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这个时期白莲教的压迫感
当朱元启大军行进至光州之外时,里面的守将早已是被傅友德说服归降。
在光州的不过是一个万户,手中兵力三千余人,这守将名为刘树,在傅友德一番言语之下,便是决定投降。
刘树投降的原因很简单,刘福通与韩林儿战死,大宋已是分崩离析,如今剩下的主要兵力,却是集中在陕西行省、甘肃行省、以及四川行省。
而整个河南江北行省的兵力,在大战中损失殆尽,逃出来的不过十万人不到,还分散在各地。
他手中不过数千人,如何抵挡朱元启?且朱元璋同为反元大军,如今又灭徐寿辉,崛起已是必然,综合各个因素,就很快下定决心。
收编了光州之军,朱元启便再次向着信阳州而去,此时的他对信阳州忽然有了很大信心。
然而还不等他到,便在半途遇到了傅友德。
“禀淮王,信阳路守将石路承,不愿降!”
朱元启一时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不愿降?难道这石路承是觉得自己数千军能挡住自己?还是他要准备降元了?
“不愿降?有点意思,这个石路承,你知道他是什么来路吗?”
朱元启突然有了兴致,对这石路承有些好奇起来,要知道现在这个局势,投诚于朱元璋,无疑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除非他也要学刘福通的其他部下一般,占据一方,偏安一隅,但这点人就想占据一方,又选在这么一个中心,这得多蠢才会这样做?
傅友德听后很快便开始回应。
“淮王,我与这人没有什么交集,只听人说过,他是白莲教护法之徒,大军败后这石路承从汴梁路一路退到信阳州才停下。”
朱元启笑了,原来是白莲教护法之徒啊,他可得去好好瞧瞧了。
“走,随我一起去看看这石路承,究竟是何等人物。”
朱元启率领大军来到信阳州城外,却是发现信阳州城门大开,一骑独自从城内而出。
待人近了一些,傅友德确认之后才告诉朱元启这就是石路承,朱元启一时间也是有一些惊讶,看这样子,是准备又降了?
“在下石路承,还请淮王,现身一见。”
石路承一直来到大军十步之前,方才停下,便是看向朱元启方向。
朱元启听后,笑着打马出阵,郭兴与方国珍,以及傅友德紧紧跟在身后,石路承见状也不在意。
“石路承?找本王何事?”
朱元启看向石路承,这会他是真的挺好奇这石路承究竟是要准备做什么。
石路承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便说了起来。
“淮王之意,在下已明,但请恕难从命,今日出城而来,是为向淮王说明,在下不会降,但城中义士,皆是骁勇之人,若是这般死在此地,只会让元廷得利。
其二也是向淮王说明,城内有八千骁勇,还望日后吴王与淮王北进之时,能够带上他们。
如今陛下与丞相英勇就义,底下各部为保存实力,纷纷退却,我们这些人想去找元军报仇,奈何实力不足,其余人也不愿再次出兵北上。
今淮王到来,便是让我等看见了希望,还请淮王能够成全!”
石路承说完,翻身下马向朱元启作揖,姿态可以说放得非常低,然而朱元启听了之后,疑惑却是更大。
“石将军请起,不过本王尚有一事不明,还请石将军解惑,既然如同石将军所说,那石将军又为何不愿降,却让大军降于本王?”
朱元启心中不断思考着原因,但就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既然愿意让大军投降,他却不愿意降,这算哪门子道理?
而去朱元启现在还有些欣赏眼前的石路承,别的不说,敢一人独自前来,就说这份胆气,天下间又有几人能够拥有?即便他是抱着死志来的也好,还是其他原因,这份胆魄,已经强于绝大部分人了。
更何况后面的格局以及反元的使命,都可以从言语当中感受到,这石路承是真的立志于反元。
石路承听后在起身,看向朱元启。
“想必淮王也知,在下之师,乃教内护法,但淮王可知,家师好友,乃是准备与家师一同,跟随丞相一同起事,但那彭莹玉,却是将家师好友拐骗过去。
然而这都没有什么,毕竟都是为了反元,诛元,且南方也需要我教前去解救苍生,但那徐寿辉与彭莹玉,在起事之后,竟然敢称帝,他们这是完全没有将陛下与丞相放在心中!
他们称帝之后,更是将教中拥有才能之人,尽皆扣下,凡不从者,竟是被那徐寿辉直接砍杀,而这徐寿辉,不仅这样做了,还打着我们白莲教的名义,我们怎可忍得。
然而丞相与家师等一众人,心中同样很恨,但为大局,未曾出兵徐寿辉。
那徐寿辉与彭莹玉之下教众,不过皆是我白莲教叛徒,却是在南方立下传承,要知道,我白莲教正统,一直在北,在陛下与丞相这里!
如今徐寿辉底下之人尽皆降于吴王与淮王,南方教内叛徒做大,我正统教众遭遇大劫,若是我们降于吴王与淮王,这教内正统,敢问淮王,可否承认乃是我北教之人?
在下不愿淮王为难,但在下也不愿去看到那些丑陋之人的嘴脸,另外在下提醒淮王,那徐寿辉与彭莹玉之内教众,鱼龙混杂,自私自利者甚多,淮王可得当心。
至于城内骁勇,淮王可明日前来,八千骁勇将会在城外迎接淮王!”
朱元启仔细听完之后,也算是有些了解了,原来徐寿辉与刘福通不对付,竟然是因为教内正统之争?
而刘福通愤恨徐寿辉乃是因为徐寿辉与彭莹玉带走教内精英,却又叛离教内?
朱元启虽无法证明石路承说的真假,但他有一种直觉,石路承说的是真的。
而且,衡州路的反叛,不就是证明了那些人的自私与自利吗,就是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才会举兵反叛。
这时,朱元启也反应过来,当初徐寿辉看似在帮他们兄弟两人,实际上却是埋下不少隐患。
从石路承这里便可知道,以后若想收降刘福通部众,难度很大,还有一个可以说是刘福通与徐寿辉的通病,两边的重要大将,都是出身白莲教。
朱元启一时也有些头疼,对付元军就已经够麻烦了,难道到时候还得抽出兵力对刘福通这些部将一起打?
随即看向石路承,也是有了些想法,他本身就打算对白莲教内部有想法,毕竟历史上也是证明了,这白莲教可是造反频繁的主,但在初期,他却不能对这白莲教下手。
毕竟别人刚降,你就这么迫不及待,底下那些人,哪里还能有安全感?
这想法的滋生,朱元启很快就有了初步的决定,详细的还得回去跟朱元璋商议之后才能进行。
朱元启看向石路承,笑意更甚了几分。
“石将军,你说的本王都能理解,不过,石将军也太过武断了一些,本王可以向你承诺,白莲教内部,吴王与本王,绝不会偏袒任意一方。
不过你们能不能定下谁是正统,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相信你也知道,吴王与本王,最初投奔我们义军时,就是跟随郭帅,郭帅又是认同的刘丞相。
所以石将军又何必悲观呢?你一人不够,可将教内其余人一同叫来,而且也就这一两年,吴王与本王必将派大军北伐,诛灭元廷,到时正是用人之际,石将军可不要错过了啊。
要知道,教内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宗旨,就是诛灭元廷,石将军既然认为北教乃为正统,那便不可丢下宗旨才是啊。”
朱元启说完,便是看向石路承,想知道他究竟会怎么选择。
而一旁的郭兴等人,也是感慨这白莲教的水真深,这个感慨,何止是他们,包括朱元启同样也是,与其说义军是刘福通与徐寿辉的大军,但更像是白莲教的大军。
重要职位皆是白莲教教内之人,但偏偏这些人,大部分人都是有真材实料的,除了少部分是真的没什么才能,只是因为在教内的地位。
而在历史上,刘福通的势力最强,称霸北地,徐寿辉的势力仅次于刘福通,在南方称霸,不管是张士诚还是朱元璋,都是弟弟,方国珍就更不用说了,朱元璋与张士诚都能吊打方国珍,更别提徐寿辉了。
若是这白莲教没有发生分歧,是不是基本可以确定,天下将会是白莲教的?
只是后来刘福通兵败,部下四散逃离,徐寿辉在经历了倪文俊的架空夺权之后,又被陈友谅所杀,从此往后,白莲教的影响才一落千丈,逐渐淡出视野。
不可否认的是,自朱元璋驱逐外元之后,白莲教内确实有一部分是忠于大明的,即便是清军入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那一部分白莲教都一直在与清军做斗争,立志反清复明,这不仅仅是他们对大明的忠心,也更是初代白莲教的宗旨。
但在现阶段,白莲教的不稳定,也是一个事实,实在是影响力不小,必须得进行解决才行。
石路承听了朱元启的话,随即一愣,便是陷入沉默当中,朱元启说得隐晦,但是他已经明白,朱元启与朱元璋不偏袒任何一方,就已经是在偏袒他们了。
毕竟现在南教在朱元璋内部,可是占据着主动权的,而现在有了朱元启说的,他似乎又能看到了希望,而且教内宗旨也确实如同朱元启所说。
石路承越来越心动,他可是知道,北教内还有许多精英逃了出来,分散在各地,若是集中起来,到时争夺教内正统,他这里的胜算,可是不小。
加上朱元璋北伐,可得依赖他们北教更多一些才行。
很快,石路承还是压下心中冲动,他需要回去仔细思量全面,因为他知道,教内地位在他之上的人几乎战死,他的决定,虽然不能代表整个北教,但也能代表大部分人。
“淮王,可否给在下一日时间?同样明日巳时,城内八千骁勇必然会投于吴王,至于在下,若是想通,必然也会在此地等待淮王到来!”
朱元启听完笑了,他知道,这件事很大可能是成了,虽然石路承极力掩饰,但刚刚那一瞬间的渴望与激动,他可是看见了。
“好,本王便依石将军之言,也希望石将军能考虑清楚。”
朱元启说完,便是带着郭兴三人返回军阵当中,不一会便带着大军离去。
石路承看着朱元启率军离去,便是回到城中,直奔府内。
而在厢房当中,有一男子正躺在床上,只是模样极为惨烈,身躯大部被缠着白布,床榻周边满是血迹。
石路承回来之后,第一时间便是来到此人身边。
“关先生(关铎),伤势可有好些?”
石路承看得是一脸揪心,他知道,关铎已经时日无多了,关铎自己也知道这点。
石路承随即将与朱元启谈的说给关铎听,关铎听完之后,即便重伤垂死,依旧精光一闪。
“扶我起来,准备好纸笔。”
石路承小心翼翼的扶起关铎,外面的人很快将纸笔准备完成。
关铎拿起笔,微微有些颤抖,用尽最后的心神,写下一封书信。
“伱贴身带好,将这封信交给毛贵他们,你记着,以后跟随于那朱元璋,便好生辅佐,不要再做他想,至于教内事务,交给后方的那些老家伙去,你不要去参与。
记住,以后你们,只管忠于他朱元璋,教内若是不敌南教,在必要之时,可出手想帮,但前提是,绝不能将自己搭进去,明白了吗?”
石路承紧紧握住书信,重重点头,而关铎已是闭上了眼,没了呼吸。
石路承很是悲伤,这些日子,他不知道自己送走了多少人,每一次都心如刀绞。
不过,人总是要向前走的啊,厚葬关铎之后,石路承也是调整好情绪,随即准备投降事宜。
待到第二日,巳时,朱元启到来之时,石路承已是在这里等候,住院求见状,便是笑了。
随即看着石路承口中的八千骁勇,一眼望去,确实不负骁勇二字,不少人尽皆负伤,但眼中的杀气,以及那股气质,没经过多次死战,是不会有的。
而且这些人,每一人都有些高大,哪怕是站在那里不动,那散发出来的气势都足以震慑宵小。
“末将石路承,参见淮王!”
“快起来,路承能够想通,便是一大兴事,吴王若是得知路承来投,必将也是高兴。”
朱元启亲自将石路承扶起,代表着不仅拿下信阳州,又得八千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