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出渔村
第一章 初出渔村
东海之上,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黑青色的天空,把晚风送来的云朵,照的惨白。
皓空之下,另一轮圆月静静的荡漾在辽阔无际的海面。时不时跳出来的鱼儿,击碎水面的白玉盘,一波一波的浪花,把破碎的月光推到岸边的沙滩上……
突然,天际划过几道流星。
高空中的风呼啸着从耳旁吹过,一位身材窈窕、仪态不凡的中年美妇,伸出白皙的手指,捋了捋鬓角边被风吹乱的发。
眉宇间透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风骨,美目流盼穿过高空看向地面。
脚下的朱红色飞剑,拖着长长的尾巴,疾速的向青峰山方向飞去。
“师妹,快走吧,别让掌门师兄等久了!”美妇旁边,一位身着玄青道袍,眉须皆白的道士,脚下踩着一柄翠绿色的细长飞剑,剑身上的淡淡绿芒划过夜幕。
几道光芒一闪而过,远远消失在西北方的天际。
望着流星消逝的方向,江逸舟记得母亲说过看见流星许的愿望就会实现。赶紧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许下自己小小的愿望。
莫邑村,位于这片大陆的最东边青州界,东南两面是渺无边际的东海,西北两面被东阳山阻挡,仅有一条小道,穿过林林丛丛的东阳山,通向百十里外的东阳城。
莫邑村全村不过百余户,都以打渔为生。相传祖辈是为了躲避战乱,才搬迁至这片与海为邻的一隅,因临海近山,无法耕种,遂从农民变为渔民。
夜已深,沙滩上燃烧殆尽的火堆里偶尔发出“噼啪”的声音,仿佛对今晚热闹欢快的聚会意犹未尽。
这是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每年的八月十五“拜月节”,对莫邑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节日。
午饭刚过,刚满十三岁的江逸舟,就迫不及待的追在母亲身后,帮母亲张罗着晚上参加庆祝活动所要准备的食物。
一边吞咽口水,一边数着摆在桌子上风干的腊鱼,“这是鲫鱼,这是鲳鱼,这是墨鱼……”,桌下的瓷缸里,腌着父亲从东阳山猎来的野猪肉。
夜色刚刚上来,年过花甲的村长在几个村民的簇拥下,来到村子靠海的沙滩上。
一片光洁的沙滩横亘在村子和海水之间,为聚会祭祀提供了绝佳的场所。沙滩上几个幼童手拿贝壳在嬉戏着跑来跑去,高高的、叶子宽阔的棕树下,女人们在摆弄一排一排的食物和一坛一坛的酒。距离几步之外,是男人们垒起的木柴堆。
这时,村长接过一个火把,走到正中间把火把放在木柴堆上,淋了油的木柴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热闹正式开始……
日落东升,草木枯荣,在时间的长河中,这片土地上不断演绎着王朝的更替。
夏旸朝自一统天下三百余年,划天下为皇、幽、青、并、禹、洛六州。东阳城所在的青州与皇州相邻,连绵不绝的青峰山脉形成天然的分界线。
皇州以北的辽阔大地,为苦寒之地,地冻三尺,一年四季被冰雪覆盖,草木不生,人迹罕至,世称“冻土大地”。青、幽两州毗邻东海,传说东海之上,有一丈余小岛可通往海底的神秘宫殿。
并州处于六州最西侧,绵延不绝的昆仑山脉作为夏旸朝的最西部防线,只有夏旸朝经商之人,才肯冒险穿山越岭,去往西疆经商。
青峰山,北方第一大山,仙山中众多修道门派。其中最为耀眼的青峰派,占据青峰山几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为天下第一门派,广纳天下修道之徒。与洛州天周山的玄门,素有“北青峰、南玄门”之称。
夏旸朝刚一统天下之时,青峰派在众多修行门派中属末流,名不见经传。
突然出现一位数百年罕见的天才少年,可谓天生道心,十五岁就把青峰派秘籍《乾坤气清诀》练至最高第九重,三年即把青峰派所藏武学剑谱融会贯通,之后下山游历,一柄“映霜剑”名冠天下,此后被世人称为“霜清剑祖”。
剑祖在游历天下时,与乔装打扮入世历练的夏旸朝皇子相结识,两人亲历新旧王朝更迭战乱频生,天下尽是流民荒田,均生匡扶清气、寰宇太平之志,便义结金兰,一同携手共闯天下。
后来皇子继位成为天子,天子相邀剑祖治世。
一代明君如虎添翼,廓清宇内,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重设天下皇、洛、幽、禹、并五州,疆土幅员辽阔,达到了历史空前,开创天下太平盛世。
而剑祖却谢绝天子封侯、不要任何封赏,重返青峰山继承衣钵,接掌青峰派。
青峰山脉东麓之地幅员广阔,多为山地,由各大家族割据一方自成一派。夏旸朝初定时,尚无暇顾及,剑祖初掌青峰,便与夏旸朝联合平定各族,设为“青州”。
夏旸朝方一统天下六州,剑祖与天子之志终得以实现。天下太平盛世已现,当朝天子竟舍去万里江山,入道青峰山。
夏旸皇室为了感恩先帝和剑祖,把青州首府东阳城的管辖权交由青峰派掌管,御赐丹书圣碑,青峰派如鱼跃龙门,在天下各派中如日中天,短短几年便发展成天下第一大派。
门派中潜心修道之人与安于混日之人皆有,弟子虽多且杂,虽有人势众多之长,却也是良莠不齐,再难出现剑祖这样出类拔萃之才。
在青峰派修道的先帝,为青峰派提出良策:入青峰者,修道三年便需测验修道成果,具有修道资质且通过测验者可留下入内门拜师,不合格者或自行退去,或入夏旸军营从军。
此法获得剑祖与青峰派同门一致称赞,经先帝与夏旸皇室协商,达成共识。并且皇室还为青峰派设立特权,允许青峰派在六州各地开设道场招收门徒,这样一来,青峰派吸纳天下人才。
待青峰派发展慢慢步入正轨,剑祖便将掌门之位传给下一任,与先帝同居于青峰山最高峰——青峰顶雪云台,从此闭关悟道,不问世事!
……
夜已深,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小半个房间,晚上江逸舟拉着卓玲跳舞跳的太累,现已沉沉的睡去,母亲把一沓叠整齐的衣服,用一个青花粗布包袱包好,放在客厅正中已经老旧开裂的八仙桌上,父亲正坐在桌旁的木凳上。
“明天就要走了,得多久才能回来啊?也不知道他能不能适应……”母亲一边掉眼泪,一边喃喃自语。
“孩子总要长大,他总不能跟咱们打一辈子渔吧,也该出去见见世面。”父亲耐心的安慰着母亲。
“话虽这么说,还是舍不得啊,一晃小舟都这么大了!”
“是啊,这样安逸无忧无虑的日子都过了这么久,连小舟都这么大了。”
父亲的话,似乎把母亲带入了回忆,一时沉默无语。
“把他送去青峰派锻炼锻炼也好,省的整天跟着我们,每日风吹日晒,为生计讨活儿做。”父亲把心里的想法告诉母亲。
“哎!三年后,十六岁……十六岁就该给他说亲了,我看他跟玲儿那孩子挺好的,改天洗衣服时我去探探翠大姐口风。”母亲轻笑一下,抬头看看屋内,生怕她们的交谈吵醒了江逸舟。
月光照耀下,母亲姣好的面庞里带着一丝病容。
“现在想那太早了,等小舟大点再说。”父亲轻声说道。
屋内,安然睡在床上的江逸舟,脸上挂着傻傻的笑容,
“爹,神仙长什么样啊?”睡梦中,江逸舟喃喃自语。
天刚刚亮,莫邑村已升起缕缕炊烟。母亲起床又打开昨夜包好的包袱清点一番,才开始做早饭。
江逸舟早饭还没吃完,就听见远远传来卓玲的清脆的声音,“小舟,你是不是又睡懒觉了,就等你出发了。”
“哦,马上就来。”江逸舟应声答道,把碗里的饭快速扒拉进嘴里。
吃罢早饭,父亲母亲把装满衣物和干粮的包袱交给江逸舟,送到村口与其他人集合。
村口,江逸舟的小伙伴卓玲、卓强、大壮和卓玲的父亲正在等着。
卓玲的父亲要去东阳城把自家制作的腊鱼卖掉,顺便与几人同行。卓强是卓玲的堂兄,这次两人都被送去青峰派。大壮的父亲出海捕鱼遇到事故去世,留下他和多病的母亲,因此大壮不能前去,想到同伴们要走向不同的道路,大壮胖嘟嘟的脸上写满了不舍。
看着逐渐远去的身影,江逸舟父母心里是五味杂陈、万般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