多晦气啊。。。
郑福这会儿已经从震惊中缓过神儿了,“还把你卖了,你以为你值几个钱?”
重新坐会凳子上,郑福沉寂了一会儿,缓缓开口说道,“先生此来是为了传说中的秘术‘种猫’吗?”
原本郑福还叫沈言小伙子,这会儿称呼都已经跟着变了。
沈言摇了摇头,“不是。”
郑明远疑惑的问,“爹,什么是种猫之法?猫还能像庄家一样种?”
郑福没回答自己儿子的问题,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说道,“这件事没几个人知道,我原本是打算把这件事带进棺材里的。。。既然先生想听,那我就唠叨两句。”
顿了顿,郑福缓缓的开口,“这事儿要从我年轻的时候说起,那时候我才16岁,当时为了躲避战乱,我跟着二叔去了婶子的娘家柳州。。。也多亏了婶子托人帮忙,我才学了这么个能吃上饭的手艺。。。”
只有在那个年代的人才能理解什么叫做人命如草芥,能活着已经是不易了,想要活着还能吃上一口饱饭,那就更难了。
那时候能有一技傍身,不知道是多少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