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吃饭和住房
陈三文婚后,父子难得一起喝酒。
今天机会难得,劝父亲少喝说不出口,好在母亲把白酒换成了黄酒,这让大家放心了不少。
黄酒是用自家粮食酿的酒,比外面买的酒更养人,冬天会温热了喝,夏天也会在井水里冰镇。
这坛黄酒的封泥有点潮,陈三文问过母亲才知道,这坛酒昨天在井水里浸了一天。
端起酒碗,兄弟俩分别敬过陈大山,老人也喝的爽快,儿子们伸碗过来,他就满碗的喝干净。
“我都不敢敬您了,大家自由发挥好了。”陈三文笑着说道。
“怕什么,下午不用干活,大家都可以睡个午觉。”陈大山越喝越高兴,他还为儿子们倒上了酒。
桌子上的女人们聊着天,她们说着孩子们,没有理会桌上的男人。
婆婆林多森心思在大儿媳身上:“这次桃花要去大医院,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瓜熟蒂落的事,您这表情太在意了。”二嫂说道。
“就是,您想这些,还不如带着我们做点小衣服。”刘华翠说道。
林多森叹了口气,她把桌上的炖野鸡挪了过来,让这份菜离媳妇们近点:“这次我家大儿媳生孩子又没娘家人来,上次生陈强也是这样。”
桌子上的都不说话了。
好好的说这些,搞的大家不高兴,一家之长的陈大山看了眼老伴,见老婆子没反应过来,为了不冷场,陈大山说道:“婆婆和妯娌也喝啊,今天大家都挺高兴的。”
林多森拍了拍身旁的陈大山:“喝了酒说疯话,又不是在家里,这里是林子。”
“四条鸡腿分给媳妇和儿子,他们挣钱都挺辛苦的。”陈大山吩咐着老伴。
提到儿子和儿媳妇,大家都反应了过来,他们不再想大嫂的事。
二哥提着酒坛,为大家倒酒。
“您才应该吃点好的,今天忙了整个早上,收完甲鱼钩子又盖树屋。”二哥说道。
“树屋就差个屋顶,今天有老爹帮我们,提前完成了任务。”陈三文说道。
二嫂抓着二哥的手说道:“树屋什么样,下次带我去看看。”
“那你得先去看看蟒皮,你不怕蟒蛇,我就带你去玩。”二哥说道。
“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我也是半个山里人,什么没见过。”二嫂说道。
“妈,拿蟒皮给你儿媳看看。”二哥喊道。
林多森正准备把饭锅端上桌,她听到了两口子的对话。儿媳是想到就要去做的人,是得让她害怕,否则会天天吵着去树屋看。
“蟒皮晾在工棚前面的木料堆场。”林多森说道。
抓着丈夫的手,二嫂和二哥出了工棚门,他们往木料堆场走去。
刘华翠去接父子回来吃饭,见到了那张蟒皮,她知道二嫂会被吓到,一脸搞怪表情,她也拉着陈三文的手往外走,想看看二嫂被吓蒙的表情。
木料堆场中央有根木杆。
这根五米高的松木杆是挂风向标的,用来测风向和风速的,林场防火的标准设备。
现在上面挂着蟒蛇皮,今天无风,四米半的蟒蛇皮从杆头垂下,展现在二嫂面前。
“我们建树屋就是防备这东西。”二哥说道。
展开的蟒皮比二嫂人都要宽,二哥抓着她手,想让老婆摸摸这张皮。
挣脱丈夫的手,二嫂把手缩了回来。
看着丈夫,二嫂说道:“二文,我们别去林子沟了,就在这边抓点甲鱼多好。”
二哥笑着说道:“獭子沟的甲鱼能抓多长时间,就算十年,也不过是我们人生的几分之一,而且不换地方,收益会越来越低。”
“我真怕你被这东西吃掉。”
二嫂抓着二哥,她眼里的光一直在闪烁,盯着自己的丈夫。
“没关系的,我会学孙悟空,在蟒蛇肚子里捣乱,不能出来也会永远想着你。”
二哥不愧是嘴比蜜甜。
跟出来的四人笑出了声,他们看着这对情深意切的夫妇。
发现被围观,二嫂远离了二哥,她来到刘华翠身旁,牵起了妯娌的手。
本来想取笑二嫂的刘华翠安抚着她:“二哥又不是一个人在林子,你有什么好怕的。”
“跟林子打交道最简单了,现在多搞点钱,以后你和二哥去省城,那里没有蟒蛇。”陈三文笑着说道。
公公陈大山也过来安慰儿媳:“弄死这家伙,也就用了几分钟,他们兄弟很团结,你们媳妇不用担心。”
回到工棚,二嫂为大家倒了轮酒,二哥看媳妇这么乖巧,觉得脸上特别有光,他招呼着大家喝酒。
“对了,你们回村,准备住哪?”陈三文问二哥。
“还能住那,陈家老屋有空房间。”二哥说道。
刘华翠啃着鸡腿,她对二嫂说道:“你住过老屋么。”
“住过,我觉得挺好,回来有地方住就可以。”二嫂说道。
三妯娌经常凑在一起聊天,她们最烦老屋附近的公鸡叫。早上四点以后,处在村子中央的老屋,那公鸡打鸣真让人受不了,包括大嫂也经常抱怨。
刘华翠想帮二嫂把话头引出来,她知道二嫂想搬来知青点。平时的想法那么多,当着公婆却不敢说,刘华翠决定先祝二嫂在老屋住的开心。
“那我就不给你出主意了,我也觉得老屋挺好。”刘华翠说道。
“好弟妹,你再劝劝我啊,多说两句我就去给你做伴。”二嫂开始央求刘华翠。
“不用了,我跟三文住的挺开心的。”刘华翠说道。
看来要当着公婆面讲出来,刘华翠才会答应,二嫂憋红了脸说道:“爸妈,我和二文想搬去知青点。”
“哦,这事你们兄弟妯娌商量。”陈大山说道。
“这事我们兄弟也没必要商量,她们妯娌谈好了就行。”陈三文说道。
陈三文本来就想建个四合院,房间肯定足够,兄弟妯娌包括父母最好全搬过来。社会发展不打猎了,兄弟妯娌都会有自己的事业,那时候知青点就是他们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