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晚唐:朕 > 第133章 以人相食

第133章 以人相食

第133章 以人相食

眼前的吉王李保,温润如玉,言语得体,举止颇有风度。

能说出刚才一番话,也让李晔刮目相看。

这么看来,大臣们想立他为继任之君,也不为奇怪了,

历史上,铲除杨复恭之后,当时的唐昭宗李晔罕见的,让宗室中诸王典兵,当时的禁军有三十余都,三万多人马,分到八王手中,每个王典兵四都四千人。

当时典兵的最小的韩王,才十三岁,而三十多岁,年富力强的吉王李保,却什么事也没有。

而史书上对吉王的记载,仅仅文臣拥立数笔,并无他事,可见继任的唐昭宗对吉王颇为忌惮,当上皇帝后,直接将李保冷藏了。

而李晔则不想如此,以吉王的身份,做那件事太合适了。

“吉王想为朕分忧吗?”

李保拜道:“臣愿为陛下尽绵薄之力,只恐才智不足,耽误陛下的大事。”

李晔道:“朕欲授汝粮食转运使,吉王以为如何?”

大唐并无粮食转运使之职,但有盐铁转运使,行的是国家盐铁专卖,而这粮食转运使,自然也就是粮食专卖之意。

“这……”

粮食的事,水有多深,李保自然清楚,若是他接了这活,长安剩下的豪族基本上都得罪光了,所以很是犹豫。

李晔也不勉强,道:“既然吉王无意,此事作罢。”

李保看李晔转身,顿时气血上涌,心知这次若是拒了皇帝弟弟,便没有下次了。

忙道:“陛下,臣愿意!”

李晔转身笑道:“当真!”

“当真!”

“好!”李晔转头看向李侑道:“皇兄还有什么事吗?”

“陛下,那臣的粮食……?”

“此事便由吉王处置吧,商户已经购买的粮食,朝廷可以原价赎回,今后除官府可以买卖粮食,其余一概不准,违者……诛杀。”

“诺!”

李侑:“……”

战时的粮食有多珍贵,一个烧饼能换一个黄花大闺女,为口吃的,金银珠宝那都不算东西,钱更是钱。

卖粮这种事,也就朝廷能做,关中留下足够的储备,其余的粮食可以运到潞州,一来过卫州,入滑州便是朱温地盘,可以高价出粮,二来便是招募中原饥民,填补关中。

李晔无时不刻想着薅朱温的羊毛。

中原饥荒,对朱温的军力影响不大,军队没粮吃可以吃人肉,影响的是朱温的战争潜力。

招募中原饥民也可以做到。

此事就这么定了,李晔寻来张承业,张承业身兼判度支之职,也就是军需后勤大总管。

关中的粮草已经开始向汉中运输,按照一名兵卒一个月消耗一石(150斤),马一个月二石,入蜀大军一个月要消耗十万石粮食,三个月消耗三十万石。

这点粮食,现在李晔已经看不上眼了。

光吃粮可不行,战时每个人一个月还要供应五斤肉干,五斤酒。

每个人还要五份金创药,弓手需要备有弓弦三根,箭矢50支,野外帐篷一顶,水囊一个,素布五尺,鞋子三双,连裤袜,皮带等若干。

每一万人还需要三千把割草刀、镰刀等。

至于甲胄,此次出征的左虎威军,左神威军披甲率达到七成,骑兵六军的披甲率更是达到百分之百,放在现在的大唐任何地方,这装备也算是豪横。

“承业,粮草准备的怎么样了?”

“已经有十万石粮草,已经起运往汉中洋县,肉干也制作了十万斤,可以随军运送,不过近日阴雨,臣令人赶了三千头活羊往汉中。其余兵甲器械基本准备妥当了。”

“还有冬衣,现在也要准备。”

张承业点点头,打仗这种事,没有定数,有备无患,总比临时措手不及的好。

“陛下,昭义节度使韦公奏报,潞州今年粮食大丰,除去本镇支用,还可支持朝廷一百万石粮食。邢、洺、磁三州粮食仅够本州支用。”

李晔摆摆手道:“不用,朕想着朝廷还可发两百万石粮食到潞州,向宣武发卖,招募中原流民,这件事,你代朕拟个诏书,让韦昭度督办。”

“诺!”

……

大明宫延英殿

李晔召众宰相议事。

这次皇帝陛下亲征蜀地,时间可能需要好几个月,皇帝不在,朝廷可不能空转了,还要有人负责才行。

李晔环顾一周,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孔纬、中书侍郎张俊,户部侍郎孙揆,尚书左仆射杜让能,吏部侍郎牛徽,尚书右仆射、判度之张承业,兵部侍郎刘崇望。

还有左金吾卫大将军、大都督孙惟最。

宰相中懂兵事的不多,也就张承业、杜让能、刘崇望接触过,但带兵打仗还是不行的。

孙揆、张俊就是带兵的垃圾,孔纬更不谈了。

牛徽虽然不带兵,但脑子还是清晰的。

按照原来的历史,张俊、孔纬鼓动着当时的昭宗皇帝对河东李克用用兵,当时牛徽直接骂张俊等误国。

众宰相看向孙惟最,又看看皇帝陛下,皆是不解,今日宰相议事,怎么拉了个外人,有事跟孙将军有关吗?要知道孙惟最已经赋闲很久了,最近的一次,还是李晔拉他出来出征拓跋思恭。

而孙惟最亦是摸不着头脑。

李晔道:“朕授左金吾卫大将军,大都督孙惟最开府仪同三司,加中书平章事。”

“这……”

授武人宰相之职?

孔纬难以置信的看向皇帝。

大唐授地方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加中书平章事的很多,比如李克用,死去的李茂贞。

但没有一个节度使傻乎乎的,到朝廷当宰相的。

说到底,加封武人同平章事,也就是封着玩玩的,朝廷有求于人,自然要让人家脸上好看,心情舒爽。

而这次加封孙惟最,明显是来真的。

李晔的想法很简单,若是有兵事,自然宰相里面有一个要懂兵的。

“陛下……”

孔纬一说话,李晔就知道他要讲什么。

其他宰相还顾忌这同僚之情,但孔纬早就练成刀枪不入的铁布衫,水火不侵,有话说话。

李晔也需要这么一个人提点自己,虽然孔纬提的意见,他很少采纳的。

“孔公且听朕讲完!”

李晔止住孔纬,继续说道:“朕此次入蜀,短则一两月,多则四五月,朕离京之后,由众宰相辅政,改朱批为蓝批,众宰相之中以杜让能为首。”

李晔最信任的自然是张承业,之所以首辅不选张承业,毕竟张承业以宦官入仕,加上入宰时间太短,并无根基,强行拉上来,其他人肯定不服,到时候徒增内耗。

而杜让能就不一样了,朝中还是有很大威信的,而且昭义的事,虽然细节上还有缺漏,但整体上还是让李晔满意的,懂得顾全大局。

李晔又说道:“朝廷敕诏需有五位宰相署名,且必须杜公同意方可生效,若有兵事,众宰当多考虑孙公意见。”

这也算定下调子了。

李晔说完,对孔纬道:“孔公,有什么事?”

孔纬想了想,听陛下之意,也就是多个人问问意见,并未付宰执大权,心下也是明了,说道:“臣无事,只是陛下此去千里,多有不妥,可否遣一大将入蜀,陛下何必亲往。”

李晔摇摇头,这次他必须要去的,朝廷对川蜀汉中的控制一向较强,州刺史县令大部都是朝廷所任命,皇帝亲去,意义可大不一样。

而如果遣将入蜀,怕是要多生波折,蜀人亦未必信服。

“朕意已决,半月后出兵。”

杜让能执勿上前,道:“陛下,若有贼寇边,当怎么处置。”

李晔道:“当以孙公为主将,众宰相行文至大都督府调兵。”

杜让能点点头,作为首辅,敏感的事还是要说清楚的,孙惟最既为五军大都督,而五军大都督府调兵都皇帝圣旨,现在是宰相敕令,而孙惟最现在又升任宰相。

若是不说明白,岂不是孙惟最便有调兵之权,这权柄太大了,再说孙惟最还有个儿子孙德昭,在五军大都督府担任左军大都督。

可以说五军大都督府是孙家掌控,这可是会动摇朝廷根基的。

李晔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兵权便要在制度上根绝拥兵自重的可能,当然也要留有余地。

李晔看向牛徽,道:“入蜀的官员署理如何?”

“陛下,已经拟好了,御史台也对这些拟用人员查了一遍,没发现违法乱纪的。”

“官员的履历报给朕,这几天,诸公也一同议议。”

“张公,孙公,川蜀汉中行政区的划分怎么样了?”

张承业上前道:“陛下,现在正在制图,川蜀汉中拟建四州,大体上划分好了。”

时间太急,能做到这一步也是不易,李晔也不过份催促,而且行政区划分即便有些许错漏,也酿不成大祸,实际划分的时候还可以作一些调整。

其他就没什么紧要的事了,战事上,李晔牵挂的河西杨师厚应该到沙州了吧,银州、绥州的杜重威,河东会不会起边争,至于河中的王重盈,李晔倒不是很担心。

潼关可是有两万大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