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阿成和三舅 > 第96章 摸灯看戏

第96章 摸灯看戏

每年农历的三月份,樱桃也到了快熟了的时候,那时候正是麦花香的时候,一片一片的绿油油的麦田,铺展开去,风吹过,麦花香气扑鼻,土路也被压的尘土飞扬,来来往往的人,来来往往的车,那是我们那里一年中除了过年之外最热闹的时候。

开戏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四晚上,那是三台大戏,我记得当时写的是周口市豫剧团,安阳市豫剧团,还有洛阳市豫剧团,每年的豫剧团都不一定,但都是豫剧曲目。小时候的三月份,晚上有些凉凉的,我们都会穿的厚些,那时候从我家到到唱戏的会场上直线距离也就二里地,那时候沿路是两排杨树,杨树很高大,笔直无比,东一排杨树是两趟,错开栽的,实际上距离很近,西一排杨树也是错开栽的。一般我们下雨天都走在东边两排杨树中间,那两排杨树间距也就一米左右,但是都是错开的缘故,那看着像是“w”的间距就给人很宽了,下雨天路边不积水,再加上杨树根附近都长了很多草皮,也就不容易踩泥巴了,相反的,下雨天路中间最容易积水,坑坑洼洼的路再积水之后就会被压的不像样子,没办法下脚。当然,平时晴天还是走在路中间的,笔直的路伸向远方,尤其是晚上给人幽深感,三月会时节,那时候晚上的时候,月亮在东边,有时候三舅带着我走在路上,喜鹊在那树的枝头鸣叫,我后来学习辛弃疾的那首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那时候就觉得辛弃疾写的像是我的家乡一样,很亲切,晚风暖暖的吹着,麦香飘来,给人沁人心脾的舒适感,越快到会场的时候人越多,都是十里八乡来摸灯戏的人。

通往会场有场有三条南北走向的路,先是到通过一条东西走向的国道,我们从路北边到路南边,在顺着那条南北走向的路就到了主会场,戏台搭建在一片去年砍去的玉米地里面的,我们有时候需要小心点不踩那些玉米根,毕竟那玉米根有些很扎脚毁鞋子的。主戏台东边大概六十十米是东戏台,主戏台西边是西戏台,我们到西戏台需要过另外一条南北走向的村路,西戏台距离主戏台有一百米的样子,东戏台东边就是麦地,西戏台南边和西边也环着麦地,主戏台和东戏台后边是一条二十米左右宽的村河,是老一代护村的河流,类似于护城河一样。

一般晚上八点开戏,开戏时候都会放一挂鞭炮,有头脸的人会去宣布一下开戏了,“有头脸”是我们那里称呼一个人混的很好的样子,其实宣不宣布不都不重要,我们都是看戏的,管你是谁呢?宣布完三台大戏同时开唱,唱的都是豫剧传统曲目,他们都是事先商量好的,比如主戏台唱《穆桂英挂帅》,东戏台则唱《花木兰》,西戏台唱《三上轿》,不能唱一样的曲目。据说还有很讲究的是,有些年份还要求主戏台唱的必须是那种到结尾好的结局的曲目,那种大气的主流;东戏台唱那种诙谐幽默的曲目;西戏台唱那种令人啼哭的曲目,不管哪一种风格,但曲目必须是三家各不一样的。

与此同时,会场旁边卖各种小吃的,卖各种玩具的,卖衣服的,还有玩具团,蹦蹦车各种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应有尽有,小时候每年三月会都像是看展览,稀奇古怪各种五花八门。戏台是坐南朝北,我们村庄在北边,即使晚上回到家,那戏曲的话筒声音都能听到。我们那边是七天大戏,一般都是前五天是最热闹的,但也能遇到天下雨时候唱不了戏,会有时间延长一两天的样子,一般都是七天。七天之后人去场空,农人种上庄稼,等收获一季之后再空上等来年的开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