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重生后,火力全开撕渣男全家! > 第39章 赈贷新政

第39章 赈贷新政

“这是你写的?”洛立川不可思议地问。

洛鹤渔轻轻地点点头。

洛立川又将手里的条陈看了一遍,然后将条陈放在桌上,然后站起身来,在小厅里来回地踱着步子。

良久,他目露惊喜地看着洛鹤渔道:“好方法!真是好方法呀!”

他一边以拳拍手,一边自言自语道:“我们从西都运来的粮食,可以撑十天左右。而从外郡县征集粮食,来回至少得半月。用这个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中间的空档期,而且,如果真若有效果,外郡县的粮商愿意运粮到平襄城来卖粮,也能够帮助官府缓解很大的赈粮的压力,而且……”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洛鹤渔道:“而且,这个赈贷的方式尤其好。不仅让家里有余粮和种子的农户和乡绅,将粮食和种子借给无粮的家庭,等到日后,粮食丰收了,再连本带利,一并归还。而且,最妙的是,政府也同样可以赈贷,这种方式,既可以解决眼下灾民的燃眉之急,也能让朝廷不用背负巨大的财政压力,包括雇佣灾民去修筑沟渠,以工代赈……这真的是功在千秋的好方法呀!”

“如果借粮的农户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偿还不起粮食及利息了怎么办?”洛立川思索着。

洛鹤渔道:“那就由政府来赔偿。”

洛立川豁然开朗,道:“是了!有了政府做保,借粮的必得守信用,这样出借人也可放心。而借粮的农户即便还不起,最后政府要赔偿的这些粮食,也大大少于直接赈粮的数量。”

洛立川亢奋地走来走去,将条陈的内容又看了几遍,细细地向洛鹤渔问了其中的一些细节。

当他完全明白了洛鹤渔条陈的内容,他对洛鹤渔道:“等我今天晚上再思忖思忖,明天一早,你和我一起,去面见太子殿下!”

洛鹤渔看向洛立川,道:“兄长,这便是我想要向兄长请求的第二件事。”

洛立川还沉浸在赈贷之法的兴奋之中,他看着条陈,头也不回道:“渔儿,你说。”

洛鹤渔缓缓道:“兄长,渔儿只是一介弱质女儿家,且现下还是乔扮作男子,以兄长书童的身份随侍左右。赈灾之事,刻不容缓,为了避免大家因为渔儿身份,对赈灾之法产生质疑,争执不前,岂不贻误了赈灾良机?”

洛立川想了想,道:“你说的有道理。只是,以往官府赈灾,无非就是赈粥、赈粮、赈给,安置灾民,这些老生常谈。这些举动效果固然立竿见影,但是朝廷也为之承担巨大的压力。等到灾情过去,朝廷则必须要靠加大赋税力度,来弥补国库之损。如今,你这个以商赈灾、以工赈灾和赈贷之法,堪称赈贷新政,这些皆是你的主意,为兄不能叫人埋没了你的才华与名声。”

洛鹤渔心里暖融融的,她对洛立川道:“兄长,只要你认可渔儿,渔儿便已经很开心了。至于其他,渔儿又不是男子,又不需要求功名挣前程。渔儿只希望能够为陇西的灾情尽一份绵薄之力。”

洛立川没有再说其他,他知道当下最紧要的是先解决粮食危机,至于其他的,他还是希望日后能够将此事上禀太子,让天下人知道,这样好的赈灾之法,是由一个女子想出来的。

第二日一大清早,洛立川便前往议事厅,将赈灾新法向太子禀报。

“什么?撤销粮价涨价的禁令?”太子皱眉,其他官吏也一脸疑惑。

“正是!”洛立川向太子行礼,然后将以商赈灾的法子细细说来。

起初,大家都很迟疑。

毕竟,以商赈灾是反其道而行之:取消粮价价格监管的禁令,允许商户根据市场情况自行调节粮价。

“洛大人,价格禁令一旦取消,粮价必然会大幅上涨,城里的百姓依然买不起粮食,到时候如果弹压不住,恐怕会引发暴乱啊!”一个官吏忧心忡忡。

“李大人,我问你,如果附近郡县乃至西都的商人,得知平襄城粮价大幅上涨,他们会怎么做?”洛立川不紧不慢道。

“当然是运粮食到平襄城来卖……”姓李的官吏回答道,突然也想明白了什么。

“哦,所以洛大人刚才说,要免去外地粮商的车马税,就是为了鼓励他们将粮食都运到平襄城来?”

其他的官吏也纷纷明白过来,接话道:“原来如此啊!一旦城内粮食供应充足,粮食的价格自然会下跌!”

“这是利用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调节粮价,而非官府的强力管控。商人逐利,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必然趋之若鹜!”

以商赈灾的法子讨论完之后,大家又继续讨论了以工赈灾、赈贷的可行性,越讨论,大家越觉得这个法子可行。

刘暄带着平襄城的官吏们,按照洛立川的赈灾新政进行部署,大家摩拳擦掌,都兴致勃勃领命忙去了。

太子也极开心,决定立刻写条陈向陛下汇报。

这时,刚才一直站在一旁的赫敏出声,对洛立川和太子道:“太子殿下,洛大人,就着大家刚才的赈灾新政,我也有个想法。”

太子饶有兴致地看着赫敏,朗声道:“你说说看!”

“我想征兵。”赫敏言简意赅道。

看着太子和洛立川都沉默地看着他,赫敏继续道:

“洛大人说得没错,陇西灾情严重,灾民们如果只是等着朝廷来救济,怕难以长久。陇西人彪悍,而现在朝廷也正想要加强军政,各地都有征兵的计划。我想在陇西征兵,但凡获准资格进入御军营,按照御军营惯例,每月月粮2-3石,每月可领1贯钱即1000文钱,每年春冬衣帛、绢六匹,绵一十二两,随衣钱3000。即使是承担杂役的厢军士兵每月也有200-300文。”

太子和洛立川相视一笑。

太子道:“这个法子好,不过,需得按章程办事,你即可就着人向上峰汇报,获得批允后方可执行。”

赫敏朗声答着,大步流星地走出了议事厅。

御军营昨晚抓住一个活口,今天他还要去审疑犯,希望藉此机会,能从疑犯口中审出一些有用的消息来。

赈贷新政在平襄城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商人们收到价格禁令解除的消息后,先是不敢置信,仍是将粮食按在手中,静观其变。

直到有几个胆大一点的商人,拿出一些米粮出来抛售,发现官府并无异动,确定这不是官府抛出的诱饵,这才放心大胆地开门做起生意来。

一旦有人如此,其他商人纷纷效仿,粮价一开始奇高,直奔平常粮价的五倍去了。

刘暄和一帮官吏捏着一把汗,天天着人去打听粮价,直到几天以后,粮价渐渐回落到三倍的市价。

另外,在他们把平襄城粮价高且官府不收车马税的消息,在周边郡县广为散播后,开始有外地的粮商运粮到平襄城来,粮价继续回落,虽比灾情之前的价格略高,但也在百姓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了。

洛立川主持的清水渠的“工赈”和赫敏的“军赈”队伍前,也人头攒动。

灾民们奔走相告,只要符合条件,都愿意去试一试。

毕竟,依靠自己的劳动有尊严地活下去,是每个人的愿望。

而此时,在人群之外,有几个身着平民衣衫的男子,头戴斗笠,他们相互示意了一下,然后转身急急离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