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发生传染病的地区,不仅患病动物和带菌(毒)者散播病原体,而且所有与其接触的动物、环境、饲料、用具和圈舍等也有可能污染病原体。
这种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疫源地具有向外传播病原体的条件,因此可能威胁其他地区的安全。
疫源地的含义要比传染源的含义广泛得多,它除包括传染源之外,还包括被污染的物体、房舍、牧地、活动场所及整个环境等。
而传染源则仅仅是指带有病原体和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在防疫方面,对于传染源采取隔离、治疗或扑杀处理;
而对于疫源地则除以上措施外,还应包括污染环境的消毒,杜绝各种传播媒介,防止易感动物感染等一系列综合措施,
以阻止传染病的蔓延和向外散播,防止新疫源地的出现,保护其周边的受威胁区和安全区。
疫源地的范围大小要根据传染源的分布和污染范围的具体情况而定。
它可能只限于个别畜栏、厩舍、牧地,也可能包括某畜牧场、自然村或更大的地区。
疫源地的存在有一定的时间性,但时间的长短由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所决定。
只有当最后一个传染源死亡,或痊愈后不再携带病原体,或已离开该疫源地,对所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并且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不再有新病例出现时,才能认为该疫源地已被消灭。
根据疫源地范围大小,可将其分为疫点或疫区。
通常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
若干个疫点连成片且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
在划定疫区范围时,除患病动物所在的畜牧场、自然村外,还包括患病动物于发病前(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后放牧、饮水、使役及活动过的地区。
实际工作中,有时也将某个比较孤立的畜牧场或自然村称为疫点,所以疫点与疫区的划分是相对的。
在疫源地未被消灭之前,凡是与疫源地接触的易感动物,都有受感染并形成新疫源地的可能。
这样,一系列疫源地相继产生的过程,就构成了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有些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即使没有人类或家养动物的参与,也可以通过传播媒介(主要是吸血昆虫)感染宿主(主要是野生脊椎动物)造成流行,并且长期在该地区循环往复、长期存在。
人和动物对这些疫病在自然界的保存来说不是必要的,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疫源性。
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
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并受人类活动的显着影响。
当人类随着开荒、采伐、开矿、修路、野外作业等闯进这些生态系统时(如原始森林、沙漠、草原、深山等荒野地区),可能感染自然疫源性疾病并将其带出,而且会破坏特定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导致宿主和传播媒介数量下降甚至完全消灭,病原体也就随之消失。
例如森林被破坏后,植被、土壤、气候等一系列自然因素都随之发生变化,因而导致森林脑炎病毒的宿主啮齿动物和传播媒介蜱类消失,森林脑炎也就不复存在了。
自然疫源性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态学现象,自然疫源地中的病原体、传播媒介和宿主都是特定生物系统中的成员。
以动物为主的和人与动物并重的人兽共患病均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因为这些传染病离开人类的参与仍然可以在自然界循环传播、延续存在。
其中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称为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这些传染病不是人类本身固有的,而是来源于自然界动物。
据统计,目前已知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有120余种,其中
病毒性的约60种,如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等;
细菌性的(含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等)约50多种,如鹦鹉热、q热、鼠型斑疹伤寒、蜱传斑疹伤寒、鼠疫、布鲁菌病、炭疽、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真菌性的有4种,如隐球菌病、放线菌病、皮肤真菌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