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扬帆明海 > 第6章 新规划

第6章 新规划

李旦新搬进位于海澄县的海道衙门,便是被之后的景象冲昏了头脑。

自打元月初九之后,这海道衙门的门槛都要被踏破。

什么叫门庭若市、宾朋满座,李旦毫不夸张的说,他连续三天基本上是不间断营业,从福州、泉州、漳州、莆田,甚至广东潮州、广州来的人都络绎不绝,海量的登门之客直接把李旦头都给冲昏了。

好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人救李旦于危难之中。

“胡溪,你来的可太是时候了!”李旦拉住来找自己的胡溪,急到内堂里叙话。

胡溪见李旦如此热情,当即是心头一热,拱手便道:“李海道,我刚辞去了县里的吏房掌吏,特来您这儿投效。”

“好好好!你来就好,你不在我身边,我真感觉自己少了个左膀右臂,你家那侄儿呢?”

“伟龙他还是留在了县衙,县里面多少要有个自己人照应才好办事。”

李旦拍了拍沉甸甸的脑袋,这才是回道:“说的有理,唉,这几天是把我忙糊涂了,还好有你过来,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这海道衙门的师爷了,我不在的时候,衙门里的事情由你全权主持。”

胡溪此时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觉得李旦居然心里这般器重他,一时间居然流露出一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使命感。

不过李旦可没想这么多,赶紧将手头上的应酬统统扔了出去,随即便是一溜烟跑出门,躲到了刘尧诲府上。

结果却是看到了刘府里面大大小小的仆役都在忙着收拾打包。

来到府内后院,李旦总算是找到了躺在摇椅上端着茶壶喝茶的刘尧诲,便是赶忙发问道:

“刘巡抚这么大动作是要去哪儿?难道是调令下来了?”

刘尧诲半睁开一眼,见是李旦也就没太注意什么礼节,闭眼继续假寐道:

“哪来什么调令,不过是如今没必要再在漳州待着罢了。

此前在这里,不过是因为林悟贤与广东匪患之事,如今林悟贤下台,广东匪患也已经除了,那我这巡抚衙门也没必要再放在这里,合计了一下,还是回福州府好了,这边有你镇着就行。”

不过话说完没多久,刘尧诲又是睁开眼来,表情也突然变得严肃,随即开口道:

“对了,小子,你还得替我办个事,此前广东一战咱们福建减员了不少人,几支队伍建制都打散了,你要想办法给我重新募一支新军出来,详细的事情我已经交代给方各海了,他会留在漳州同你一起负责新军工作。”

李旦不以为意道:“募兵有什么难的,给钱不就完了。”

刘尧诲似乎就等着李旦这句话,便是立即开口道:“没钱,朝廷这边光是把抚恤金发下去军费就捉襟见肘了,募兵的钱你自己给我去想办法,兵甲在漳州武库里还有些存货,到时候我会给新来的漳州知府去一封信。”

“…武库里那些老古董一个个都结蛛网了,哪里还能用。”

“少给我挑三拣四。”刘尧诲抄起来就是一脚,随即继续道,“这是一个机会,之前有不少人对你手下握着两千兵马颇有微词,你给我把手上的两千人马都编进这支新军的建制里,他们就说不出话来了。至于能扩编多少,就看你自己搞钱的本事。”

话说到这里,李旦已经明白了刘尧诲良苦用意,自己本来就是倭寇招安,出身不正,本该处处如履薄冰,结果自己却是风头出尽,怎么能不遭人嫉恨。趁着这次重建新军的机会将自己手下的私兵合法化,这是首当其冲的事情。

“谢过刘抚台,小子也是给刘抚台略备了薄…”

“你少来,我不吃你这套!”刘尧诲赶紧把耳朵一蒙,当起了缩头乌龟。

但李旦这边也是懂刘尧诲的,此人是典型的清流官员,重名大过重利,加上自己本身家里就有不少田产,根本不稀罕伸手找李旦拿钱。

“小子的意思是,想以刘巡抚的名义,在海澄当地开办一所学堂,专供本地贫寒学子进学,学费分文不取,而且还提供每日午食,既然抚台大人不要,那就算…”

“老夫觉得此事甚好。”刘尧诲根本没把耳朵完全遮住,听见不是送钱而是以他的名义办学堂,便是“蹭”地从摇椅上飞起来,当即牵起李旦的手,抚掌笑道,“还是你懂老夫的心思,老夫来此地向往兴学久矣,你若是有此心意,老夫借出自己的名号又有何妨。”

李旦看着刘尧诲喜笑颜开的模样频频点头,心想:小样,我还治不了你。

翌日,刘尧诲便是将治所搬回福州。

同时,李旦也是召集了几位重要的手下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首当其冲,便是造船厂,李旦让老魏发动顺风货行的力量,去搜罗一下附近手艺高超的船匠,赶紧将造船厂运转起来。

其次便是给刘尧诲建学堂之事,刘尧诲自号凝斋,李旦索性拿着之前刘尧诲的府邸改装了一下,一所“凝斋书院”就建了起来,剩下的则是去邀请几位有名的文人坐镇,再去聘请教书先生就行。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萧勉本人其实就是本地有名的文士,其年轻时候还外出游学,广交好友,与当时的几位年轻才俊组建了一个名为“越中十子社”的学社,其中包括萧勉在内的十人,也被在当时被称为“越中十子”,所以萧勉自然而然成了书院的名义山长。

不过建书院只是一个由头,李旦想办的事情,其实是藏在书院之后的。

这年头,信息传递的速度很慢,往往县与县之间、府与府之间,消息是比较闭塞的,而且人群里文盲还多,所以真正的信息流通权,其实就是掌握在这一帮读书人手中。

相比于北京与南京这两京之中结社成风,在地方上,其实能有效把读书人组织起来的地方并不多。

所以李旦的想法很单纯,他要在书院之下,创建一个书报局,负责刊印书籍与报纸。

首先凝斋书院的定位就非常接地气,因为不收学费以及补贴午饭,这样的条件注定了凝斋学院短时间便能笼络大批底层学子的心,虽然这些底层学子名气不大,身分不高,但是人数却足够的多。

书报局所刊印的书籍与报纸可在学院内免费阅读,并且可以以成本价直接购买。

这样优渥的条件加上足够多的阅读群体,就代表了李旦即将拥有了一个输出言论、思想、价值观的窗口。

不过起先要经营起这个窗口,必然不能用一些脱离时代的言论。

李旦的打法很简单,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他将报纸分成几个板块,总会有人因为喜欢某一两个板块,而去阅读购买报纸。

所设板块分别是,“经论”板块,专门讨论八股学术与儒家经典。

“诗论”板块,则是会刊登一些投稿来的诗作,并且不定期地举办诗作比赛与诗友会。

“时论”板块,主要是会刊载近期的一些热点时事,近期州府县衙门的部分断案,部分商品的实时价格以及商船的抵达与离港时间,其中李旦也夹杂了一些私货,特别设立少量的广告版面。

最后一个板块是“杂论”,刊载内容以杂书及小说为主,其中刊登的第一期小说便是名叫“西游记”的神话玄幻小说,作者笔名“一日子木”,在人群之中大获好评,众人纷纷讨论,这个叫“一日子木”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