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叔叔回来了
沈鱼忙给牛二打了身上的雪。
牛二冻得小脸儿通红,一双脚冻得疼得不得了,连忙坐在椅子上,拿出小脚,恨不得放在炉子上烤才觉得暖和。
沈鱼抱着小福宝,牛大抱着牛宝兰,大丫头牛翠花拉着牛梅花和牛宝珠坐在火堆边。
牛二凑过去看了眼小福宝,道:“嫂子,这丑丫头就是你捡来的那个啊?”
小福宝悄咪咪睁开眼睛,一脸嫌弃的撇着牛二:你才丑!你丑!
“出生不久的孩子都这样,瘦不拉几的,像个小老头儿似的,过几个月就不丑了!”沈鱼笑道。
“叔叔,这是妈妈给我们做的新衣裳,你看好不好看?”,“妈妈也给你做了”
牛二到底年纪不大,听到自己也有新衣服穿,一下就乐了:“呵呵,挺好看的,谢谢嫂子!”
牛大和牛二住在一处,家中一共三间卧室,牛大一间,三个闺女一间,两个小的随牛大夫妻两个睡的。
家中很是拥挤。
虽然拥挤,却温暖幸福。
牛二坐在摇篮边,抱着牛宝兰,另一只手捞起小福宝,他越看越觉得,这丫头其实没有第一眼看起来那么丑:
“五丫头丑是丑了点,但是粉嫩嫩的哩”,“我东家常说,若是生个败家破业的小子,还不如生个聪明伶俐,粉嫩嫩的闺女好哩”
小福宝:算你这回会说话了!
牛大听弟弟夸自己闺女,心里也是乐得找不着北:“呵呵!”
“二弟,你一年才回来一趟,通信也不方便,家里可是发生了好多事哩!”
牛大把沈鱼陪嫁的钱匣子拿了来,里面满满一匣子钱。
牛二怪道:“大哥,家里咋这么多钱哩?”,牛大跟牛二说了家里发生的怪事儿。
牛二瞅着自家丑丑的丑丫头,若有所思,这是个有福运的娃娃。
牛大和沈氏把家里的最老的老母鸡杀了,老母鸡喂了三年的,肉质十分的美味,牛大和沈氏在厨房里。
又弄了半斤红烧肉。
炒了三个小菜。
“孩子她娘,你先吃,我看会儿孩子”两岁的牛宝珠和八个月大的牛宝兰馋的不得了了。
小福宝也馋得小嘴直戳。
好像她能戳到东西似的。
小小的一只,在摇篮里扭来扭去。
“你先吃吧,兄弟好不容易回来一回,你陪他好好说说话,平日里都是我先吃的,一回我还是能忍的”沈氏道。
牛大坚持不肯。
牛翠花眼疾手快的接住差点从摇篮里掉下来的小福宝,“妈,我跟爹一块儿看孩子”
牛二太饿了,为了能早点回家,从前天出发,连着三天都只吃一些干粮,对没吃惯干粮的牛二来说,简直饿得他两眼发昏,狼吞虎咽的吃了一碗饭,就替换了自己小侄女。
牛大家相比别家而言,人口稍微简单一些,其他人家基本家家户户六七个孩子,连大带小,连老带少,十几口子人。
牛大刚吃了饭,就被同村的人叫走了,说是老族长有事情要找大家商议。
是牛山村想要开办族学,男女不限。
牛山村这一年算是丰收年,虽然朝廷加了赋税,但是今年家家户户都能吃饱肚子了,所以老族长便想召集几个条件好了些的人家凑钱开创族学。
牛山村的孩子念书一年只交五十石粮食,五石蔬菜,一斤鱼。
若有外族人和没有捐款的人家来学,便加上四贯钱的束修,凑钱超过四贯钱的人家,则可以分这些外族子弟的交的束修。
牛小草的四个孩子都在外面念私塾,她心中很是不放心,所以挣的七十两猪肉钱,在交了增税以后,剩下的,一半捐了私塾,捐了三十贯钱。
牛大捐了三十贯钱。
老族长拿了三十贯钱。
其他各户每户捐了十文,为了不用交那二两银子的束修。
凑了一百贯钱。
可以建一进院的四合院了,十六七个房间的那种,不过私塾的范围小些,只订了要修六七个教室。
年后就开始。
回去牛大与沈鱼商量了这事儿:“孩子她妈,我想送弟弟和大丫头去上学,我不想咱家几个丫头跟咱们一样,吃了没文化的亏”
牛大虽然聪明,但是年轻的时候因为不识字,被人骗了价值八贯钱的地契走。
牛大买了板车那会儿,生意很是不错,颇挣了一些小钱,本来想买价值五贯钱的两亩地,谁知道钱给了,那户人家不承认了。
反倒诬告牛大借了他们三贯钱,他们拿出借契为证,就这样,牛大赔了八贯钱。
那会儿牛大才二十岁,刚生牛翠花的第一年。
沈鱼笑道:“这是好事儿!”
小叔子从十二岁就出门干活,虽然收入微薄,但过年的时候,都会给家里带上半斤肉和十五石粮食,是个极好的兄弟。
“可是,大哥,我东家那儿咋办哩?我这回来了,总不能不去打个招呼吧?”牛二说道。
“明年初,我跟你嫂子得回你嫂子娘家一趟,我去替你辞了,你东家和掌柜的都识得我的”牛大说道:“你明年暂时帮着咱养着那十几只鸡”
“他爹,牛大秀才小年二十四大婚,咱可得准备着些!”沈鱼道。
“嗯”
牛大秀才二十四大婚,娶的是丹县一家店铺老板的女儿,姓燕,据说家中排行老五,人称燕五娘,长得漂亮不说,那也是一个识文断字,知书达礼的小家碧玉。
牛山村牛家一族的人都来吃了酒,各自上了十文钱的礼钱,向寡妇没有钱上礼,跟牛大家借了十文钱。
人人都道牛秀才家里有排面,去的人,一人三个鸡蛋不说,菜里还有肉,把牛大秀才家好一顿夸。
没有写礼钱的,便送上一副字帖,上联为:登甲登科,七代儿孙绕膝。
下联:难兄难弟,九旬夫妇齐眉。
横批:新婚燕尔。
张氏一高兴就留了送帖的先生们吃了饭,小年虽然寒冷,但周身的冷气被热闹的气氛冲散了去。
过年的时候,牛大家里弄的年货多,桌子上一条鱼,一只鸭,一只鹅,一只大公鸡,一盘红烧肉,四五个小菜,牛大还买了两坛子酒。
整个村子都飘着香味。
大谭氏和大牛礼可馋得不得了,前些日子听李升说,牛大家的鸡一天能生一百来个蛋,她就动了心思的。
可是天实在是太冷了。
牛大带着十斤肉,两只鸡,十斤大的一条鱼,一百来个鸡蛋,和一匹买来的提花布,身上揣着八贯钱,陪沈氏回了娘家。
其实沈鱼的娘家远归远,真正的路程却是不需要十七八天那么久的,如果坐马车,三天就能到。
之所以需要十五天那么久,一来是因为春天多雨,二来是租个马车跨三个县,来回得二三十两银子。