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 > 尸体剖检技第一章 尸体剖检概述(1)

尸体剖检技第一章 尸体剖检概述(1)

第一节 尸体剖检概述

一、尸体剖检的意义

尸体剖检(necropsy)是运用兽医病理学知识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确定疾病所处的阶段,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是兽医临床实践和疾病研究中必不可少且简便快捷的方法,也是兽医病理解剖学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

尸体剖检有其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

1.总结经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通过尸体剖检,可以直接观察被检动物所有的组织和器官,识别有何病理变化、联系临床症状,进一步推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了解疾病的性质。

验证对患病动物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及时总结经验以提高兽医的临床诊疗水平。

2.尸体剖检是兽医临床上最为客观、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群发性疾病如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性疾病和营养缺乏症等,或对一些群养动物(尤其是中、小动物如猪和鸡)的疾病,通过对发病动物和自然死亡动物进行尸体剖检可以及早做出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3.促进病理学教研和发现临床上新出现的疾病

尸体剖检技术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际操作技能,是兽医病理学不可分割的,也是研究疾病的必需手段,同时还是学生学习兽医病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条途径。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一些新畜种、新品种的引进,以及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扩大,临床上会出现一些新病,有一些老病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

对临床上新出现的问题,或新的病例进行尸体剖检,可以了解其发病情况,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除了上述3方面的意义以外,通过对尸体剖检资料的积累,还可为各种疾病的综合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

尸体剖检需按照剖检术式进行,即按一定的顺序对被检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进行检查。

在临床实践中,按剖检目的不同尸体剖检可分为诊断学剖检、科学研究剖检和法医学剖检3种。

诊断学剖检的目的在于查明病畜发病和致死的原因、严重程度、目前所处的阶段和应采取的措施。

这就要求对所检动物的全身每个脏器和组织都要做细致的检查,并汇总其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科学研究剖检以学术研究为目的,如人工造病以确定实验动物全身或某个组织器官的病理学变化规律,多数情况下,目标集中在某个系统或某个组织,对其他的组织和器官只做一般检查。

法兽医学的剖检则以解决与兽医有关的法律问题为目的,是在法律的监控下所进行的剖检。三者各依其目的要求来考虑剖检方法和步骤。

二、常见的死后变化

动物死亡后,有机体变为尸体,受体内存在酶和细菌的作用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动物死亡后逐渐发生一系列的死后变化,在检查判定大体病变前,正确地辨认尸体变化,可以避免把某些死后变化误认为生前的病理变化。

尸体的变化有多种,其中包括尸冷、尸僵、尸斑、尸体自溶、尸体腐败和血液凝固。

(一)尸冷

指动物死亡后,尸体温度逐渐降低至外界环境温度水平的现象。

尸冷之所以发生是由于机体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产热过程终止,而散热过程仍在继续进行。

在死后的最初几小时,尸体温度下降的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变慢。

通常在室温条件下,一般以1c\/h的速度下降,因此动物的死亡时间大约等于动物的体温与尸体温度之差。尸体温度下降的速度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如受季节的影响,冬季天气寒冷将加速尸冷的过程,而夏季炎热则将延缓尸冷的过程。检查尸体的温度有助于确定死亡的时间。

(二)尸僵

动物死亡后,肢体由于肌肉收缩而变硬,四肢各关节不能伸屈,使尸体固定于一定的形状,这种现象称为尸僵。

动物死后最初由于神经系统麻痹,肌肉失去紧张力而变松弛柔软。

但经过很短时间后,肢体的肌肉即行收缩变为僵硬。

尸僵开始的时间,随外界条件及机体状态不同而异。

大、中动物一般在死后1.5~6h开始发生,10~24h最明显,24~48h尸体开始缓解。

尸僵从头部开始,然后颈部、前肢、后躯和后肢的肌肉逐渐发生,此时各关节因肌肉僵硬而被固定,不能屈曲。解僵的过程也是从头、颈、躯干到四肢。

除骨骼肌以外,心肌和平滑肌同样可以发生尸僵。

在死后0.5h左右心肌即可发生尸僵,由于尸僵时心肌的收缩而使心肌变硬,同时可将心脏内的血液驱出,肌层较厚的左心室表现得最明显,而右心则往往残留少量血液。

经24 h,心肌尸僵消失,心肌松弛。

如果心肌变性或心力衰竭,则尸僵可不出现或不完全,这时心脏质地柔软,心腔扩大,并充满血液。

因此,发生败血症时,尸僵不完全。

富有平滑肌的器官,如血管、胃、肠、子宫和脾脏等,由于平滑肌僵硬收缩,可使腔状器官的内腔缩小,组织质地变硬。

当平滑肌发生变性时,尸僵同样不明显,例如败血症的脾脏,由于平滑肌变性而使脾脏质地变软。

了解尸僵有助于在诊断过程中加以鉴别。

尸僵出现的早晚,发展程度,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外界因素和自身状态有关。如周围气温较高时,尸僵出现较早,解僵也较迅速,寒冷时则出现较晚,解僵也较迟。

肌肉发达的动物,要比消瘦动物尸僵明显,死于破伤风或番木鳖藏中毒的动物,死前肌肉运动较剧烈,尸僵发生的快而且明显。死于败血症的动物,尸僵不显着或不出现。

另外,如尸僵提前,说明动物急性死亡并有剧烈的运动或高热疾病,如破伤风。

如时间延缓、拖后,尸僵不全或不发生尸僵,应考虑到生前有恶病质或烈性传染病,如炭谊等。

除了注意时间以外,还要注意关节不弯曲。

发生慢性关节炎时关节不弯曲。

尸僵时,四个关节均不能弯曲,而慢性关节炎只有1个或2个关节不能弯曲。

由此可见,检查尸僵,对于判定动物死亡的时间和疾病的状态有一定的意义。

(三)尸斑

动物死亡后,由于心脏和大动脉管的临终收缩及尸僵的发生,血液被排挤到静脉系统内,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流向尸体的低下部位,使该部血管充盈血液,呈青紫色,这种现象称为坠积性淤血。

尸体倒卧侧组织器官的坠积性淤血现象称为尸斑。

一般在死后1~1.5 h即可出现。

尸斑坠积部的组织呈暗红色。

初期,用指按压该部可使红色消退,并且这种暗红色的班可随尸体位置的变更而改变。

随着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发生崩解,血红蛋白溶解在血浆内,并通过血管壁向周围组织浸润,结果使心内膜、血管内膜及血管周围组织染成紫红色,这种现象称为尸斑浸润,一般在死后24h左右开始出现。

如改变尸体的位置,尸斑浸润的变化也不会消失。

检查尸斑,对于死亡时间和死后尸体位置的判定有一定的意义。

临床上应与淤血和炎性充血加以区别。

淤血发生的部位和范围,一般不受重力作用的影响,如肺淤血或肾淤血时,两侧的表现是一致的,肺淤血时还伴有水肿和气肿。炎性充血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局部还伴有肿胀或其他损伤。

而尸斑则仅出现在尸体的低下部,除重力因素外没有其他原因,也不伴发其他变化。

(四)尸体自溶和尸体腐败

尸体自溶是指动物体内的溶酶体酶和消化酶如胃液、胰液中的蛋白分解酶,在动物死亡后,发挥其作用而引起的自体消化过程称为自溶。

自溶过程中组织细胞发生溶解,表现最明显的是胃和胰腺,胃黏膜自溶时表现为黏膜肿胀、变软、透明、极易剥离或自行脱落和露出黏膜下层,严重时自溶可波及肌层和浆膜层,甚至可出现死后穿孔。

尸体腐败是指尸体组织蛋白由于细菌作用而发生腐败分解的现象。

主要是由于肠道内厌氧菌的分解、消化作用,或血液内、肺脏内细菌的作用,也有从外界进入体内的细菌造成的尸体腐败。

在腐败过程中,体内复杂的化合物被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并产生大量气体,如氨、二氧化碳、甲烷、氮、硫化氢等。

因此,腐败的尸体内含有多量的气体,并产生恶臭。尸体腐败的变化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