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付出感情是爱情的基础
黎素馨和吴言离开酒店,去琴校接放学后再去上晚课学小提琴的吴宇。吴宇放学的时间还没到,于是他们只能先坐在车上等候。黎素馨想来想去,认为大家的话说得有些多,其实,大家根本不用那么直接地用太多的语言去定义彭辉的爱情观。因为她感觉大家更像是对他的爱情出轨做解释,有了大家变相地解释,就算会减少他的自责,可错的本身就是他。黎素馨有几分娇嗔地说:“我怎么还是认为以俗为本的爱情,才能不费力气地让人接受呢?”吴言话音幽慢地说:“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天空下的人,都是俗人,谁也不能防备不会跑出一些如同彭辉的想法吧?或许我们这代人对待爱情的观点还是过于虚妄,还是需要去用执着地追求爱与深深地去爱的信念,继续铺陈爱的底色吧!”和蒋涵涵说的想法几乎相同。
蒋涵涵的心情有些复杂,思绪也处在了应该如何选择属于她的爱情,和怎么去面对她选择的爱情。因为不久后,她将要带着她的爱情观赤裸裸地出现在被亲情考验的场景中,把她的情感毫不保留地呈现到她父母的眼前。她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接受郑仪现在的情况,毕竟蒋涵涵是待在闺中未嫁的女孩,而郑仪是一个离婚了,还带着孩子的男人。虽说郑仪是一位如同钻石王老五般的男人,可在现代的社会中,值得蒋涵涵去追求和接受别人给她爱的机会,毕竟还有很多。蒋涵涵却在郑仪出现后,当他们的爱情是人生行进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承诺无论发生什么状况,都不会在爱情方面出现其他的想法。
黎素馨记得蒋涵涵和她说:“最初认识郑仪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想法,我发现我好像是爱上他了,我以后的生活里也不能没有他了。”通过蒋涵涵毫无保留的话语感觉到了一种叫做爱情的东西,并且在她注意到的时候,似乎已经滋长在了蒋涵涵的心里。她笑呵呵的,很直接地对蒋涵涵说:“我认为一切的不可能,还是都会成为可能的呀?”虽说她现在再想到这些,那样的想法在看到彭辉和艳芝的爱情出现和发展中,已经从她的脑子里跑得几乎不见了踪影。但是,还是有些曲音的余音,也好像有某些曲子的前奏,喜忧参半的。自此,她对郑仪和彭辉两人拥有的和付出的感情,渐渐地有了很多看法。她认为自己的看法如同听过的一位讲解心理方面问题的老师,讲得如何看待情感,和正确处理情感的课题,或者说是借鉴而来的居多。黎素馨记得心理讲师说:“人活着还是俗好,那样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不俗的事物。并且对于如何选择爱情,和如何在人生里走出好的事业轨迹,都是相同地结论。”话语直接,让人心生感喟。她还说:“爱情是个大课题,付出感情是爱情的基础。就像一些理论知识,需要有实践才能说明。但是,怎么样去进行相同地理论实践,倒是一个滑稽又不失严肃的研究趋向。有时想想,我就认为咱们还是把实践放放,平心静气地想想咱们自己真正的情感归宿到底是怎么定义的,把心情先放平静,好让心里给爱情可以保留一个清新存活的地方。让咱们的心理活动不妨多起来,只为清新处的那份爱情。然后用实际地动作和确实可行的行为,让你觉得爱情应该是这样,而不是应该那样,用自己最期待的结果催生出属于爱情的好局面。真正地爱情在一个经过后,还会让人再心生困惑,那就是心理出现了问题。这时我们根本不用想爱情对谁不公平,而应该去找位心理医生看看了吧!”她话语婉转,生动,大家听着觉得是熟读过了一个爱情故事,还温婉耐人回味。黎素馨回味着,看着吴言,认为已经听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言语,关于爱情方面的话语。
彭辉毕业后,在父母的安排下,顺理成章地举行了结婚仪式。农村人的认识总有些板,尤其是一位大学生找了一个农村姑娘,让很多人不理解。彭辉学业有成,再度归来,同意提早定下婚约的母亲的心里也有些泛嘀咕。她听到和看到别人对他们给彭辉许的婚约出现的言行,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有了其他的想法。她认为彭辉大学毕业回来,身份就不同了,对彭辉和艳子的婚姻有了‘门不当,户不对’的念头。随着她听到的闲言碎语多了起来,很多突然间有的念头不自觉得都会在心里作祟。彭辉上了大学,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有出息,还认为如果常和这样的孩子在一起,说不准能沾些喜气,让自家孩子也能有出头之时。农村人的想法还是不难看出愚昧,可事实却并不愚昧。彭辉家并不富裕,平时和邻居来往也并不多。自从他毕业回来,左邻右舍反来往的日渐频繁了。很少登门的亲戚朋友在一段时间里来往颇频繁,让彭辉家在平时就很热闹的状况下更是门庭若市了。
彭辉的父亲知道艳子的父母这几年来对彭辉付出的艰辛,每每听到彭辉母亲说起心里泛嘀咕的事,便会不言不语地抽起了闷烟。艳子的父母只有她们姐妹俩人,作为农村人认为的生个儿子好养老的想法,没能让他们达成。他们只好转变心情,希望艳子姐妹俩可以多学文化,结束步入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如果学业有成,她们或许可以用现代化的方法来改革农村的建设,也改变一下她们的精神面貌。他们想得更多的也是当下农村人的心思,希望在泥土里扒拉了一辈子的农村人,能直起腰板干一番事业。乡下人的思想有了改变,他们并不认命,他们更不愿意接受老农民就得保守地生存,去墨守成规地忠于去泥坷坷里拨拉日子的传统意识。他们也不敢再接受所谓地封建主义意识极强,和缺文化少修养,这些现实存在的处世弱点。虽然他们朴实和艰苦奋斗的形象,永远不会在天下人眼里改变,但是他们都不想过苦日子,也不愿让子子孙孙都像他们一样地过日子。艳子姐妹的学业都没能如父母的愿,因此她们的父母把希望寄托在了定下婚约的彭辉的身上,也开始完全地当亲儿子一样地看待。他们也寻思着很多人都会说的‘一个女婿半个儿’这句话,毕竟彭辉还是人家生的,他们本来膝下无子的,也难免有些不过意。彭辉这几年大学上下来,让他们充满了无限地期盼,也无偿地付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财力和物力。彭辉也不无感慨,认为艳子父母对他所做的一切,居然是那么地纯净。作为父母,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女在以后的人生路途里,可以生活得好一点。关键是子女过得好了,他们的子子孙孙们才可能有个好的环境,和安逸生活的境地。
彭辉举行婚礼的事在定好日子以后,很快地成了那个地方的重大新闻。婚期到了,他们按照当地的婚俗举行了婚礼。那几天,在本来平平静静的一个乡村里因为有了一场婚嫁的事情,让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村人的家里家外也实实在在地热闹了一场。
不久,春节到了。按当地的风俗,刚结过婚的夫妻在过春节的时候,要挨家拜访亲戚。平时大家忙,没有适合相互探望的时间,因此只能借着春节来到的时候,夫妻两人带着年礼到亲朋好友家,按照当地走亲串友的习俗对他们表示感谢。他们每到一家,艳子都会拿到一个红包,还都会得到主人的盛情招待。大家都辛辛苦苦地忙活了一年,在外边打工做活的也都归回了家中,这时夫妻两人可以和他们一起吃饭,再聚在一起聊聊一年的见闻与新的一年的打算。大家聊完都闲下来后,为了图个乐呵呵打发时间,还会随了地方风俗,让家人陪伴小夫妻两人打牌。
艳子从小就顺着父母的心意行事,由于两位长辈不会玩牌,他们和牌也没什么接触,因此几人也只是单纯地打发时间。上学时,她家离学校远,时常驻读在学校。偶有时间回家,也无非是关在家里学习,或者利用不学习的时间做些闲杂家务。知道艳子的人,都夸赞她是位勤劳贤惠的好姑娘,也有人在聊起时添油加醋地多加些其他的佐料,不难理解,无非是为了调剂生活。不过,多是出于好意,对人没什么坏处,艳子的家人听后也就一笑了之了。自从和彭辉定下婚约,彭辉的资历又摆在那里,因此什么事都与她们家有了必然地联系。知道这些事情的人相对艳子说的话少了,可是连一句关心的问话都没有,反让人觉得不正常,所以有人开始拐弯抹角的说:“艳子是找了个好婆家,可婆家的男人咋相中了艳子的呢?他在外面读了大学,还不在城里找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对象,以后可咋一起过日子呀!”艳子听了,在家里和父母聊天的时候,还是微笑着说:“既然有这样的一门亲了,别人议论你,难道还会变成假的么?是,我们还是听着呗!”自卑里很是无奈,毕竟她确实没有彭辉的资历。艳子的父母听到以后,反踌躇不定的像进入了传奇故事。时隔不久,艳子跟彭辉结了婚,并且一起到外面经营起了他们的事业,才让看似安静的家里再一次地喧闹了一段时间。如此一来,说他们事情的人少了很多,因为只有从外边回来的人会带些他们的消息,才又有了闲杂几人再偶尔地提提。不过,再提到他们的时候,与过去相关的那些话语已经是少之甚少了。如果话说得多了,也只是彭辉的父母想他们了,就会与街坊邻居相聚堂前,和或蹲或坐的聚于屋檐下,但凡是几人聚到了一起,都会前前后后地回忆一遍过往的事情,把所有地大事小事都顺着记忆的线牵拉到大家跟前,再次有一句没一句的都会重复谈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