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又是意外
第69章 又是意外
短暂的沉默过后,立刻有官员反应了过来。
李孝恭第一个快步出列,朝着李世民深施一礼,而后高声大喝。
“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此举并无缘由,况且清查这种事消耗甚巨,不知需要多少时间、人力、财力。”
“我大唐如今虽说已经恢复了些国力,但若是平白无故去做这个,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他是宗室,又有功绩,今日也不过是恰巧入京述职,被邀约前来弹劾李承乾而已。
不过他虽说不在朝中,也不在长安,但在长安乃至整个大唐境内,却也有许多产业。
其中风月之地作为暴利行业,他自然也有涉猎。
加上他的身份特殊,为了自保,他的产业中还比旁人的,多出一个特殊属性,那便是监听、查探。
因为舍得话费财力,李孝恭的产业在整个长安也称得上是翘楚。
此刻李承乾要清查,无论户籍还是产业,都无疑是在和他争利,与他为难。
这种事,李孝恭自然是不能坐视,但他也清楚,李世民多疑,自己想要阻拦可以,但却不能直接攻讦李承乾。
他说话的同时,暗暗朝着自己的交好的官员递了个眼色,当他退回原位置时,立刻有人借着这话,继续说了下去。
“陛下,郡王言之有理!但臣斗胆说一句,臣倒是觉得,太子殿下此举,只怕并非为了国家大义!而是为了私情!甚至可能此事只是疑兵之计而已!”
这话一出口,立刻又有好几名官员站了出来。
“臣附议!”
一时间,整个奉天门内外,竟出现了几十个官员的声音。
李世民听得头疼,李承乾更觉得骇然和惊讶。
他昨夜喝酒之余,便始终在思考陈玄的用意。
在他眼里,陈玄此举必有含义,而长孙冲为了体现李承乾,要控制陈玄的花销时,故意将账单给他看了。
李承乾壮着胆子,向陈玄询问,可得到的回答却是,这种产业本就花销甚大,否则怎会有那么多达官显贵以此获利。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玄只是随口一说,可李承乾却是多想了,觉得这便是陈玄对自己的暗示和考验。
一番思量后,李承乾本打算谏言李世民清查产业,结果在和女子聊天时,却又有了意外收获。
也不知对方是故意卖惨,还是存了别的心思,竟然将自己没入贱籍,以及被迫进了正月之地的事给说了出来。
有人带头,其余女子自然不乏有类似经历的,很快,原本的宴会便成了卖惨大会。
陈玄虽说觉得有些不对,但他这种生长在安定环境下的人,哪里看得了这一群的莺莺燕燕在那里哭哭啼啼?
无奈之下,陈玄也只能听了她们讲述,只是陈玄自己都没想到,这些又被李承乾过度解读,这才有了今日的事。
只是李承乾也没想到,自己的一番好意,居然也能被人曲解,而且还被人拿出来,进行诋毁、攻讦。
他双拳紧握,想要反驳,可他也知道,李世民没问,自己便只能闭嘴,否则还会被人扣上一个狗急跳墙之类的说法。
他到现在,算是将官员们的心性、表现都看出来了。
这些人,要他们办事的确也还成,但他们的私心太重,太过沽名钓誉,似乎逮到了个机会,就要到李世民的面前,来表现一下。
也就在他心中胡思乱想的时候,李世民终于是开口了。
他先阻止了众人的嘈杂,而后朝着李承乾投去询问的目光。
“百官这么说,太子可有什么想申辩的?”
李承乾闻言,赶忙转向李世民,而后高声解释。
“父皇明见,昔日暴隋苛政、炀帝无道,您这才和太上皇起义兵,彼时群雄皆反,海内困顿,百姓艰难!”
“仔细算算,这般局面也才不过是十几年的事,可有些人却早已忘了前人的错谬,甚至不管朝廷和百姓的处境!”
“儿臣今日所奏,便是亲眼目睹、亲耳听闻了一些事,担心大唐步了杨隋后尘!”
这话一出口,就连李世民都眉头微皱。
自从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最不愿意听到的,便是被人拿如今的李唐和前隋比较。
他很清楚,在民间不少人将他和杨广做对比,甚至更有甚者,曾经觉得他是杨广第二。
正是因为这些,他才励精图治,每一日都不敢怠慢,希望能将大唐治理好,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
可李承乾的话,既犯了他的忌讳,也几乎将他的政绩给推翻了。
李世民心中有气,可想到陈玄,他便又觉得,这些或许都是陈玄交给李承乾的。
比较陈玄是后世之人,许多话,许多想法,都和如今大不相同。
强压住火气,李世民朝着李承乾问:“有这么严重?那你给朕仔细说说,到底你都看到、听到了什么?”
他这话,也算是给李承乾一个机会,同时也是想要让百官明白一个道理——自己并非偏听偏信。
李承乾吸了口气,嘴唇动了几次,却始终没能开口。
那些话对于他来说,很是骇人,但同时他也知道,自己若是说了那些,便等于是将百官参奏的事给坐实了。
见李承乾不语,魏征冷着脸问:“殿下,陛下等着您回话呢!”
李承乾闻言,心中更加不安,他吸了口气,双拳紧紧握着,办事后,终于将自己见闻,悉数说了一遍。
听完李承乾的话,李世民脸色难看至极。
他作为皇帝,觉得有些人的行为,有些过于过分,可作为父亲,他却又觉得,李承乾此举,有些过于荒唐。
若是百官真的逼迫,他似乎也不得不处置李承乾了。
御阶下,百官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
长孙无忌看出气氛不对,只能咬着牙,快步走到御街前。
他心中混乱,正不知该说些什么,另外一个声音,却抢先一步响了起来。
“陛下,臣以为,太子所言,只是一面之词,还需仔细查勘核对;但百官所言,如今已有太子亲自承认,陛下不得不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