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 > 三、沙门氏菌病(3)

三、沙门氏菌病(3)

(1)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

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呈流行性。

成年鸡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

近年来,育成阶段的鸡发病也日趋普遍。火鸡对本病有易感性,但次于鸡。

鸭、雏鹅、珠鸡、鹤鹑、麻雀、欧洲莺和鸽也有自然发病的报告。

一向存在本病的鸡场,雏鸡的发病率在20%~40%,但新传入本病的鸡场,其发病率显着增高,有时可高达100%,病死率也比老疫场高。

雏鸡和雏火鸡的临床症状相似。

潜伏期4~5d,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在孵出后几天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7~10d后雏鸡群内病雏逐渐增多,在第二周达高峰,第三周以后疫情逐渐趋向平息。

最急性发病雏鸡常无临床症状突然死亡。

稍缓者表现精神委顿,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颈闭眼打盹,不愿走动,拥挤成堆。

病初食欲减少,后停食,多数出现软嗉症状。排耀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

因雏室温度较高,类便很快干涸封住肛门,排粪受阻、使肠内毒素被吸收而加重病情。

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出尖锐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

有的病雏出现眼盲或肢关节肿胀,呈跛行症状。

病程短的1d,一般为4~7 d,20d以上的锥鸡病程较长,且极少死亡。

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慢性或带菌者。

成年鸡感染后常无明显症状。

母鸡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逐渐降低,畸形蛋比例增加,此类鸡只能用血清学方法才能检出。

少数病鸡腹泻,产卵停止。

病程长者因卵黄性腹膜炎而呈“垂腹”现象,并明显贫血、消瘦,最终死亡。有时成年鸡也可呈急性发病。

(2)禽伤寒(fowl typhoid):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也可感染火鸡、鸭、珠鸡、孔雀、鹤鹑等鸟类,但野鸡、鹅、鸽不易感。

成年鸡易感,但有的报道认为6月龄以下的鸡更易感染。

一般呈散发,潜伏期4~5d,多为急性。

发病者表现突然停食,排黄绿色稀粪,体温上升1~3c。

个别病鸡可迅速死亡,但通常5~10d死亡。病死率10%~50%或更高。

雏鸡和雏鸭发病时,其临床症状与鸡白痢相似。

(3)禽副伤寒(paratyphoid infection):

各种家禽及野禽均易感。家禽中以鸡和火鸡最常见。

常在孵化后两周之内感染发病,6~10d达最高峰。呈地方流行性,病死率变化较大,从不足10%到最严重时80%以上。

经卵感染或在孵化器感染者常呈败血症迅速死亡。

日龄较大的则常取亚急性经过,主要表现水泻样腹泻。病程1~4d。1月龄以上幼禽一般很少死亡。

雏鸭感染本病常见颤抖、喘息及眼睑水肿等症状,常猝然倒地而死,故有“猝倒病”之称。

成年禽一般为隐性带菌者,常不出现临床症状,偶尔出现水泻样腹泻。

禽亚利桑那菌病(arizonosis):

是禽副伤寒的一种,病原是肠道沙门菌亚利桑那亚种。主要引起幼火鸡败血性疾病,其他鸟类如雏鸡、鸭、野鸟、金丝雀和鹦鹉等也易感。雏鸡、雏火鸡表现精神沉郁,后表现厌食、腹泻、腿麻痹和颈扭曲。

【病理变化】

1.猪

(1)猪霍乱沙门菌病:

急性者主要为败血症变化。

脾常肿大,色暗带蓝,坚实似橡皮,切面蓝红色,脾髓质不软化。

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其他淋巴结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软而红,大理石状。

肝、肾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有时肝实质可见黄灰色坏死点。

全身各黏膜、浆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肠胃黏膜可见急性卡他性炎症。

亚急性和慢性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坏死性肠炎。

盲肠、结肠肠壁增厚,黏膜表面覆盖一层灰黄色或灰白色、弥漫性、糠麸状伪膜,剥开伪膜可见底部红色、黑色边缘不规则的溃疡面,此种病理变化有时波及回肠后段。

少数病例滤泡周围黏膜坏死,稍突出于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物积聚,形成隐约可见的轮环状。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胀,部分呈干酪样变。脾稍肿大,呈网状组织增生。肝有时可见黄灰色坏死点。

(2)鼠伤害沙门菌病:

死于腹泻的猪,主要病变是局灶性或弥漫性坏死性小肠炎、结肠炎或盲肠炎。

肿胀的螺旋状结肠、盲肠或回肠的红色粗糙黏膜表面黏附有灰黄色的细胞残骸,结肠和盲肠内容物被少量胆汁所染色,混有黑色或沙子样坚硬物质。

回盲肠淋巴结严重肿大,湿润。

还可见结肠和肛门下垂,坏死灶为局灶性的纽扣状病灶。

(3)其他血清型沙门菌病:

感染猪霍乱沙门菌的消瘦猪的病变具有特征性。

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猪肠黏膜有弥漫性或融合性溃疡灶,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物。

同样,淋巴结肿大,内含干酪样坏死物。

患支气管肺炎的猪,肺可见干酪样脓肿,病变同结核。

感染海德堡沙门菌的腹泻病猪病变轻微或不出现病变,小肠和大肠充满稀薄液体,黏膜附着少量到中等数量的黏液。

据报道,感染都柏林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后,少数出现神经症状的仔猪软脑膜扩张,内含纤维蛋白,并可见中性粒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聚集。

2.牛

成年牛的病理变化主要呈急性出血性肠炎。

剖检可见肠黏膜潮红,常杂有出血,大肠黏膜脱落,有局限性坏死区。

腺胃黏膜也可能表现炎性潮红。

肠系膜淋巴结呈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

肝脂肪变性或灶性坏死。

胆囊壁有时增厚,胆汁浑浊,黄褐色。

病程长的病例可有肺炎区。脾常充血、肿大。

犊牛的病理变化,急性病例在心壁、腹膜以及腺胃、小肠和膀胱黏膜有小点出血。

脾充血肿胀。

肠系膜淋巴结水肿,有时出血。

病程较长的病例,肝脏色泽变淡,胆汁常变稠而浑浊。肺常有肺炎区。

肝、脾和肾有时发现坏死灶。

关节损害时,腱鞘和关节腔含有胶样液体。

3.羊

腹泻型病羊皱胃和肠道空虚,黏膜充血,有半液状内容物。

肠道黏膜上有黏液,并含有小的血块,肠道和胆囊黏膜水肿。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心内外膜下有出血点。

流产、死产的胎儿或生后1周内死亡的羔羊,表现败血症病理变化。

死亡母羊有急性子宫炎。流产或死产者其子宫肿胀,常含有坏死组织、浆液性渗出物和滞留的胎盘。

4.骆驼

肺、心外膜、结肠黏膜有明显淤血和出血,十二指肠和盲肠黏膜有出血斑。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出血。肝脂肪变性。脾常出血、肿大。肾充血、出血。

5.兔

病理变化随疾病经过而有不同。最急性死亡病例可见多个脏器淤血,胸、腹腔积聚浆液以至浆液血样液体。

急性病例肝脏有小坏死灶,脾肿大,肠淋巴结水肿,肠黏膜有淋巴滤泡肿胀,坏死后形成溃疡,有的病例肠黏膜淤血、出血、黏膜下水肿。流产母免有化脓性子宫炎。

6.毛皮动物

黏膜黄疸,尤以银黑狐、北极狐及貉表现最为突出。

胃黏膜肿胀,变厚,有时有充血和小点出血。

肝肿大,土黄色,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脾脏肿大6~8倍,呈暗红色或灰红黄色。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3倍,呈灰色或灰红色。

肾脏稍肿大,呈暗红色或灰红黄色,心肌变性,呈煮肉状。

心包下有点状出血。

膀胱黏膜有散在点状出血。

脑实质水肿,侧室内积液。

7.禽

鸡白痢死雏多呈败血症变化,血液凝固不良,心肌出血,严重的双侧性出血性肺炎,肺呈深红色或黑紫色。

肝脏肿大,土黄色或深紫色,上有针尖至小米粒大灰白色或乳白色坏死灶,胆囊高度充盈、肿大。

盲肠、大肠及肌胃肌肉中有坏死灶或结节,胆囊肿大。

肾脏肿大、出血,输尿管充满尿酸盐而扩张。

盲肠和泄殖腔充满灰白色干酪样物。育成阶段的鸡,突出的变化是肝肿大,可达正常的2~3倍,呈暗红色至深紫色,有的略带土黄色,表面可见散在或弥漫性的小红点或黄白色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质地极脆,易破裂,常见有内出血变化,腹腔内积有大量血水,肝表面有较大的凝血块。

成年母鸡患鸡白痢最常见且具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为卵子变化。卵巢上大部分卵子变形、变色、坏死、硬化,卵蒂变长,卵子呈囊状、鸭梨状、纺锤状等。有些卵子坠入腹腔,引起广泛的卵黄性腹膜炎及腹腔脏器粘连。常有心包炎。成年公鸡常见睾丸极度萎缩,有小脉肿,输精管管腔增大,充满稠密的均质渗出物。

死于禽伤寒的雏鸡(鸭)病理变化与鸡白痢相似。成年鸡,最急性者眼观病理变化轻微或不明显,急性者常见肝、脾、肾充血、肿大;亚急性和慢性病例,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肝肿大而呈青铜色,肝和心肌有灰白色粟粒大坏死灶,卵子及腹腔病理变化与鸡白痢相同。

死于鸡副伤寒的雏鸡,最急性者无可见病理变化。病期稍长的,肝、脾充血,有条纹状或针尖状出血和坏死灶,肺及肾出血,心包炎,常有出血性肠炎。成年鸡,肝、脾、肾充血肿胀,有出血性或坏死性肠炎、心包炎及腹膜炎,产卵鸡的输卵管坏死、增生,卵巢坏死、化脓。

禽亚利桑那沙门菌病:卵黄突出、滞留,内有水样或干酪样黄色内容物。盲肠内有栓塞。肝肿大2~3倍,呈土黄色斑驳样,表面有砖红色条纹。质地脆弱,切面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浓稠。心脏表面有小出血点。该病全身性败血症的典型病变有腹膜炎、卵黄滞留、肝肿大黄变和心脏变色。

雏鸭感染莫斯科沙门菌(S.moscow)时,肝脏呈青铜色,并有灰色坏死灶。北京鸭感染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时,肝脏显着肿大,有时有坏死灶,盲肠内形成干酪样物。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做沙门菌的分离和鉴定。

近年来,pcR、单克隆抗体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用来进行本病的快速诊断。

动物感染沙门菌后的隐性带菌和慢性经过较为多见,检出这部分动物,是防控本病的重要一环。

目前常用血清学方法对马副伤寒、鸡白进行检疫。

对马副伤寒,可采取马血清做试管凝集试验;对鸡白痢,可采取鸡的血液或血清做凝集试验。

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具有相同的o抗原,因此鸡白痢标准抗原也可进行凝集试验用于诊断禽伤寒。

在鉴别诊断时注意将鸡白痢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区别开。

而猪副伤寒除少数急性败血型经过外,多表现为亚急性和慢性,与亚急性和慢性猪瘟相似,应注意加以区别;本病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特别是猪瘟,必要时应做鉴别性实验诊断。

【防控】

预防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采用添加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不仅有预防作用,还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但应注意地区抗药菌株的出现,如发现对某种药物产生抗药性时,应改用另外的药。

关于疫苗免疫,目前国内已研制出猪、牛和马的副伤寒疫苗,必要时可选择使用。

根据不少地方的经验,应用自本场(群)或当地分离的菌株,制成单价灭活苗,常能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对禽沙门菌病,目前国外已使用禽副伤寒疫苗,不过在禽类防控本病仍必须严格贯彻消毒、隔离、检疫、药物预防等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对有病鸡群,应定期反复用凝集试验进行检疫,将阳性鸡及可疑鸡全部淘汰,使鸡群净化。

近年来,根据竞争排斥(petitive exclusion,cE)原理研制的活菌制剂——cE培养物,在鸡沙门菌病的防控上取得了进展。

国外许多研究已证实,给新孵出的雏鸡提供从成鸡盲肠或类便排泄物所获细菌构成的cE培养物,可使沙门菌在盲肠定植的发生率降低。

国内自1986年以来,一些研究者在不同地区使用活菌剂来预防雏鸡白痢,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应注意的是,活菌制剂应避免与抗微生物制剂同时应用。

治疗本病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并辅以对症治疗。

【公共卫生】

人沙门菌病可由多种沙门菌引起,除了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以外,以人兽共患的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纽波特沙门菌、鸭沙门菌等为最常见。

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型:

胃肠炎型、败血症型、局部感染化脓型,以胃肠炎型(即食物中毒)最为常见。

1.胃肠炎型

潜伏期4~24 h,最短者仅2h。

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一般38~39c,多伴有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每天排便自3~4次至数十次不等,呈黄色水粪,带有少量黏液,有恶臭,个别病例可混有脓血。

病程一般2~4d。

2.败血症型

潜伏期1~2周。多起病急骤,畏寒发热,热型不规则或呈间歇热,持续1~3周。血中可查到病原菌,而大便培养常为阴性。如医治不及时,可发生死亡。

3.局部感染化脓型

患者在发热阶段或退热以后出现一处或几处化脓病灶,可见于身体的任何部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和动物非伤寒沙门菌病的流行发生两次重大改变:

一是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的出现及其在食用动物群体中的传播;

二是作为主要的蛋源病原体——肠炎沙门菌的出现及流行。

为了防止本病从动物传染给人,患病动物应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屠宰检验,特别是急宰患病动物的检验和处理。

肉类一定要充分煮熟,家庭和食堂保存的食物注意防止鼠类窃食,以免被其排泄物污染。

饲养员、兽医、屠宰人员以及其他经营与动物及其产品接触的人员,应注意卫生消毒工作。

人食物中毒的治疗一般选用氟奎诺酮类、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等治疗,注意休息和加强护理,同时注意对症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于数天内恢复健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