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君臣交易,朱元璋给朱元启上的第三课
朱元启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但当他想到朱元璋定然不会无缘无故突然使用中书省,彻底确立李善长的丞相之位时,便立即开始思索起来,朱元璋这么做的用意。
没一会,朱元启似乎就有了明悟,朱元璋不仅骤然提高李善长的实际地位,还提升李善长兄长李存义的官职,同时再将李善长长子叫来朱标与主义身旁,以显示皇恩,而朱元璋的这些做法,怎么看,都是在向李善长示意皇恩浩荡。
而李善长的回复,仅仅是一句谨遵圣谕,朱元启突然想到,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训诫,这一套下来,似乎是让李善长彻底放弃后顾之忧,加上朱元璋给出的承诺,给他一种让李善长放手施为的意思。
而在朱元启思索的同时,另一边的刘基,心中也很不平静,朱元璋与李善长之间,朱元启还需要去思考这是为什么,刘基心中却是十分明白,这是一场交易。
只不过这场交易,没有明说,但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李善长,心中都无比清楚,加上李善长与朱元璋、朱元启的情谊,如今又有朱元璋的承诺,刘基也是有一些羡慕。
虽然李善长才被朱元璋确立丞相之位,但李善长的结局,刘基已经能够预料得到。
两人的交易,刘基并没有出声反对,这场交易,在刘基看来,明显是有利于大明的,他没有道理反对,而且,刘基心中同样清楚,即便他反对,也没有用,这件事,已经被定下。
最重要的是,刘基心中有一种直觉,一旦他强行反对,他以及家室,都有性命之危。
就刘基胡思乱想之际,朱元璋的声音再次传来,不过,这次却是关于他的。
“伯温,朕听闻你长子刘琏,如今已有十一,且又聪慧,朕有意将他放进翰林院进修,另外你次子刘璟,九岁之龄便通诗经,才学过人,便让他来做太子与吴王伴童吧。
至于伯温,为大明,呕心沥血,出谋划策,朕希望以后,你能继续为大明,舍生入死,以大明为先!
如今你为大都督府参议,便将参军之职一起兼着吧,你可愿?”
朱元璋说完,朱元启又有些惊讶,朱元璋对刘基,可以说是又爱又恨,这个情况他是知道,然而今天却是邪门了,不仅承诺李善长,又要加大刘基的权力,朱元启真有些搞不懂朱元璋是在闹哪样?
而刘基听闻之后,却是一脸沉重,当即站起身来。
“皇恩浩荡,臣下本不该推迟,但臣下功勋微薄,却是不敢,为大明呕心沥血,舍生入死,以大明为先,此乃臣下之责,理因如此,请皇上放心,臣下必然做到。”
刘基说完,朱元璋凝视刘基几个呼吸,顿时大笑,随即才开口。
“既然如此,那便如伯温所说,朕,希望你记住刚才所说,也期待着,你刘伯温的表现!”
李善长看着刘基如此,心中叹息的同时,又有些欣喜,刘基拒绝了朱元璋的这番心意,推却皇恩,除非日后彻底改变,不然这仕途,也就这般了。
这点是在为刘基叹息,朱元璋的意思,李善长不相信刘基不知道,但他依旧如此,可见他心中的初心,依旧未曾改变。
而李善长之所以欣喜,则是刘基的成就,大致也就这般,他所面临江浙地区人的围攻,也将得到舒缓,毕竟不管怎么说,刘基为江浙人的代表,江浙人若真有难题,刘基也不是都不会解决的。
如今刘基倒下,剩下的,就是在北地的高启了,李善长已经能够猜到,高启若是归来,要么与他一同成为左右丞相之一,最次也是平章政事,又将会是江浙地区人的新标杆。
刘基听着朱元璋的话,沉重的应下,对于拒绝朱元璋,刘基早已是做好了准备,即便朱元璋真的容不下他,他也无话可说。
随后,朱元璋便让李善长与刘基退了出去,毕竟该说的事,都说了,也没有让他们有再留下的必要了。
等两人离去之后,朱元璋与朱元启相对而坐,朱元璋则是一直看着朱元启,嘴角微微翘起,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而一旁的朱元启,见朱元璋一直没有说话,也是知道朱元璋在想什么了,当即也是主动开口。
“哥,你就别跟我打哑谜了,今天伱这是咋了?”
朱元璋看着很是好奇与郁闷的朱元启,嘴角的笑意彻底放开,直接笑了起来。
“让你这臭小子一天天的不理朝政,瞧瞧你,咱都已经进步了这么多,你就不能上上心?不过,军略这块你负责也是不错,不过,以后对义儿,可不能像你这般,以免吃大亏。
今天的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咱就简单的跟你说吧,你可以把今天咱对百室以及那刘基所说的话,当做君臣之间的一个交易。
这事,不仅咱心里清楚,他们两个,心里也跟明镜似的,不然,你以为咱给出这么些东西,是为了什么?
天下间,没有任何东西是没有付出就能得到的,想要得到得更多,就必定要有付出,才有可能获得。”
朱元启听后,心中很是震惊,尽管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但真当朱元璋说出来之后,还是有一些,难以接受。
按道理,朱元璋是皇帝,他是明王,为什么还要对底下的人妥协,朱元璋的这种行为,在朱元启看来,无疑就是向臣子的一种妥协方式。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对于皇权,有着空前的权力,而且哪怕是历史上的洪武大帝朱元璋,朱元启也认为应该是强势的一个皇帝才是,哪里像是会有向臣子妥协样子。
朱元璋看着沉默又严肃的朱元启,也是收起笑意,缓缓开口。
“在你心中,是不是觉得咱是皇帝,你是明王,咱们两兄弟是大明最为尊贵的人,他们身为臣子,理应听咱们的才是,是这样吗?
咱们两人确实是大明最为尊贵的两人,但治理大明,却是离不开他们,别看咱有时候对他们确实比较苛刻,但咱也会掌控好其中的度。
就拿这次打下草原筑城的事来说,若是下面的人不配合,咱们就能全部完成吗?其实咱们也能完成,但大明事务何其多,咱若是将全部精力放在这件事情上,其余事情还办不办了?
而且,难道每次发生事情,都得要咱们去下场去与群臣争吵吗?一味的强硬,只会使得君臣之间离心离德,相互猜忌,这只会让大明,陷入内耗当中。
所以,咱必须得找一些人,在朝堂之上,在有利于大明的情况之下,能够代替咱,说服群臣,最后咱再来收尾,这样一来,群臣心中,也不会有任何想法,只会觉得自己棋差一招。
而咱找的这人,正是李善长,当然,除了他其实也有其他人,但百室不一样啊,他跟随咱们的时间最久,权力最大,若是他都不能跟咱们一条心,许多事情,只会白白折损我大明的精力与时间。
他身为臣子,即便现在功成名就,但他同样有心中的抱负,同样也渴望权力,同样会对将来,有担忧,这才是他即便能跟咱们一条心,但却不能完全展现出来的原因,他即便是百官之首,也不敢将群臣得罪。
如今有了咱给他的承诺,以后啊,有什么事,咱们事先商议好,只要有利于大明,由百室在前应对,进展无疑会顺利许多,加上还有你的存在,只要有理,就能够得到实施。
咱现在说的,你或许还不是很理解,等到后日朝会,你就能明白了,到时你便知道,朝堂众人的难缠了,也知道朝堂众人的百态了。”
朱元璋也很是无奈,皇帝这位置,看着权力无边,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当然事实也是这样,但也不是事事都是这样的,其中的道道,朱元璋是深有体会。
朱元启专注的听着朱元璋说的话,听完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朝堂是锅大杂烩,极为不简单,但现在他觉得,还是他想得太过简单了一些。
平日里他没有参与朝政,正是有这个原因在里面,而另一个方面,则是他现在主要精力在大军之上,朝堂之上他不想再有联系,不然,他这个明王就真无法无天了。
现在大军的调度,基本都是他在负责,相当于他把历史上朱文正那大都督的活给干了,而且权力比他还大。
朱文正动兵好歹还需要朱元璋同意,他朱元启动兵,是直接没有这个顾虑,在身边时先同朱元璋商议,不在身边时,直接先调动大军了再说。
而且即便没有朱元璋同意,只要他不是造反,要对外用兵时调动大军,没有朱元璋的同意他一样调得动,整个大明,可以说现在是找不到第二个人出来。
等以后朱标长大,能够成为第二个人之外,朱义都还差了些。
所以朱元启是知道文臣心眼多,但真没想到,能够这么多,同时又感慨,现在的洪武大帝,似乎比历史上的洪武大帝,更加完美了一些。
历史上的洪武大帝,君臣之间的关系可是也就那样,只因为朱元璋行事太过强硬,即便没有那些大案的发生,朱元璋都是在民间的印象很好,在士大夫这块,可着实是有些差。
而现在的洪武大帝,硬刀子没落下,软刀子也都会用了,朱元启想想都可怕,反正他已经是学不来了,他也没打算去学。
朝堂这块,有朱元璋就行,朱元启此刻是打定了主意,朝堂之上,他就是混世魔王,反正没人敢惹他,他就管好大军的事就行了。
朱元璋见朱元启没有说话,还在那里沉思着,也没有打扰他,过了一会,看朱元启消化得差不多了,随即再次开口。
“刚刚百室与刘伯温的态度,现在你能明白了吧,百室是接受了,本来他与咱们就有情谊,咱也是直接与他明说了,加之各种加持,使得他无需瞻前顾后,以后朝堂之上,百室就是咱们的先锋。
等文正那里位置稳固,熟悉朝堂之后,咱们能做的事,将会越来越多的,而且,等过几年季迪从北地回归朝堂,咱给他将平章政事的位置留着,以季迪的性格,只要有利大明,有利百姓,他必然跟随。
至于刘伯温,他的性格你应该也知道,虽然很多事他仍会跟随,但定然是没有百室他们这么坚定的,而且,要是他认为这是不符礼制,不对的,他会在朝堂之上,成为反对最为强硬的人。
刘伯温想做大唐魏征,但他却是缺少了魏征的变通,太死板了一些,而且现在朝堂之上,江浙地区的人越发的多了,咱也有些,放心不下。
咱跟你说这些,不是代表咱就一定会顺着群臣的心意来,要是有人越过了咱的底线,也别怪咱不走流程了。
弟你要明白,有的事,可以商议,有的事,没有商议的空间,既要让他们知道通情达理的一面,也要让他们明白,咱们铁血的一面。”
朱元璋说了很多,他其实还有很多话没有说,但他知道,这些都是需要一步一步来的,说得太多,对朱元启不一定是好事。
朱元启的在朝堂博弈上的缺陷,朱元璋无比清楚,他这样做,就是希望朱元启能够再次成长,这些经验,都是他无数夜晚的学习,以及自身亲身体验,慢慢摸索出来的。
他希望朱元启也能成长,不要在这一块,吃了亏,所以这次,朱元璋无比的细心,把很多东西,都揉碎了灌输给朱元启。
而朱元启听完朱元璋所说,心中也是已经平静下来,很多东西,他知道一些,但他不想去深入,他的志向,不在朝堂之上,在朱元启眼中,与其跟这些人扯皮,还不如在家陪陪家中妻儿来得有价值。
“哥,你说的这些,起先确实很疑惑,现在,也都明白了,但是,我的心思不在这上面。
哥可知,大明以外的天空,还很大,还有太多太多的地方,等着我去征服,大明的疆域,绝不会是现在这些。
朝堂之上,有哥在,足够了,我的志向,已经说过几次了,我的志向就是外面的星辰大海。
我在内政上的本事,其实就是个半吊子,以前是没人,没办法,我不得不兼着做,想尽办法去做,现在大明有人了,可以让那些大才,好好发挥。
当然了,我要是有了好的想法,还是得要跟哥说的,至于能不能行,能不能实施嘛,那得一起来决定了。
至于朝堂之上,我往那儿一杵,谁敢找我麻烦?谁要是敢跟我过不去,你看我弄不弄他就完事了。”
朱元璋看着朱元启那随意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合着他说了半天,朱元启这是听懂了却又死性不改?
至于朱元启的志向,朱元璋无比清楚,所以朱元璋从未限制过朱元启在军事这块上的权力,只要大明有能力,只要能说服朝堂众人,他想打哪里都随他而去。
听到最后,朱元璋是彻底无奈了,朱元启这个样子,摆明了就想当一个泼皮无赖,一副混世魔王的样子。
朱元璋揉了揉脑门。
“混小子,咱刚刚说了那么多,都白说了是吧?大军上的事,你看着办就是了,但朝堂之上,你也给咱上点心。
这么大的人了,堂堂明王,别让人觉着只会耍流氓,像个什么样子,别忘了,你还跟那些小家伙,做好榜样才是。
这事你回去自己好好想想,别让咱来抽你,后日朝会,在朝堂之上,你要提前做好准备,当时定然会被那些人刁难。”
朱元启一听,脸色顿时一囧。
“哥,后日朝会,要不我不去了吧,有你在,反正也没有问题。”
朱元启说完,见到朱元璋熟练脱鞋的动作,当即直接开溜,惹得朱元璋在后面不断笑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